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牛犊--模仿cell research (IF 17+) 文章的一张图

前言

我之前写过这篇文章的精读笔记:
单细胞好文2--Single-cell RNA-seq highlights intra-tumoral heterogeneity and malignant progression in PDAC
接着跟着Seurat官网学了两个教程:
盲人摸象--single cell sequencing的Seurat学习--详细版
趁热打铁--scRNA cell-type specific responses

本事没多少,胆子倒挺肥,就想试一试水,所以今天就挑文章:Single-cell RNA-seq highlights intra-tumoral heterogeneity and malignant progression in PDAC 的数据来试着完成基础部分。先放一张图来馋一下

image.png

1. 准备工作

1.1 数据下载

老规矩,在文章中找到数据存放的地方:

data available

意外发现一个类似于GEO的数据库NGDC;谷歌搜索GSA: CRA001160
image.png

1.2 载入数据并构建Seurat对象

由于数据非常大,文件count-matrix.txt就有2.6 Gb,如此大的文件我的小小电脑运行起来非常吃力,这里提醒需要使用服务器的R来运行数据。

(1)载入数据,生成矩阵

library(Seurat)
library(data.table)

df <- fread("count-matrix.txt",  sep = " ")
?fread
# 快读读取数据

df[1:10,1:4]  # 简单查看数据

mt <- as.matrix(df[,-1]) # 去除第一列
row.names(mt) <- df$V1 # 改列名
rm(df); gc()   # 及时清除不需要的数据和垃圾
?gc    # Garbage Collection,不懂就要打问号好好学习

(2)创建Seurat对象
Seurat有自己的数据存放形式,由于一个小型数据库,构建的方式是使用函数CreateSeuratObject

seurat.obj <- CreateSeuratObject(mt, min.features = 3, names.delim = "_")
# 一个细胞至少有3个基因?文章里面这样写的呀
image.png

2. QC

2.1 细胞过滤即QC条件设置

在前面的推文中已经提出QC需要注意的3个点:
(1)一个基因能在多少个细胞中被检测到(min.cells);
(2)一个细胞能检测到多少基因(min.features);
(3)线粒体基因的比例要足够低(percent.mt)。

在这里我们根据文章描述内容进行QC的条件设置

# 添加线粒体基因的比例,加到meta.data里面的percent.mt
seurat.obj[["percent.mt"]] <- PercentageFeatureSet(seurat.obj, pattern = "^MT-")


# 筛选cells and features,以下是文章中的标准
# Low quality cells (<200 genes/cell, <3 cells/ gene and >10% mitochondrial genes) were excluded
seurat.obj <- subset(seurat.obj, subset = nFeature_RNA > 200  & percent.mt < 10)

## 小结:我们的标准可以更高一下,线粒体基因的百分比下调到5,min.cells = 3, min.features = 200(这部分在导入数据的时候就要界定)

2.2 可视化QC结果

喜闻乐见的检查方法(文章中没有这部分)

(1)小提琴图

# 可视化QC
VlnPlot(seurat.obj, 
        features = c("nFeature_RNA", 
                     "nCount_RNA", 
                     "percent.mt"), 
        ncol = 1)  

image.png

通过查看QC plot我们知道,这些数据的MT比例真的很高,如果以5为标准,将会丢失非常多的数据。

(2)散点图查看特征之间的关系
我尝试使用之前的代码来实现这部分内容

plot1 <- FeatureScatter(seurat.obj,  feature1 = "nCount_RNA",  feature2 = "percent.mt")

plot2 <- FeatureScatter(seurat.obj,  feature1 = "nCount_RNA",  feature2 = "nFeature_RNA")
plot1 + plot2

image.png

出来的结果让我想发笑,R语言太“南”了,个人不知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报错,但不要为难自己,分开画plot1和plot2也是可以的。
image.png

这个图其实就是看一眼而已,好的测序数据不管怎么看都完美的。

3. Normalizing the data 标准化数据

节选我的学习笔记:默认情况下,使用全局缩放规范化方法LogNormalize,该方法通过总表达式对每个单元格的特征表达式度量进行标准化,并将其乘以一个缩放因子(默认为10,000),然后对结果进行log转换。标准化值存储在pbmc[["RNA"]]@data中。

seurat.obj <- NormalizeData(seurat.obj, 
                            normalization.method = "LogNormalize", scale.factor = 10000)

# 方法是LogNormalize
# scale.factor是它默认的

4. Identification of highly variable features (feature selection) 寻找高差异基因

使用FindVariableFeatures完成差异分析,选择数据集中差异较高的特征基因(默认2000)并用于下游分析。

seurat.obj <- FindVariableFeatures(seurat.obj, selection.method = "vst", nfeatures = 2000)

小小的标记一下

# 标记出top 10
top10 <- head(VariableFeatures(seurat.obj), 10)
# 绘图
plot1 <- VariableFeaturePlot(seurat.obj)
plot2 <- LabelPoints(plot = plot1,  points = top10, repel = TRUE)
plot1 + plot2
image.png

