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喝酒是在什么时候,已经记不清了,但第一次喝得微醉的情形却还是记得的。
那是一个周末,信步走出校门,漫无目的地走着,豫北的风沙粗砺得很,很容易把人的情绪带得豪迈起来,没有景致也是最本色的景致,人被淹没在潮水般的风沙里,心头掠过一幅幅斑驳奇异的画面,仿佛经历幻境,当真实的沙子塞满牙缝,才感觉到活在现实里。就这样走着,看到前面有一个小饭店,于是就感到有点饿了。走进店里,炒一个菜,要了一碗米饭,看到有人喝啤酒,就又要了一瓶冰镇啤酒。也许是走渴了,自斟自饮,三下五除二,就把啤酒给喝完了,这是第一次干掉一瓶啤酒,感觉挺得劲的。准备吃饭时,忽然感觉又不对劲,头一下子昏昏沉沉起来,手脚仿佛电影里的慢动作,调度起来力不从心,我心想槽糕,这是要栽啊。我强打精神,然后感觉从肚底升腾起一团气,经由喉管、鼻腔,长驱而出,冲劲十足,接着又酝酿出一个,如出一辙地喷涌而出,两个酒嗝之后,这次第,怎一个“爽”字了得!吃完饭,起身走时,酒意又席卷而至,感觉走不回去的样子,强自忍着,走了一程,酒意竟又慢慢散去了,这时,有一种说不出的清爽。
这就是第一次与酒----准确说是啤酒----全接触的情况,那种如腾云驾雾的飘飘然的感觉时常浮现心头,后来与同学也有几次小饮,也有微醺的体验,终不如那一次的引人回味。工作之后,也偶尔喝点白酒,也曾喝得酩酊大醉,也还是不如第一次喝啤酒那么得劲,我终究对酒没有什么兴趣。但依我有限的经验,喝酒之前的状态是特别重要的,喝酒当中的兴致尤其重要,喝着喝着有时就会忘记自己是客人,难怪喝到兴头上李白会说“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完全是反客为主了,看来要“豪放”,酒真是最好不过的催发剂了。
酒真是个神奇的玩意儿,如果没有了酒,人类的生活、艺术、哲学等等将会失去多少趣味呢?酒之为用可谓大矣,它不像吃饭,它看上去很雅致,也充满了性情,它是个好东西,高兴时为你助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悲伤时为你解忧,“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它也是个坏东西,当你自制力稍差时,它就背叛你,背叛你的健康,背叛你的生命……酒,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
当第一个人无意中品尝到水果或者是粮食发酵的的汁液时,那种忐忑不安之后兴奋、狂喜我们是无法猜想了。据说第一个发现并研究出果酒的人叫仪狄。仪狄在山中打猎,看到猴子喝了树洞里的发酵的果汁,兴奋异常,他就试了一下,品尝之后浑身舒泰,于是献给重病的大禹,大禹竟奇迹般的生龙活虎起来了。仪狄于是潜心钻研,终于发明了果酒。(《世本八种》(增订本)有记载:“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一作杜康)作秣酒。”)
这个故事讲得是果酒的产生,那么粮食酒呢?
在河南汝阳县,至今尚还流传着杜康造酒的故事:杜康是个孤儿,他将乞讨的吃剩下的饭渣倒进一个树洞里,树洞里有雨后的积水,天长日久,树洞里飘出一阵阵奇特的清香,杜康舀出来一尝,浑身舒畅,于是他就成了酿酒师,他的酒被称为杜康酒。杜康是用高粱酿的酒,也称“秫酒”。
这个故事还有一个版本:
杜康想研制一种可以喝的东西,苦思冥想之际一老翁托梦给他,“你以水为源,以粮为料,再在粮食泡在水里第九天的酉时找三个人,每人取一滴血加在其中,即成。”杜康醒来就按照老翁说的制作。他在第九天的酉时(5点~7点)到路边寻找三人。第一个是个书生,文质彬彬,谦虚有礼,杜康说明来意,书生欣然允诺,割破手指滴了一滴血在桶里;第二位是个威武英气的将军,杜康说明来意,将军捋臂挽袖,也割破手指滴了一滴血在桶里;眼看酉时快过了(就是马上到七点了)可杜康还没找到第三个人,情急之下他想到村子里的一个无亲无故并且傻乎乎的乞丐,他找来乞丐按住他,扎破他的手指滴了一滴血在桶里。有了这三滴血,杜康的酒成了,可是他又犯愁了,起什么名字呢?他一想,这饮品里有三个人的血,又是酉时滴的,就写作“酒”吧,怎么念呢?这是在第九天做成的,就取同音,念酒(九)吧。这就是关于酒来历的传说。
传说毕竟是传说,弄清“酒”字还得从《说文解字》入手,《说文》曰:“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从水,从酉,酉亦声。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杜康作秫酒。”《说文解字》中酉与酒训略同,本为一字。再看《说文》对“酉”的解释:“就也。八月黍成,可为酎酒。象古文酉之形。凡酉之属皆从酉。丣,古文酉。从卯,卯为春门,万物已出。酉为秋門,万物已入。一,闭门象也。与久切。”刘心源《奇觚室乐石文述》:“酉,古文酒字,象酒器形。……乃加水以别之。”如此看来,酒之造字与盛酒之物与黍之成熟有密切联系。而许慎解释为“所以就人性之善恶”,尤其耐人寻味。可见,考查一个人的是好心还是恶意,酒可真是试金石呢。
