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散记】史海钩沉聊虢国(2)
西周晚期和东周早期,虢氏一族作为天子近臣,更是深度参与了周王室内部的政治动荡,这时虢氏的领袖叫虢石父。
不过,深受周幽王信任的虢石父在《东周列国志》和民间传说中却被丑化成一个阿谀奉承的奸佞之辈,甚至将“烽火戏诸侯”这一子虚乌有的戏文说成是虢石父为了讨好幽王和褒姒一手策划的。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就对“烽火戏诸侯”之事提出疑义,并称“此委巷小人之谈”。
周宣王短暂中兴后,留给继位的周幽王一个烂摊子。
幽王年间国土沦丧、政治混乱,恐怕并非一句“幽王昏聩”可以简单概括,学者李峰在其著作《西周的灭亡》中根据大量考古学资料对此进行过深入分析,他认为周幽王和虢石父的形象是被后继之君周平王给严重丑化过的。
周平王原是周幽王的太子宜臼,但在周幽王末年后宫嫡庶废立以及一系列尖锐政治斗争中,幽王立伯服而废宜臼,于是,被废太子宜臼与其母系一族的申国联合犬戎大举进攻镐京。
《古本竹书纪年》记载,“(伯服)与幽王俱死于戏(地名)”,虢石父也被杀,西周就此灭亡。
虢氏一直是站在周幽王一边反对太子宜臼的,太子宜臼继位为周平王后,虢氏继任领袖虢公翰选择了反对到底。
《古本竹书纪年》载:“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虢公翰拥立王子余臣为周天子,因其立于携地,史称周携王。
于是,周王室正式分裂为两大集团,一边是周平王及晋、郑、卫等东方诸侯,以及被周平王刚刚提拔为诸侯的秦人;另一边是周携王,及虢氏一族。
周平王一伙引狼入室祸乱镐京,犬戎人之后轻车熟路、侵犯劫掠如同家常便饭,作为王畿的宗周故地已经不便于长期居留。为了在两大政治集团中抢得先机,同时也是为了开辟虢氏新的根据地,西虢将本国大部分族人迁徙到今三门峡一带(新的西虢国以黄河为界,又分为南虢和北虢两个部分),占据了宗周镐京与成周洛邑之间的咽喉要道,留在故地的族人组成了“小虢”。
至此,虢氏一族共形成了西虢(含南虢、北虢)、东虢、小虢三个政权力量。
周平王虽然如愿继位,但此时也是头大不已。犬戎毫无诚信,时不时威胁镐京安全,支持他的晋、郑、卫等诸侯又多在东方,山高路远鞭长莫及,远水难解近渴。
如果继续留在关中,周平王将受到犬戎和虢氏的内外包夹,为了首先生存下来再图反扑,周平王不得不趁西虢在三门峡地区立足未稳之际,率部东迁到洛邑一带重建政权,于是这才有了史载的“周室东迁”。“平王东迁”正式开启了中国历史的东周(即春秋战国)时期。
《今本竹书纪年》载:“晋侯会卫侯、郑伯、秦伯以师从王入于成周”。
西虢、东虢,以及留在宗周故地的小虢,这几个虢国联合在一起,使虢国在东周早期成为战神一般的存在,诸虢与周平王集团的诸侯频繁发生战争,特别是与郑国交战。
位于今河南郑州荥阳的东虢与郑国互为邻国,“周二王并立”期间,东虢紧随西虢,与周平王政权势不两立,因此东虢便频频遭到支持周平王一方的郑国的打击。后人不明白这段历史,故意把东虢国君说得昏庸不堪,似乎还昏了头一般的主动给郑国献上城池,让郑国在东方做大。
虢氏虽强,但也抵挡不住周平王集团的“群狼战术”,尤其在礼崩乐坏的大环境下,东方诸侯为了分割王室的权力,自然与允诺分权的周平王站在一边,虢氏以一己之力很难对抗周平王及晋、郑、卫等一众对手,最后败下阵来。
周平王二十一年,周携王被晋国军队杀掉,西虢元气大伤,东虢被郑国灭掉,小虢后来被新兴的秦国吞并,周平王集团取得最后胜利。
周平王也明白虢氏一族的巨大影响力和号召力,虢国军队依然有着强大的实力。平王后期,东周王室便与虢国讲和,虢国见大势已去,只能归附东周,虢国与王室冰释前嫌。
周平王算是坐稳了王位,郑国获得了最大的政治利益,他不但吞并了东虢(《左传》开篇的《郑伯克段于鄢》中,武姜起初要求分封共叔段的地方,后来的战略要地虎牢关就在原东虢境内),郑武公父子两代还因拥立周平王有功,始终占据着王室卿士的位置。
到周桓王时期,为了制衡郑国的一家独大,周天子重新倚重虢国,“虢公忌父始作卿士于周”,虢氏再次恢复了在周王室中的传统影响力。虢公忌父、虢公林父多次代表周天子出兵讨伐诸侯,还干涉了晋国的内战“曲沃代翼”。
此时的虢国,依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