5. Scaling the data 缩放数据

5.1 缩放的标准

应用线性变换缩放数据,这是一个标准的预处理步骤,比PCA等降维技术更重要。使用ScaleData函数:
(1)使每个基因在所有细胞间的表达量均值为0
(2)使每个基因在所有细胞间的表达量方差为1

缩放操作给予下游分析同等的权重,这样高表达基因就不会占主导地位,其结果存储在pbmc[["RNA"]]@scale.data

# 全局缩放
all.genes <- rownames(seurat.obj)
seurat.obj <- ScaleData(seurat.obj, features = all.genes)

5.2 删除不需要的数据

使用```ScaleData``函数从单细胞数据集中删除不需要的变量。例如,我们可以“regress out”与细胞周期阶段或线粒体污染相关的异质性(去除不需要的变量,即校正协变量,校正线粒体基因比例的影响)。如下:

# 删除不需要的数据,校正线粒体基因引起的影响
# 这个步骤非常耗时,连512G的服务器都要跑好久(超过5分钟)
seurat.obj <- ScaleData(seurat.obj, vars.to.regress = "percent.mt")

6. PCA 主成分分析

这个分析非常重要,选择合适的PC数,对后面的分析是关键性的。

seurat.obj <- RunPCA(seurat.obj, features = VariableFeatures(object = seurat.obj))
image.png

PCA可视化有以下方法:
(1)DimPlot

# DimPlot
DimPlot(seurat.obj, reduction = "pca")
image.png

(2)DimHeatmap

DimHeatmap(seurat.obj, dims = 1, cells = 500, balanced = TRUE)
DimHeatmap(seurat.obj, dims = 1:20, cells = 500, balanced = TRUE, ncol = 5)
image.png

7. Determine the ‘dimensionality’ of the dataset 计算数据维度

为了克服scRNA-seq数据的technical noise,Seurat基于它们的PCA分数对单元进行分组,每个PC实质上代表一个“metafeature”,它将跨相关特征集的信息组合在一起。但是到底我们该选多少个PC呢?即,我们需要确定数据集的维度,这部分是真正的重点。

(1)ElbowPlot

ElbowPlot(seurat.obj)

image.png

可见,前20个PC数都是可以选择的,看个人的标准。

(2)JackStraw
慎用

# 对于大的数据集,JackStraw会耗费更多时间
seurat.obj <- JackStraw(seurat.obj, num.replicate = 100) # 重复一百次
seurat.obj <- ScoreJackStraw(seurat.obj, dims = 1:20) # 选择20个PC

# 可视化每个PC的P value分布
JackStrawPlot(seurat.obj, dims = 1:20)
image.png

能有多耗费时间?原先跟着教程做的时候,2700个cells耗时3 min 49 s(使用的是我的8G电脑),而换了这个512G内存的服务器,这边竟然也跑了33 m 07 s。


image.png

上图的结果让我傻眼了,竟然有如此多的PC的value是0,只有PC10有确切的pvalue,而且也是相当低,目前还没有解释。但从拐点图的结果看,前20个PC有可能还没到达平缓的拐点,因此我们建议将拐点图的PC数设置多一些:

ElbowPlot(seurat.obj,ndims = 50, reduction = "pca") 
# 最大可设置到50
image.png

将拐点图的PC数设置到50(最大值)后可视化,可见我的猜想是正确的,前20个PC确实还没到拐点,甚至严格来说前30个OC都不算,所以在这里,PC数的选择将考验个人对数据对课题的理解。从数据分析的角度,如果是我,我愿意选择严格的做法,即PC40;而真正情况下是要都做一下,看看哪一个数据维度数的选择对后续分析的效果是最好的。

8. Cluster the cells 细胞聚类

步骤:
(1)先在PCA空间中构造一个基于欧氏距离的KNN图,然后根据任意两个细胞在局部邻近区域的共享重叠(Jaccard相似性)来细化它们之间的边权值。此步骤使用FindNeighbors函数执行,并将之前定义的数据集维度作为输入。
(2)使用FindClusters函数对数据进行优化,并包含一个分辨率参数,该参数设置下游集群的“granularity”,增加的值将导致更多的集群。将该参数设置在0.4-1.2之间,对于3K左右的单细胞数据集通常会得到良好的结果。对于较大的数据集,最佳分辨率通常会增加。可以使用Idents函数找到clusters。

seurat.obj <- FindNeighbors(seurat.obj, dims = 1:20) # 先选择20个
seurat.obj <- FindClusters(seurat.obj, resolution = 0.8) # 越高越精细
head(Idents(seurat.obj), 3)
image.png

