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扎一个月,产品的主体需求算是完善了,目前也进入了开发阶段,需要抽个时间来写一写需求的总结计划
不过在这之前,我先记一下今天遇到的这个事。
我与总监在梳理新的产品需求时,发现了之前没考虑到的一个场景,就是我们把用户角色想的太完美了,这么多角色不可能全部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越大的医院,分工肯定越细。后面调研了一下,果然是这样的结果。但这次最大的感悟并不是场景没考虑清楚(这种情况多了去了),而是在调研中,我的调研处理的一些细节问题。
当我们提成这个场景的问题后,安排我去调研,我找到了顾问A,跟他聊:“你们的情况是怎么样的?能告诉我一下吗?”(最大的问题是问之前没考虑清楚这个场景该问什么问题),顾问A巴拉巴拉的说了一堆,我记下来了,当然作为产品,虽然问题并没问的很清楚,但是其中关键的问题和结论还是记下了,于是乎我写了一份PPT给总监,上面列清楚了主要流程,和解决方案。
重点就是在那份解决方案上,我虽然列出了场景和处理意见,但是我没能写的很细,以至于把总监误导了,他看了纠结了半天,我们也聊了半天,我说:这个会分为角色一、角色二、角色三。角色一二三的工作是不相关的,他们一般是角色一把资料整理给角色二、角色二再整理给角色三。所以我们不必要做什么用户资料传输,直接给他就行了。
总监听了,问:那么如果有这个场景?那个场景?那那个场景?怎么办?那你说不要做用户资料传输巴拉巴拉。我一听,蒙比了,我没问的那么细啊!那可咋办。
没办法只能把顾问A拉到我们办公室,我们开始抽丝剥茧的复盘整个流程,流程中出现哪些问题,他们是怎么样解决的,有必要为他们提供这个功能吗?最后把流程梳理了一遍后,得出结论,我的思路是正确的。
无关正确不正确,最主要的是我的工作没做好。
这里面最大的问题:
1、调研太随意,没有准备好调研的问题。这是败笔一,问问题只问了他会不会吃饭,而不问清楚他几时吃饭,吃什么饭,这才是关键。做事就做全,别只看到表面。
2、慢慢培养出自己的产品回答思路,不然每次说话都是干巴巴的那么几个词
3、完善自己的见解
还好吧,不过现在挖坑填上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