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说的一切都可能是错的!
即使你赞同我的观点,你的生活也不会因此有任何改变!
除非——你采取了相应的行动。
(这是书先生在简书的第40篇文章。本文约4300字,请花9分钟来阅读。)
引子
书先生更新文章比较慢,是因为书先生的使命是“以工匠精神,做语言教育”。每一篇文章,书先生都要做到有理有据;您看到的每一个字,背后可能都是好几本书的积淀。书先生在敲每一个字的时候,想的都是如何为读者创造价值。如今网络上,把读者当垃圾桶,任意倾倒自己脑中垃圾的写手太多了,书先生绝不允许自己成为自己讨厌的那种人。改天,书先生会写一篇文章,从逻辑和语言学角度,教大家如何识别垃圾文章。时间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请不要浪费在垃圾阅读上。
这几天,有一部叫《降临》的科幻片挺火。据说,票房和口碑双高,排名已经进入IMDB top 150。有朋友在书先生和路夫人的公众号留言问道,作为一个语言研究者,书先生对《降临》这部电影有什么看法?
为什么朋友有这样的问题呢?原来,这部电影和语言学有关,整个情节主要借由一个语言学家的经历和心路历程来展开。出于一个语言学研究者的敏感,也为了回答这位朋友的问题,书先生和路夫人昨晚连夜去把这部电影看了一遍。
看完这部电影,书先生和路夫人的感受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降临》是一部糟糕的科幻片,但是里面很多情节对语言学习有一定启示,虽然大多是反面教材。
就这两点,书先生可以写一系列文章,今天就先从分析这部影片中的外星文字开始。写作本系列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研究外星文字,而是借研究外星文字来传播语言知识,帮助读者加深对语言本质的了解,从而能够更高效的学习语言。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涉及大量剧透,如果您还没有观看这部电影并且打算去观看它,请谨慎下拉。如果您下决心要读一读,书先生建议您仔细阅读,因为无论你是研究语言还是学习语言,本文都会对您有帮助。——书先生从不生产垃圾。
另注:书先生和路夫人并没有看过电影原著,所有的评论都是针对影片本身而言。
人类语言的特点
电影里最具奇幻色彩的就是外星人的文字。外星人的文字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使其区别于人类语言:第一,他们的文字和他们的语言没有关联。第二,他们的文字并不是呈线性展开,而是一个时间上非线性的圆环。
为了理解这两点差异,我们先来看一下人类语言的特点。请注意,当语言学家在说语言时,指的都是口语。书面语,准确来说,应该称为文字。地球上现在已知的所有文字都是对相应口语的记录。世界上有很多语言没有对应的文字。但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存在一种文字没有对应的语言。
几乎所有文字都是用来记录语言的发音,汉语也不例外。不要以为汉字被称为象形文字,所以汉字就是来记录形状的。两个简单的理由就可以推翻这个错误的观点:第一,形声字在汉字中数量是最多的。第二,只有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名词和动词才可能以象形记录,其它抽象的概念,比如形容词、副词等,很难用形状表示。如果把形容词和名词合在一起用一个符号表示,比如“高人”是一个符号,“矮人”是另一个符号,那么这种语言的字符会多到吓人。说这种语言的人认知能力也不可能很高,因为它们连概念都无法分离。
一个语言符号的发音和这个字的意思有什么联系呢?答案是——没有联系。按照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的观点,“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之间的联系是任意(arbitrary)的。在这里,“能指”就是指语言符号的声音形象,“所指”就是语言符号背后的概念。比如,“狗”这个字的发音和狗这个概念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如果从古到今,我们都是用“人”这个音来指狗,用“狗”这个音来指人,那我们现在就会说:“今年春运狗流量很大啊。”
同样的概念,不同的语言采用不同的声音形象来指示。还是以“狗”举例,汉语用gou,英语用dog,德语用Hund。狗这个概念和这三个发音都没有任何关系。
任何一个能被称为符号的东西都同时具备“能指”和“所指”两个部分,这个符号两位一体的认识,是索绪尔对符号学最大的贡献。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之间的任意性是语言符号区别于其它符号系统的最主要特征。其它符号系统不可能是完全任意的,其“能指”和“所指”之间总存在一些有意义的联系。比如,绘画,我们就不可能用任意形状来代表任意东西。
由于人类语言首先是一个声音符号系统,而声音只能在时间维度上展开。所以,语言符号具有时间的特征:1)它体现一个长度。2)这个长度只能在一个向度上测量。换句话说,人类的语言,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都是线性展开的。这世上,有文字是从左到右写(比如汉语、英语等),有文字是从右到左写(比如阿拉伯语等),但是没有一种文字是同时往两个方向写的。口语就更不可能了,一个音只能接在另一个音后面,这里的先后指的就是时间的先后。
“七肢桶”们的奇特文字
上一小节提到人类语言的特点,总结起来有这几点:
- 人类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
- 人类的文字都是用来记录语言的声音的。
- 人类的语言是线性展开的。
关于外星人的语言,我们现在已知以下事实:
- 外星人有口语。
- 外星人的文字和口语没有关联。
从这两个事实出发,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合理的结论:外星人的文字只能看,不能读。或许外星人觉得另用一套视觉系统来复制听觉系统的东西是多此一举吧。
像这种只能看不能读的符号系统,地球人称之为“绘画”。的确,外星人的文字看上去就是一幅幅水墨画。对人类来说,语言符号系统和绘画的区别就是表示意思的维度。这句话怎么理解呢?说穿了很简单,语言是通过时间顺序(temporal sequence)来表示意思,而绘画是通过空间组织(spacial organization)来表示意思。
语言的逻辑
语言符号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会引起意思的变化。书先生给大家举两个例子。
John and Lucy got married.