如果将resolution的值调低,找到的cluster数也会相应降低。


image.png

可以看到UMAP和tSNE图略有不同,UMAP皱缩成团分不开,而tSNE图则分散得多。

9. Run non-linear dimensional reduction (UMAP/tSNE) 非线性降维

(1)非线性降维可达到数据可视化,常用的UMAP/tSNE的方法。

seurat.obj <- RunUMAP(seurat.obj, dims = 1:20)
seurat.obj <- RunTSNE(seurat.obj, dims = 1:20)
DimPlot(seurat.obj, reduction = "umap",label = T)
DimPlot(seurat.obj, reduction = "tsne",label = T)
image.png

(2)标记cluster
标记上cluster的名字,以下只是示例,并不是本次分析的真正结果。实际上我还需要找到每个cluster的marker,然后定义每个cluster的细胞类型,之后生产相应label,加到Seurat对象中,最后可视化出来。这里假定已经找好marker并且已经定义好细胞,下面即是可视化。为什么我没有自行找marker后定义细胞再label呢?因为这个工作量比较大,并且需要有非常好的生物学背景知识,中间涉及的已经不再是代码问题了。

# 准备label相关数据(假如已经定义好每一个cluster的细胞)
# 注意以下只是为了示范,用了该文章提供的数据
# 我们在实际分析过程中,并没有找到文章的参数情况,因此无法完全炮制
df <-fread("all_celltype.txt")
# 将cluster的名字放进去
seurat.obj[['labels']] <- df$cluster

DimPlot(seurat.obj,  label = FALSE)
DimPlot(seurat.obj, group.by = "labels", label = TRUE, reduction = "tsne")
image.png

(3)根据细胞来源给线性降维图上色

p1 <- DimPlot(seurat.obj, reduction = "tsne", group.by = "orig.ident")
p2 <- DimPlot(seurat.obj, reduction = "umap", group.by = "orig.ident")
p1
p2

image.png

从结果图中科看到,很多样本有重叠的数据,但也有一些样本几乎和其他样本没有重叠的细胞。引发思考,难道这些样本之间的细胞是完全不一样的吗?如果认真查看样本信息表格,就会发现,很多样本取材的位置是不一样的,例如胰头、胰体、胰尾和导管本身就有自身异质性,即使没有发生中路路。所以个人认为的原因是:一方面是样本确实存在异质性,另一方面可能存在一些批次效应的影响。

10. Finding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features (cluster biomarkers) 差异基因

虽然上面已经假定细胞类型已经定义完了,但这个过程还是需要继续学习的,目前首先要找到每个cluster的marker,之后按照marker或者GO分析定义cluster是什么细胞(依据GO分析定义细胞是在汤富酬教授组的文章看到的)。使用函数FindMarker完成找marker的过程:
(1) min.pct参数要求在两组单元中至少检测到一个特征;
(2) thresh.test参数要求一个特性在两组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平均);
若两个值都设置为0,会非常耗时——因为这将测试大量不太可能具有高度差异性的features。
(3) 为了加速,可以设置max.cells.per.ident参数,这将向下采样每个标识类,使其单元格数不超过设置的单元格数。

举例分析如下
(1)找cluster 5的marker

cluster5.markers <- FindMarkers(seurat.obj, 
                                ident.1 = 1,  # 至少检测到1个feature
                                min.pct = 0.25) # 设置后会加速,默认是0.1

head(cluster5.markers, n = 5) # 显示!
image.png

(2)找某个cluster与其他cluster的差异基因(marker)

# 找cluster 5的markers
# find all markers distinguishing cluster 5 from clusters 0 and 3
cluster5.markers <- FindMarkers(seurat.obj, 
                                ident.1 = 5, # 找cluster5的marker
                                ident.2 = c(0, 3), # 和cluster 0-3对比
                                min.pct = 0.25)
head(cluster5.markers, n = 5)
image.png

(3)找所有cluster的marker
首先,简单粗暴的找所有cluster的marker,先定义了细胞类型,而后再去查看自己感兴趣的细胞类型。挑出感兴趣的cluster,互相之间找差异基因(marker),这个操作话了我相当久的时间,35个cluster大约花了3-4小时去做Findmarker。

# report only the positive ones
seurat.obj.markers <- FindAllMarkers(seurat.obj, only.pos = TRUE, 
                               min.pct = 0.25, logfc.threshold = 0.25)

seurat.obj.markers %>% group_by(cluster) %>% top_n(n = 2, wt = avg_logFC)

11. 可视化cluster marker

(1)小提琴图

# 小提琴图将marker可视化,随便挑上部分结果中的3个基因
# 以下3个基因在cluster0中高表达
VlnPlot(seurat.obj, features = c("DARC", "CLDN5","SPRY1"),ncol = 1)

图片太大就不放了

(2)降维图显示

FeaturePlot(seurat.obj, features = c("DARC", "CLDN5","SPRY1","RGS5"))
image.png

暂时先做到这里啦~

下次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530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6,4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120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70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58评论 5 36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4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21评论 3 39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7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931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59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51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0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0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6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42评论 2 35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93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