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先生寿镜吾
文\神农中学 程玲燕
鲁迅在《朝花夕拾》里描写了两位老师,一位是少年时的中国籍私塾先生寿镜吾,一位是青年时的日本籍教师藤野严九郎。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作者用愉快与诗意的语调叙述了小时候读书生涯的趣事,用饱含欢快与温馨的情感回忆了寿镜吾老师的点滴细节。
寿镜吾先生(1849年——1930年),享年81岁,是一位学问渊博的宿儒。20岁中秀才,忧愤洋人跋扈,清廷丧权辱国,由此绝意仕途,遁世退却,在家中设三味书屋坐馆授徒,每年招生不超过八人,择优录取,因材施教,教学六十年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写到:“他是本城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总体对先生品格做出评价。
一、这是一位崇尚礼仪,尊重学生、严而有爱的老师。
“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先生注重培养学生的礼节意识,用严格的礼节“拜孔子、拜先生”,教会学生要心怀敬畏,尊师重教,知书达理。尊师重教自古崇尚,并不为奇,但先生“和蔼答礼”——尊重学生,以生为本的仁爱之心,却是闻所未闻,令人叹服!不仅如此,先生在鲁迅父亲病重需三年陈米作药引时,竟亲自背米上门。这对于富家少爷变成落魄家庭的顶梁柱,四年之久日日出入于当铺和药店的13岁的鲁迅来说,是多么温暖。
“然而同窗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为什么走得多了,先生才叫,先生是松弛有度,尊重孩子们的天性,是允许孩子们适当玩耍的。寿镜吾先生实在是思想开明他严而不厉,严中有爱,对学生的爱是真诚、质朴的。
二、这是一位知识渊博、教书育人、办学理念先进的老师。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做皆惊;金叵罗,颠倒淋漓,千杯未醉——”“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这两句诗出自《李克用置酒三垂岗赋》,清末诗人刘翰作,讲的是李克用打败孟方立,收兵回到上党(今长治市)犒赏三军的情景。大意是:(李克用)拿着玉如意,潇洒地指挥大家喝酒,满座都惊奇不已;金杯里的酒满满的,倾洒出来沾湿了衣服,而他们竟说千杯未醉。
每次读到这总会想起李白的《将进酒》“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寿镜吾先生应有李白一样旷达的胸怀和满腔的壮志吧! 先生不仅教学生习字、对课等传统科目,从诵读内容及读书自娱的陶醉之态中也可以窥见他可爱有趣的性格,胸怀间荡涤的激情,豪放不羁的气概。
比起看五猖会前要求鲁迅背《鉴略》的父亲,比起另外两位老师,一位落榜癫狂的周子京,一位只会教《鉴略》的周玉田,先生的教学思想一点儿也不陈腐守旧,一点儿也不死板教条,绝不是不是迂腐的冬烘先生。 他沉浸在读书的趣味中,善于通过读书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情感。即使拿今天的教学理念衡量先生,他也称得上优秀,他是一位具有真性情的读书人。先生博览群书,除经史子集外,博览稗官,笔记,晚年常阅报纸,与人议论时政,可见他关心国事,眼界开阔,与时俱进。
“三味书屋后面有一个园……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百草园是童年自由自在玩耍的乐园,三味书屋也堪当少年求学读书成长的幸福园。
三味书屋在寿家台门的东侧厢房,是三长间的小花厅,寿家的书房。寿镜吾先生之孙寿宇写到:祖父对‘三味书屋’含义的解释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寿镜吾老先生说:“‘布衣’就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做老爷;‘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羡慕、不向往于山珍海味的享受;‘诗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滋味。这就是三味书屋的办学理念 ,先生创办三味书屋不是为了“学而仕则优”,不是为了挣钱谋生,不是为了升学率,不是为了评优评模,他心无旁骛,专心治学,思虑纯正,以德育人,只为培养正直、有担当的读书人。
三味书屋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皆有特色。百度记录,三味书屋的后花园有丹桂一竿,“自怡”一亭,墙上书“寄傲”二字,雅致有趣,生机盎然,孩子天性尽情在这里释放,思想潜移默化得到滋养。如今很多寸土寸金的一线名校开辟“空中花园”,“种植基地”等,投入大量资金,力求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三味书屋的后花园相比,毕竟刻意,少了几分自然与真实。寿镜吾先生教育理念的先进,在那个时代可谓“惊世骇俗”!
