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林
华夏不但地大物博,幅员辽阔,而且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和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其中民俗以其独特的形式,深厚的内涵屹立于民族文化之林,并成为华夏文化中最璀璨的一部分。
民俗以它独有魅力,和巨大的凝聚力深深地根置于华夏的广袤大地和炎黄子孙的心中……
春节是中国人传统的节日,也是举家团圆的日子,老百姓称为过年或过大年。从古到今无论商贾士农,无论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把春节放在心中最重要的领地且加上最醒目的标签。无论干什么工作、无论离家多远,只要条件允许,都要尽可能地赶回故土,与家人团聚。
大多地方都流行大年三十吃团圆饭的习俗。由于春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比较隆重,所以,从腊月二十三便开始营造大年的气氛,按日程置办东西,准备年货。
二十三,神上天”。到二十三这天,各路神仙都要到天上汇报一年中各家各户的生活情况。“灶王爷”是主管后勤的官儿,兼管户口和粮食方面的民生问题,二十三是天庭的工作日,上天后,他要向老领导玉帝(这老兄够霸气,独揽大权)汇报这家有没有添丁加口,该得多少食禄,这家是否有浪费粮食、虐待老人等伤天害理的行为。所以二十三这天,村民都要给灶王爷两口子供上芝麻糖,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或干脆让他闭口不言,于是也有“二十三,糖锅儿粘”的说法。拿人的手软,吃人的嘴短,接受了人们孝敬的甜头,自然也就报喜不报忧。神仙尚且如此,人间的礼尚往来也就见怪不怪了。当然,这天的重中之重还是统计人口,住娘家的新媳妇也要在这日之前赶回婆家,生怕灶王爷数人口时有所遗漏。
“二十四,扫房子”,由于整天忙于生计,平时的卫生行为比较简单粗糙,就是对地面,或厨房的锅台做粗略的清洁。但二十四扫房子却是大行动;把家里的家具和各种东西全都搬出去,把房中的各个角落打扫得一尘不染,然后安置家具,再仔细清洁家具上的灰尘。把爱国卫生运动,推向巅峰。
“二十五,磨豆腐”。豆腐是老百姓最喜欢的食物之一,不但细软爽口,而且营养丰富,但制作流程却非常复杂。所以,每家每户在平时吃豆腐时,都从专门从事做豆腐的作坊或换或买。过年时用量较大,在过去直至六、七十年代,村里没有专门从事做豆腐的作坊,老百姓都要亲力亲为,好好地做上一锅豆腐,于是“二十五,磨豆腐”,便成了一个特定的日子和行动。
“二十六,去割肉”。改革开放前,村民们生活水平比较落后,稍微富裕的人家在时礼寒节还能吃顿肉食改善改善。一般的庄户人家,一年四季都不见荤腥儿,只有在象过大年这样隆重的节日才舍得割点肉。于是割肉在老百姓心中便是个大事,更是壮举。所以把割肉当做一个特殊的日子隆重地编上了过大年的日程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十七,去赶集”。过去的市场经济不发达,不象如今这样小铺商店遍地开花,只有在人口多且集中的城镇才有店铺,平时只有几个挑担的货郎到村上卖点针头线垴,老百姓在平日里根夲无福享受那种消费的愜意,只有在春节这样隆重的节日里说什么也要潇洒走一回。赶集主要是置办年货,包括给孩子们买新衣裳和过年用的细小用品等。妇女们常年相夫教子,操持家务,难得满足一下那份与生俱来爱美之心,但在过年这样隆重的日子里无论如何也要打扮一下撑撑门面!有歌谣曰;二十七,花集到,女买脂粉男买炮...
