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经卷23增上品第三十一:我尔时便作是念。诸有沙门.婆罗门身行不净。亲近闲居无人之处。身行不净。唐劳其功。不是真行。畏恶不善法。然我今日,身行非为不净。亲近闲居之处。诸有身行不净。亲近闲静之处者。此非我之所有。所以然者。我今身行清净。诸阿罗汉身行清净者。乐闲居穴处。我最为上首。
杂阿含经16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持我所说四圣谛不。时。有比丘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为佛作礼。合掌白佛。唯然。世尊所说四圣谛。我悉受持。佛告比丘。汝云何持我所说四圣谛。比丘白佛言。世尊说苦圣谛。我悉受持。如如.不离如.不异如。真.实.审谛.不颠倒。是圣所谛。是名苦圣谛。世尊说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如.不离如.不异如。真.实.审谛.不颠倒。是圣所谛。是为世尊说四圣谛。我悉受持。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真实持我所说四圣谛。如如.不离如.不异如。真.实.审谛.不颠倒。是名比丘真实持我四圣谛。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圣谛恐怕学佛人几乎都知道。既然知道,那么鼎然再诠释其真实义,看看是否是大家所想的那样。四圣,指的是苦即觉圣、苦集即观圣、苦灭即离圣,苦灭道即梵行圣。所以真正的四圣谛,指的是觉圣谛、观圣谛、离圣谛,清净圣谛。什么是谛?圣位即道体亦。
苦圣谛的修持:万物聚合,假生假灭,幻离幻合。既然幻生幻灭,则为无常。无常是苦应当了知。知苦者,觉苦。觉苦者,离苦。离苦者,清净。梵行建立,不受后有,可得自在。鉴于此,我们修持者,要时常善起觉照。比如:爱欲是苦既然是苦,因其无常。了知无常是苦,则爱欲不粘,则为出苦。就这样去觉照世间爱欲为苦的程序。觉照的时候,要如实觉、如是照,如实离。为什么要如实觉?因为你参合意识,意识是有生有灭的。有生有灭自然为垢,幻化之物,毕竟不净。若用意识心去觉照,这样的觉照乃至觉照后的醒悟皆是苦受。所以,如实觉,就是面对世间爱欲,不要逃避、不要造作、不要伪装、不要虚假,不要糊弄。这就是直心启用,直心启用就是觉照。直心,就是清净无想,无想清净的意思。而不是你认为的直心就像傻子一样,该说该做,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不是直心是放纵。放纵是苦,造业无量。
佛经当中所讲的“如如”就是直心,也就相应性,或清净行。如如,名为不动,义指本性清净寂灭,广大无边。所以如如就是心体,是通往涅槃的根本。不离如,指的是清净无染的心是恒常显现的。即便行予烦恼其心不动。不异如,指的是行予苦受,如是了知。这样的了知从根本性生,无异于如实知,如实见。真者,离相;实者,无住;审谛者,清净觉照;不颠倒者,清明了知。但是,在《金刚上乘》法脉对于如如、不离如,不异如乃至真、实、审谛,不颠倒,是这样阐述的:如如,义指觉察清妙,平等受用;不离如,义指行予苦受亦不苦受;不异如,义指如实了知,了知如实,毕竟无别;真、实、审、谛,不颠倒,义指,如实不住、了知不住、思维不住、不住不住,觉照不住。以此类推,苦集圣谛修持、苦灭圣谛修持,苦灭道圣谛修持也是一样,在这里就不重复了。
若你,如实做到了、如实达到了、如实证到了,如实行到了。佛陀便说你为是名比丘真实持我四圣谛。 假如你做不到、达不到、证不到,行不到。佛陀便说你是漏行比丘不真实持我四圣谛亦。
最后,顺便说说关于离欲、欲苦、行苦,住苦的“四圣谛”的修持仪轨。
欲望来临时,觉照定当先,
一觉一照后,欲望刹那灭。
此时不间断,信力要持久,
待到欲再现,如实知便是。
无须刻意觉,何须照来灭?
此如实即觉,欲苦瞬间消。
至此行予世,逢欲心清净,
即便住于欲,其心亦安泰。
此为四圣谛,逆行法菩萨,
末劫比丘修,定当越业劫。
离欲阿罗汉,道果智罗汉,
觉明观罗汉,法身菩萨位。
乞者鼎然行,也是如此修,
离欲苦罗汉,舍身化火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