乡土乡音乡情,故地故人故事
震话不黄
乡情,一根剪不断的线;爱情,一杯品不够的酒;亲情,一泓流不尽的泉;友情,一道抹不去的景
《缘来如痴》41:钱真值钱
毋容置疑,那时的钱,真叫钱啊!讲给哪怕已是三十好几的八〇后、九〇后靓妹帅哥们听,更别说〇〇后、一〇后的小毛孩了,能看到的表情无疑全是一脸的茫然和问号,“你是老天爷派来的‘逗比’吧”。我是“逗比”吗?我欲哭无泪。
——“逗比”是一个网络用语,由“挺逗的二比”浓缩而成,意为某个人有点犯傻。用在不同的对象上,意思会有所差异,如说陌生人的,“傻冒”的含义多一点,如说好朋友的,调侃和玩笑的意味浓一些。
——“傻冒”,也有写成“傻帽”的,意思差不多就是“傻瓜”了。对这类朋友,我们当地原住民也有不少不太好听的称呼,包括“戆大”发音“戆肚”、“戆早死”发音“戆早细”、“戆浮世”发音“戆否思”等。
那会儿,大人兜里的钱实在少得可怜,我们小孩呢,更是空空如也。不过,话说回来,就这么点看似说不出口、拿不出手的小钱,在当时却很能对付小场面的。
“泡泡糖”,类似今天的片状口香糖,一片三分。用一张正面印有一个小孩正口吐大泡泡的彩色画面的纸包裹着,很是抓人眼球,超级时髦货啊。
——“纸”叫“纸头”发音“子豆”。
特别温馨提示,一分,不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一分”哦,是人民币计量单位。一分,一角的十分之一,一元的百分之一,一百元的一万分之一。现如今,日常交易早已没有“分”的概念了,哪怕是马路小摊也用不上了,现在谁都不差这四分五分的不是。
——“元”叫“块”发音“葵”。
——“马路”发音“模路”:公路。
——“小摊”发音“小态”。
就连银行柜台这个最正规的现金流通、交易场所,也都即刻给你四舍五入按“角”计算了。依然有分币出账的,储户也大都直接顺手投进了银行柜台边角处设置的“上海慈善基金会”的透明有机玻璃“捐款箱”,以显示自己依然怀有一颗无私博大的仁爱之心。也是啊,不以善小而不为,“爱心恒久远,颗颗金不换”哦。
——“正规”叫“正儿八经”,也可以叫“捉捉叫”发音“造造叫”。
当时的小朋友嚼这口香糖,可绝不是为了清洁口腔,为只为从自己的小嘴里无中生有地吐出个大大的白泡泡来。这还不算完,待到泡泡大到自己都撑不住了,就会自动“啪”的一声“皮开肉绽”。而嚼泡泡糖的主,要的就是这大泡泡和大声响。羡慕得周边的小伙伴呀,眼红,耳热,嘴馋,心急。
“赤豆棒冰”,一根四分。赤豆真的多,差不多占去了小半根,名副其实啊。
——“赤豆”发音“擦豆”。
类似的用来夏日降暑的冰冻甜品倒是有几样的。比如同为四分的“盐水棒冰”、八分一根的“雪糕棒冰”。比如块状的“冰淇淋”,那时叫“冰砖”的,一盒也是八分。比如现制的冰镇“酸梅汤”,类似今天的鲜榨水果汁冷饮,一大杯还是八分。“雪糕”、“冰砖”、“酸梅汤”之类毕竟要八分哪,还是吃根赤豆的或盐水的“棒冰”来得实惠,最好是断了的,两三分就能搞定。
——“盐水”发音“移思”。
——“冰砖”发音“冰醉”。
——“酸梅汤”发音“碎梅汤”。
“豆沙馒头”一只五分,“鲜肉馒头”一只六分。
——“豆沙”发音“豆梭”。
——“馒头”发音“美豆”:有馅的包子。
——“鲜肉”发音“细袅”。
在这款中国最常见的中式点心方面,我的家乡新场就不矫情了,只用一个名字,“馒头”,简单明了。当然,同样需要粮票,一只一两。有馅的,根据内容,叫“肉馒头”、“菜馒头”、“豆沙馒头”,或干脆就叫“馒头”。没馅的,就叫“淡馒头”。
——“点心”发音“滴心”。
——“馅”叫“咸头”发音“爱头”:各类点心的各种馅的统称。你说有意思哇,在我新场老家,不管馅是“咸味”的还是“甜味”的,都叫“咸头”发音“爱豆”,即使是甜豆沙的,也要叫“咸头”发音“爱豆”,即“豆沙咸头”发音“豆梭爱豆”,呵呵。
——“淡馒头”发音“呆美豆”。
根据工艺,还有“生煎馒头”、“小笼馒头”。这两款大众小吃,吃客有时图省事,“馒头”两字也不带上了,只说“生煎”、“小笼”。反正我知你知他知她知,只要是当地人,绝不会搞错。
——“吃客”发音“丘喀”:老练、精明的食者。
“包子”一说,估计是从城里、市区乃至外域传到我们乡下农村的。新场当地原住民普遍对着“馒头”说“包子”的,应该是好久以后才发生的事。这,也算是地方乡土文化在不断地进行自我革命、主动融合和有机同化吧。
——“不断”发音“勿兑”。
——“自我革命”发音“私吾革命”。
二两散装的饼干,两角,二两粮票。当场称重、装袋,有一大包呢。
还有像读书用的铅笔、簿子、橡皮、小刀啥的,都是几分钱的样子……假如你口袋里好不容易揣上了一角两角,那你绝对是牛人一个,妥妥的小土豪,围着你打转的小伙伴绝不在少数哦。
——“铅笔”发音“凯瘪”。
——“小刀”叫“刀片”发音“刀皮”:指学生专门用来削铅笔头的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