“二十八,把面发”。发面,有发财,发家的谐音。老百姓把发面蒸馒头,当作一个举足轻重的环节赋予了日子红火、幸福美满的吉祥寓意。同时还要支起油锅,炸一些糖糕、小麻汤、丸子之类的油货。也一样表达了那种圆圆满满、甜甜蜜蜜的美好愿望。
二十九,花花柳”。在村里,一般在二十九这一天就要挂上灯笼、贴上春联;写春联的历史由来已久,更有很多异彩纷呈的传说,但大都不外乎赋予一些吉祥如意的内容,一直流传到现在,不过是为了增添一下节日的气氛罢了。有文化的人家按自己的理想、意愿,自编一些或吉祥、或励志的语句;自己写不了的就到大队或学校找人写。每年到写春联的时候,大队都专门找几个毛笔字写得好的人给老百姓写春联。
写春联,贴春联,挂灯笼……伴随着几声忽远忽近,时有时无的二起炮的爆响,在腊月寒冬的季节里,虽天寒地冻,但浓浓的年味让每个心中充满了浓浓的温情…
年三十又叫“除夕”,是除旧迎新的日子,在这一天,作一次最后的大扫除、准备年夜饭和初一清早的饺子。也是大团圆的日子,有父母的儿女都要到老人家里会餐,去时总不忘给老人带上烟、酒、花生、糖果之类的东西,是一种感恩、敬老的良好传承。没有父母的也要去自己的老家长或长辈那里,图个热闹喜庆。电视普及后,看春晚便成了除夕夜的一大主要亮点,吃着热乎丰盛的年夜饭,看小品、抢红包……其乐融融;等零点钟声敲响,准时燃放鞭炮,称为“接岁”,迎接新的一年。放完鞭炮,点上香,给家里的各个神位摆上供品。烧香、上供不仅仅是为了一种信仰,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和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寄托。在清洁干净的环境里嗅着缕缕烟香的味道,听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声,给渐渐走近的年味增添了一种神密且温馨的气息……
“初一”是各种吉祥和祝福满天飞的日子。还要在早起,每人吃个糖块儿,叫“初一早上吃块糖,一年比一年过得强”。然后煮饺子,吃饭前先给父母拜年。饭后,再给本家的叔叔、伯伯们磕头,俗称“拜节”。长辈们早准备好了烟酒、糖果以及“压岁钱”,给前来拜年的大人、孩子分别发放。大人们相互祝福、寒暄……孩子们吃糖,吃瓜子花生又能挣到压岁钱……嘻笑打闹……乐此不疲。
初二拜舅舅、初三拜岳父(母),初四拜姨姑……如家里有过丧事的,称为“服孝”,拜节的日子往后推迟一天。
初五,俗称“破五”,表示年已过完。还有一个原因,老百姓把初五、十四、二十三定为月忌日,有诗为证:初五、十四、二十三,观音菩萨不出庵。这位大慈大悲的神仙今日不办公自然免不了有那么几个不守规矩的妖魔鬼怪要趁机捣乱。所以这一天所有的人都停止一切大型活动,亲戚多的等到初六再行礼拜……
初十,是老鼠们的好日子,在这一天,老鼠们再也不用在人人喊打的背景下承受着那种担惊受怕的悲凉。老鼠的春天终于到了,实在是可喜可贺。村民们把这天叫“食不动儿”(叫‘事不对’比较合适),是给老鼠娶亲的日子。过去,在这天晚上,人们要在老鼠经常活动的地方,如盛粮食的缸后边,放衣裳的柜子边测……点上小蜡烛,祝贺老鼠的花烛之喜(早生贵子除外),还从地上放个“升子”,据说能收到老鼠回赠的“喜麻糖”。
在儿时,我真的怀着企盼的心情偷偷地关注过地上的升子,希望见证神奇的时刻闪亮登场。结果……你懂的!
