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说:笑比哭好。不仅成功励志大师会说类似的话,而且满世界的朋友圈心灵鸡汤也时常会讲:要把笑容挂在脸上,微笑可以改变心境。在这样的流行话语背景下,愁眉苦脸与怨天尤人,似乎成了失败、懦弱和愚蠢的象征标志,被人们鄙视和刻意避免。
这些理念,虽打着心理暗示效应的名头,但却不符合生物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常识。因为,人们在表情上的痛苦状,实为其内心或身体痛苦的外在反应,或者说是其内在疾病的外在反应。按中医的思维解释:人体是一个内外平衡的系统,内在的痛苦,如果不能流向外部,就会在内部郁结,从而损害身心健康。
可见,痛苦的表情状态,对人体的生理机能是有好处的。可以这样说,痛苦如若不挂在脸上,就会进入身体、写入内心。换言之,痛苦之表情,正是我们人体进行排毒的一种方式。因而,强行中止痛苦不堪的表情,有意装出高兴快乐的样子,可能适得其反,损伤我们的身体、损害我们的内心。
中国有句俗话说:好人命不长,祸害一千年。这里面,是否有统计学上依据,尚不清楚。但是,如果确有这种现象存在,这也很好解释:好人是把笑容拿给别人,把痛苦留给自己;他们是好人,他们宁肯损伤自己,也要将微笑与快乐留给他人。
现在,再来看怨天尤人到底好不好问题。其实,对怨天尤人者本人而言,怨天尤人并没有什么坏处。现代心理学有个十分普遍的常识:情绪需要表达、倾泄和释放。对情绪的调控,要象大禹治水那样,要进行疏导而不是堵截。可见,要调控情绪,必须首先让情绪得到适当宣泄,这种方法叫“让子弹飞一会”。
其实,怨天尤人并不损害怨天尤人者本人,其损害的是它的对象。怨天尤人的对象,有两种所指:一是其抱怨指责的对象;二是其倾诉表达的对象。关于前者,不管是当面还是背后的抱怨指责,都是较大的损伤;关于后者,接受某人对他人他事的抱怨指责,也十分不爽、难以忍受。
因而,一个喜欢怨天尤人、抱怨指责的人,是不会受到他人待见和欢迎的。然而,表达与倾诉又是人的本能需要,因而各种各样的树洞应运而生。首先,是真实的树洞。其次,是拟制的树洞,包括:朋友型树洞,如闺密与拜把;治疗型树洞,如心理咨询师;宗教型树洞,如忏悔;创作型树洞,如作家的表达。这些拟制的树洞,比真实的树洞还要强大,因为它们具有互动的功能。可见,怨天尤人与抱怨指责是人所需要的,并非一定就是坏事,但关键的是要找到相应的树洞,即适合的倾诉与表达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