Lucy and John got married.
约翰和露西结婚了。
露西和约翰结婚了。
或许很多人会认为,上面两句话根本就是一个意思嘛?如果你只考虑语言的“表意功能”,它们的确是相同的意思。但是语言不只有“经验功能”,它还有“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请参考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说话总是说给人听的,我们的用词和语序也会反映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亲疏、感情等。如果你仔细想一想,你就会意识到,John的朋友更倾向于用上面一句话,而Lucy的朋友更倾向于用下面一句话。我们总是倾向于把和自己更亲近的人放在前面。
放在前面的肯定比放在后面的先被听到,这种时间顺序上的差异带来了意思的变化。这种时间顺序对意思的影响不仅发生在词汇层面,也发生在句子层面,更发生在语篇层面。请看下面的例子:
The sun rose and the mists dissolved.
The mists dissolved and the sun rose.
太阳升起,浓雾散去。
浓雾散去,太阳升起。
在上面的两个复合句中,and连接的两个句子是一模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就是先后顺序。就这个区别,却带来了完全不同的感受。读第一句时,我们看到的是对一个自然现象的描述,太阳出来,浓雾自然会散去。但在阅读第二句时,我们得到的更多是一种心理上的暗示——黑暗终于过去了,光明就要到来。所以,第一句可能是某个现实小说的开头,而第二句可能是童话故事或者神话故事的结尾。
时间先后顺序对意思的影响因文化而异。比如,对汉语来说,放在后面的更加重要。所以,汉语修饰名词的成分都在名词前面,修饰动词的成分都在动词前面。
我决定今天下午到操场上去痛快地……
大家看上面这个例子,动词并没有出来,但修饰动词的词组“今天下午”(时间)、“到操场上”(地点)、“痛快地”(方式)都已经被表述了。唯一的问题时,有了这么多修饰,我们仍然不知道“我”到底要干什么,因为汉语把重要的放后面。上面的例子至少可以发展出下面两个不同的句子来:
我决定今天下午到操场上去痛快地打一场球。
我决定今天下午到操场上去痛快地睡上一觉。
这种情况在英语里就不可能出现,因为英语通常修饰动词的成分在动词的后面:
I decided to play basketball heartily on the playground this afternoon.
一句很简单的中文:没有你,我活不下去。地道的英文翻译应该是:I can't live without you.而不是Without you, I can't live.虽然这两句话意思一样,但后一句不符合英语使用者的习惯,除非是为了强调without you部分。
这种英汉在时间顺序上的差异也体现在篇章层面上。中文倾向于先论述后总结,而英文倾向于先把论点摆出来,然后证明。很多中国留学生的写作受到英语母语者老师的批评,正是因为没能明白这一点。
图像的逻辑
语言的表意和时间序列紧密相连,所以我们对语言的解读也只能是线性的。我们在阅读文本时,要么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不可能倒着读,也不可能任意选一个点往两边读。但是我们在“阅读”图像时,却不受这一限制。
面对一幅图像,我们可以从左上往右下看,可以从右上往左下看,可以从中间往周围看,也可以从周围往中间看。
换句话说,图像的解读与时间顺序无关,而与空间位置有关。图像意义的变化是由组成图像的元素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化造成的。请看下面的例子:
在上面的两幅图中,小女孩儿和其父母的关系不一样。在左边一幅图中,小女孩儿和母亲关系更近,而同父亲有点疏远。而在右边一幅图中,小女孩儿处在父母中间,和双方的亲近程度相近。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可以通过孩子绘画中的元素位置关系来了解孩子的内心。
有两点需要注意:
第一,虽然图中元素的空间位置变化引起了相应的意义变化,但这并不影响“阅读者”的阅读顺序。我们可以从图像的任意一个位置开始阅读:我们可以先看房子,后看里面的人,也可以反过来。我们可以先看父母,再看孩子,当然也可以反过来。
第二,图像中的元素和意义的关系不是任意的。用来表示妈妈的元素,长得要像个成年女性,其它元素也必须满足这个要求。即使是印象派画风,好歹也必须给人点“印象”。
在英语里,bird这个词,无论是从读音还是拼写上,都和“鸟”这个概念没有任何联系。bird可以指称鸟这个概念,这是一种约定俗成。那些“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联系是非任意的符号系统具有文化的共通性。比如,我们到其它国家旅行时,虽然不认识厕所上面表示“男”、“女”的文字,但是看懂上面表示性别的图像标志一般没有问题。
上面这些图像标志,不管多么抽象,总和“男”、“女”的概念有一定联系。然而,这些相对直观的、文化共通的符号系统却不能被称之为语言。语言的精妙之处就是在于其“能指”与“所指”的任意性。这一特性赋予了人类抽象思维的能力,使人类得以成为万物之灵——至少在地球上是如此。
根据以上,对于《降临》中的外星文字,有两个问题值得一问:
- 外星文字的符号与其所指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吗?
- 一个可以从任意地方开始解读的符号系统如何确定其含义?
如果您对这两个问题感兴趣,请听下回分解。
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希望了解更多的人可以阅读以下书籍:
【作者简介】 万卷书和万里路,80后大学教师一对。 书先生语言老司机,玩转英语、德语、Python计算机编程; 路夫人旅游达人,足迹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和大洋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过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