正月十五,旧称“上元节”、“祭神日”,现叫“元宵节”。村里从十三就开始各种祭神活动,在诸多的活动里要数请山神最为隆重;因为山神庙大都建在偏僻的山涧野岭,离村较远,天不亮就聚齐各个社火、赛戏和善男信女,抬上轿子,一路敲锣打鼓、火鞭炮仗,迎接山神回村。元宵节从十四到十六,虽说只有三天,但过节的气氛比过大年有过而无不及,有各种各样的社火表演:扭秧歌、跑旱船、踩高跷、赛戏、九曲黄河阵,以及燃放烟火等。燃放烟火以老爷庙(关羽)的烟火最盛;每年正月十三,善男信女及村民们捐款置办烟火,十三晚上开始燃放;鞭炮声声、不绝于耳;一个个礼花冲天而起、火树银花。人们对未来美好人生的希冀,随着一声声清脆的爆响,绽放出五彩缤纷的绚丽色彩。
正月十六,是元宵节最重要的一天,早几年还有“烤风道”的习俗;孩子们寻遍犄角旮旯,把旧扫帚、破粪梢、倒罐的(掏粪的工具)、等废旧物打措到一块儿点燃,烧烤一些小馍馍之类的食物,大人孩子分着吃,说“不干不净,不生杂病”。我夲人一向支持,传承古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宗旨,現在有许多组织只管追风追时尚,把一些不伦不类的陈规陋习也搬出来申请“非遗"。真让人啼笑皆非……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卫生习惯的改变,这和缺乏科学性、价质观的习俗渐渐绝迹。
“二月二,龙抬头”。据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鼓励百姓拓耕土地,丰富粮棉,于是也有“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的民谣。另一种说法;二月二,春回大地,正是作物播种的时节,大地渴求雨水的滋润。因为在传说中,龙是主管降雨的神物,故有“龙不抬头不下雨”的说法。二月二,龙抬头也正是老百姓企盼风调雨顺的心理。因此还有“二月二,雨水流,圪焉小饼搭墙头”的民谣。二月二,在涉县还有吃茶面的习俗;就是把玉米面在铁锅里翻炒后,做汤时,泡进汤锅里适量,称为茶面汤,并有“二月二,喝顿茶,金子、银子往家爬”的古语。另外,二月二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前后,各种虫物开始苏醒、活动;为了避免孩子大人不被蝎子、毒虫伤害,有的人家燃烧干萝卜尾巴,说是在烧蝎子钩。显然,这种做法缺乏科学依据,但有些民俗不过是在表现老百姓的一种意愿而已。
清明节也叫“踏青节”、“祭祖节”、“寒食节”。百姓们认为;清明节是阴间更换衣物的季节。于是在80年代前,祭祖时以烧“表里”为主,就是用五色纸割成小方块儿叠在一起,作为衣物的布料。80年代后,商贩们标新立异,祭祖的东西品种齐全,衣裳、财物应有尽有,有了现成的东西,表里作为未裁剪的布料,也就很少有人再给先人们找那份麻烦了。纸钱也是祭祖时必烧的东西;过去的纸钱有专门的制作工具;把白纸割成二十厘米见方的方块儿,用工具在纸上钉作铜钱的印迹,称作钉纸钱。鬼票也有专用的印制工具。如今,印刷技术十分发达,鬼票也随着人民币的版面设计而改变,只是面额比较随意,从十元、百元、到几百万的,随心所欲。
当地村民还有一种说法;清明节是阴阳两界划分开来的季节,应各就各位;故有“一过清明,阴阳两分,是神入庙,是鬼入坟”的说词。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进入五月,气温逐渐升高,各种瘟疫有所抬头,由于过去医疗水平比较低,老百姓端午节在门上插艾草或悬挂大蒜等物驱瘟、避邪。在夜里,趁孩子熟睡时,给孩子手上、脚上、脖子上系五色丝线,取“五花大绑”把孩子长久地留在身边之意,也称绑“花花线儿”。
