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家正好007的战友陈哲在分享他读《道德经》的感悟!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搜了一下意思: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意即知道雄强的好处,却守住雌柔的位置,这样可以作为天下的仆役.“雄”即雄强,是指出人头地、很荣耀威风的样子;“雌”即雌柔,是指能够委屈、安静.作为天下的仆役,亦即接受命令,而不发号施令,是替人服务,而不要求别人回报.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意即作为天下的仆役,就不会离开恒久的德,再由此回归婴儿的状态.因为并非有心造作,本性不会丧失.主人发号施令有特定目的,而仆役只是按照命令行事,由此可以回归婴儿的状态,而保持恒久的德.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意即知道光明的好处,却守住暗昧的位置,这样可以作为天下的山谷.谁不喜欢在光明的地方,成为镁光灯的焦点呢?但是出现在光明的地方,就容易受到批评,遭人忌恨.因此名人大多毁誉参半,以及树大招风就是此理.而山谷就是任何水来了都可以流过去,不会摆出高姿态.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意即作为天下的山谷,才可以满足恒久的德,再由此回归真朴的状态.“朴”是指未经加工的原木,亦即还未雕琢的原貌.
溪”和“谷”所指的对象是一样的,都是要守住那个位置.“溪”即是“奚”,指古代的奴仆,如此才合乎守雌之意.为何要译成奴仆、仆役呢?因为“复归于婴儿”,是人的纯朴状态.后面提到山谷时,则要“复归于朴”,山谷和树木都属于自然界,仆役和婴儿都是有生命的人类,这样的解释比较合理.否则前面是溪流,后面是山谷,为什么一个会变成像婴儿一样,一个会变成真朴的状态,两者显然重复了,似乎没有必要,所以“溪”译成奴仆比较适合.
“常德”是恒久的德,也就是由“道”所获得的本性与禀赋.由“常德不离”与“常德乃足”可
以知道,我们是处在“离”与“不足”的困境中,在这种困境里面,若能保持常态,就可以复归于“婴儿”或“朴”的状态了.在此婴儿是指人纯真的原始状态.以上就是知与守的关系!
有点不太好理解!我猜大概就是让人谦虚谨慎的意思!顺带也搜了一下《道德经》的全文,虽然没大看懂但感觉很有意思!
记得莫嫡说他有抄写《道德经》,应该是有静心的作用!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老祖宗留下的瑰宝需要我们继续学习!明天开始读《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