酒里的乾坤很大。《周礼·天官冢宰第一》记载:“酒正掌酒之政令,以式法授酒材”,酒礼自古就有。根据《仪礼》,古时最重要的冠礼、婚礼、射 礼、燕礼,都离不开酒。饮酒的品类、多少、先后都有严格的礼制。而酒礼最根本的还是有祭祀的意味。《诗经·周颂·旱麓》有:“清酒既载,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诗经·周颂·载芟》有:“为酒为醴,畀袓妣,以洽百礼。”当然,饮酒也不乏娱乐的味道。像《诗经·郑风·女曰鸡鸣》有:“宜言饮酒,与子偕老。”《诗经·小雅·鹿鸣》有:“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礼记·乐记》说:“酒食者,所以令欢也。”《汉书·食货志》也说:“酒,百乐之长。又,酒者,天下之美禄。”酒宣示礼仪、沟通情感媒介作用实在不可小觑。譬如新婚,新娘喝点酒,脸颊酡红,既美且喜庆。当然,新娘即使有酒量,还是假装一下,不要喝得太多。
有人效仿王国维做学问三境界之说提出饮酒三境界:“‘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此为第一种境界。‘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此为第二种境界。‘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此为第三种境界。”酒之妙都在酒中。
李白斗酒诗百篇”,诗文中的酒又是多么丰富华赡。陶渊明的《饮酒》系列令人玄想,饮酒于他,就像“悠然见南山”一样无拘无束,饮的自然、随意,就像阳光像风一样的来和去。还是要说到李白,还是要说到余光中那首《梦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三分啸成了剑气,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大唐就如同一坛古色古香的酒酿,透过李白的诗让我们不断陶醉不断梦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带着冲天的酒意打仗该是何等快意何等洒脱?记得在禁酒令之前,有一次酒后上课的体验,那一节课讲得畅快淋漓,自己都陶醉了。酒往往能激发灵感,所以有酒后题诗的说法,粗鄙如宋江尚且都可以。酒也能让人忘我,激发潜能,看成龙的《醉拳》,越喝越不怕打,越喝越能打,越喝越打的出神入化,打的对手胆寒,看得人想打了鸡血似的。
最令人怀念的还是白居易的酒:“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冬天烤着火喝着酒聊着天,还有比这更诗意的事情吗?更浪漫的也许还有,那就是痴人张岱了,大雪纷飞的日子,在西湖的湖心亭驾着火炉烧酒赏雪。
至于女子饮酒,自然想起李清照了。沈曾植《菌阁琐谈》评价李清照的词就说:“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之苏、辛,非秦、柳也。”李清照词所表现的“丈夫气”,与她喜饮酒或许不无关系。李清照现存的作品中,词作五十余首,诗作十余首,文章八篇,总数不过七八十首(篇),有22首词与饮酒有关,看来李清照是善饮的。她时常召唤“酒朋诗侣”,诗酒相伴,赏花饮酒。“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少女时期的李清照是多么纯真活泼,天真烂漫;“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少妇时李清照又是多么的优游悠闲,诚挚细腻;“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嫠妇时的李清照悲苦孤独,不能承受的愁苦,连酒也无能为力来分担。
这些个体内在情绪的抒发,或许就是尼采所说的“酒神精神”吧,走向内心,期望的是超越。是提出超人哲学的尼采是疯子,还是人类才是疯子?与肤浅的或虚假的乐观主义相对,尼采承认人生的悲剧性,进而提出如何肯定人生。你感觉到痛苦,你才感觉到力量。
魏晋名士“志气旷达,以宇宙为狭”,以醉酒来求得艺术的自由状态,然而正如许慎《说文》所解“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很久以前,流传着这样一首歌:“地列酒泉,天垂酒池,杜康妙识,仪狄先知,纣丧殷邦,桀倾夏国,由此言之,前危后则。”纣暴饮丧殷邦,桀酗酒失夏国,借一句广告语:“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