七月十五,是一个内容比较复杂的节日,有的地方称为鬼节,跟清明一样祭祀祖先;又称“中元节”、“孟兰节”。在涉县境内似乎很有祭祖的活动,却有抡火炭的习俗;用铁丝做成网笼,把点燃的木炭放入,用长绳系牢,用力抡转,火借风势,风趁火威,红红的火炭在风的作用下,俞燃俞旺,甚是好看,也有爱动的孩子不知疲倦地跑到村附近的山丘上摆“花花山儿”,即用蘸了油的纸捻或玉米棒等可燃物在斜坡上摆出字形,村里的人们一边饶有兴趣地看着,一边猜着可能摆出什么字来。80年代后,为了保护环境,森林防火等原因,这种习俗,逐渐灭迹。
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称之为“团圆节”。“中秋节,月儿明,家家户户吃月饼”。吃月饼、送月饼,是中秋节的主要内容。据说中秋节跟端午节同出一源;五月初五杀鞑子失败后,鞑子对老百姓的欺榨更加变本加厉,民怨沸弗。元朝的统治在中国的土地上早已是风雨飘摇。明义军军师刘伯温见元鞑子已失去民心,便心生一计;用送月饼的方法传递信息,在八月十五那天,全民联动,诛杀鞑子。元鞑子是蒙古人,不认识汉文,于是被杀了个措手不及。为了纪念这个胜利的日子,送月饼的习俗便一代接一代地传了下来。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中秋节的内容也随着增添了全新的含义;到八月十五这天,在院里摆上各种水果、月饼,等月亮上来,各人对着“明奶奶”许愿,以求团圆、吉祥。据说心诚则灵,“明奶奶”会帮你完成心愿的。
十月一。即农历十月初一,是个特殊的日子。在阴历中有三大鬼节:清明节、七月十五、十月初一。十月一和清明节一样,为民间祭祖的日子。和清明相反的是,天气渐渐变冷,人们要为逝去的亲人们送上御寒的衣裳。
冬至。有冬天开始到来之意,农户们进入农闲季节。在冬至这一天,要为家里的牲口过生日,在涉县境内较为普遍。在过去,由于交通不便,牲口是交通与农耕的主要依靠。出于对付出辛勤劳动的牲口的奖励和犒劳,给牲口们也改善改善伙食;“打一千,骂一万,冬至吃顿手擀面”。如今,牲口早已淡出了现代人的生活,这些习俗不过是茶余饭后,闲谈寞论的话题罢了。入冬后,日短夜长,冬至这天白日短到极限。冬至以后,白天会慢慢变长,有“一天长一线,十天长一箭”的民谚。
腊月初一,即农历十二月初一,古有咬灾的习俗。
腊月初一当天,要吃爆米花、炒瓜子、炒花生、炒黄豆、烧鸡蛋等食物,这项活动村民们称为咬灾。据说这样就能祛除百病、消灾辟邪。村民们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腊月初一不吃炒,这个起来,那个倒”。村民们认为,在这天吃了爆炒的东西,来年一定会身强体壮,无病无灾。
腊月初八,本地人叫“腊八日”。这天清晨,家家户户都要做“腊八粥”。腊八粥,顾名思义,是小米配以小豆、花生、红枣…….之类的八种杂粮。粥做好后,先盛一点,放在房顶,说是专供麻雀享用的。传说本地原本没有米,有个麻雀在外地采食时,一只蚂蚁从石缝中拖出一粒谷子,正准备稍作休息,运回窝里享用,麻雀从天而降,抢走了那粒谷子;蚂蚁的短跑速度自然无法跟灵巧的麻雀抗衡,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个不速之客把己到嘴边的美餐给抢去了。麻雀把谷子衔到内地做种,才有了今天的小米。于是,当谷子成熟时,一群群的麻雀理直气壮地到谷地里采食,一队队蚂蚁大张旗鼓地往窝里搬运,据说麻雀和蚂蚁在当时审理这一抢夺事件时,几经会晤磋商,最终以互惠互利,双收双赢的超前理念,达成共识,共同享用这一成果。
……
民俗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凭我所知所说不过是沧海一栗,在此无非戏说、浅谈,浮光掠影,以搏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