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因为上班,好久没有赶过老家的集了。
记忆中的集,人特别多。
我家所在的村子靠近镇上,我们镇管辖着很多个村子,那个时候,还没有什么马路,只有镇上东西、南北两条主干道是马路,当然也不是柏油的,是石灰和沙子做的。
村落里所有的路都是土路。
每次赶集,人们欢欢喜喜的出门,总会带回一身的土。
周边一些村落很小,平时买卖东西非常不方便,所以集就显得很重要。
每到大集这一天,几十里外的人都会赶来,有买东西的有卖东西的。
两条主路装不下这么多人,小摊贩们就摆摊到靠近主路的胡同里。
那个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鲜艳的颜色,现在回想起来,集很热闹,但大部分都是青灰两色,人们还穿着土布衣服,大部分是深蓝、青色,穿梭在各个摊贩间,寻觅着自己需要的东西。
5天一个集,每次赶集,人们都会买够这五天需要的东西,吃的喝的穿的用的,每次都能满载而归。
那时候人们远没有现在这么富足,车也没有现在这么多,出行一般靠走路,为了赶集,几十里路也不在话下。条件好点的买了自行车,家里有老人孩子的也会准备一个小拉车,当然如果买不起马,那就只能靠人拉。
集对于我最深的印象是那一碗豆腐脑,小时候爸妈卖点手工品,每次带着我赶集,因为要看摊,所以不让我随便跑,怕走丢了。每次妈妈都会把我放在旁边的豆腐脑摊上,给我买上一碗热腾腾的豆腐脑,很多年过去,现在依然怀念那热腾腾的味道。
2
今天又赶上老家的集,与记忆中的集变化很多。
吆喝声变小了,车笛声多了,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车,有汽车、电动三轮车、电动车、三轮车……
因为创城,小摊贩们原来摆摊的地方都不让占了,要么租门面,要么就往远走,很多摊贩把摊摆到了村外边,我们那叫环路,其实就是房子与田地之间隔得一条路,这两年也修成了马路。
因为过年,好多小摊贩摆回原来的地方卖东西,镇上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
集的颜色也变了,人们穿着新潮时髦又靓丽的衣服,街上也摆满了各色的小商品。
加了很多的声音,尤其是卖音响的摊,各种流行元素肆无忌惮的充斥着人们的耳朵。
集上的人也没有原来多了,更多的是些小贩,但是买家比较少,马路两边是各色的商店、超市,虽然没到人满为患但也分流了很多赶集的人们。
各个都拎着大包小包采买的年货,逢人就是一脸的笑,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的。
带着孩子赶集,还是第一次,对于他来说,一切都很新奇,不知道集是什么,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来来往往。
一路走一路看,跟他介绍各个摊贩都是干什么的,带他吃我小时候的豆腐脑。
乡村城镇化,越来越削减了集的魅力,不久的将来,不知道集是否还存在,不知道还能不能再来赶集。
年前还有最后一个集,应该会很热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