三、这是一位启蒙学生思想,温暖慰藉学生一生的老师。
12至17岁,正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五年的私塾学习中,鲁迅有幸在寿镜吾先生开明、宽容的教学思想下学习传统文化、读思想进步之书,自由发展兴趣爱好。寿老先生深恶痛绝官场腐败,刚正不阿,坚决不让自家的孩子参加科举考试,为当时的政府服务。先生是当时社会的一股清流,具有洁身自好的古君子之风。
从三味书屋毕业后,鲁迅选择读中西学堂,一是因为免学费,更重要的是要接受新的思想和文化。这一点我认为寿镜吾先生对他影响颇深!寿镜吾先生对鲁迅日后成为响彻中国大地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起了重要作用。
鲁迅12岁进三味书屋读书时,寿镜吾先生44 岁;写此文时,鲁迅45岁,寿镜吾先生77岁。他们的师生情谊维系一生。鲁迅回乡完婚停留十天仍登门拜访恩师;重要节日书信致敬恩师;寿夫人病逝时亲送挽帐致哀。他们的师生情谊感天动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厦门大学图书馆的楼上。《鲁迅自传》里交代过他此时的处境:“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即便在厦门大学鲁迅也受到排挤。身处“纷扰”,面对迫害,激愤之情难以自抑,忆起寿镜吾先生,怎能不沉浸在温馨的回忆中?先生是暖阳,温暖慰藉了鲁迅的一生。
静待花开
文\ 野川中学 崔丽华
接手初一已经一个月了,随着对学生的不断了解和教学进展,最近两个星期的我似乎坐在了火药桶上,时不时就得发一通火。
比起刚刚送走的毕业生,这次所带的这个班级,学生问题可谓是花样百出。早上进教室第一件事就是询问各科作业完成情况,可科代表的回答没有一天是全部完成。面对那三四个据说从小学起就不做作业的学生,我的一次次谈话和一次次处罚似乎完全没有效果。他们似乎练就了抗击老师催作业的铜墙铁壁,任你狂风暴雨,我自巍然不动。这作业我什么时候才能收齐呢?
这边刚刚进行完我的第N次催作业谈话,让点头答应会做作业的学生离开,那边数学老师过来了。一脸无奈地说:“丽华,你们班小宇昨天竟然把别人的作业拿上当自己的来让我判阅了,被我看出来还一口咬定就是自己的,直到失主作证才承认!” 我长叹一声趴在桌子上,满脸苦笑。这边数学老师刚走,那边英语老师又过来了:“丽华,我发现咱们班小丽和小慧上课总是走神,这可是成绩排在前十的同学,这样下去可了不得,成绩肯定得下滑!” 唉!弄虚作假的学生,上课走神的学生,问题怎么越来越多?
桌上两摞读书笔记判完,我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明明反复交代了学生,要写一写所读内容的概括和自己的阅读感受,可他们大部分人还是随便抄了几个句子就交上来了,这样的学习态度怎么能行?真是恨不得马上冲到教室训他们一顿,可现在是上课时间。唉!下午上课再说吧!快十二点了,准备到餐厅吃饭吧。
还没走到餐厅,体育老师来电话了,看着那闪动的号码,我心里咯噔一下,不会又有什么事吧?接起来一听,果然,“崔老师,你们班两个学生体育课上出了点意外,你赶紧来看看吧!”我答应着赶紧往操场跑,过去一看,竟然是一个男生打闹时一拳把另一个的眼镜打碎了,碎片划破了那个男生的眼睛和自己的手。看着那血迹斑斑的眼睛我心惊不已,要是碎片进了眼睛可怎么办?体育老师还得负责上课的学生,我带着两个男生边往门口的卫生院走边联系家长。卫生院设备不足,不能判断眼睛内部是否受伤,只能到市里医院检查。家长带受伤学生到市医院检查了,我陪着另一个学生在卫生院边缝合手上的伤口边焦心地等待他们的检查结果。中午一点多,终于等到了眼睛没事的消息。我松了一口气后怒气又升了起来,这些学生,真能给我惹事!就没有一天能让我不生气!同时,心里涌起一股无力感,这么多问题学生,我还能教好他们吗?
幸好,今天下午就要放十一假了,我得回家缓缓!
下午压抑着怒气上完最后一节课,我拖着疲惫的身体走下教学楼。正准备回家,一群穿着校服的学生冲了上来,原来是刚刚毕业的学生回来母校看我们了。耳边是熟悉的声音,眼里是她们欣喜的笑脸,我的心也快乐起来,这是我用心呵护了三年的孩子呀!正热火朝天地聊着他们的近况,迟来一步的梦瑶和羽洁又飞奔了过来,过来就是给我一个熊抱,嘴里还念叨着:“老师,我想死你了,快给我抱抱!”一下子,我的眼泪差点留出来,心里满满的都是幸福。三年的时间,我在他们身上付出了很多,可现在我收获的更多。
一瞬间,这半个月来我心头的阴霾彻底烟消云散。我想,只要我用心呵护,耐心教育,三年后,现在的这些初一孩子也会像我面前的这些孩子一样可爱!
与学生聚会完,回家路上我一身轻松,我坚信我终会“ 守得云开见月明,静待花开终有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