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看到,郭敬明在《夏至未至》里写男主傅小司深沉黝黑望不见底的眼神用“大雾弥漫”来形容,那时候觉得可以说是很文艺了。
而如今回想,有人把这个描写拿出来调侃说,还大雾弥漫,怕不是得了白内障吧。
可见文艺其实是一种心态,且会随着生活环境、心境成熟与否不断改变。
发现如今是一个不管什么好词一旦流行开来就会烂大街的时代,比如文艺越来越成为“做作”和“矫情”的代名词。
甚至在有些人眼里文艺是指活在规则和责任之外,是一种故作深沉、脱离现实生活的姿态。
于是在一些人眼里,文艺就是一种病了,得治。再后来骂人的话也出来了:我看你文艺嗖嗖的不像是啥正经办事的人。
但真正文艺的人,确实对得起文艺两个字的。
我堂姐的女儿叫沈昕,比我小了三岁,从小就是个美人胚子。她的童年是在姥姥家,也就是我大妈家度过的,我看着她长大。她调皮的时候,叛逆的时候,谁的话都听不进去,只听我的。她是我的外甥女,也是我的好朋友。
她家境很富裕,堂姐夫开加油站,堂姐在外企,但她从来没有娇生惯养的小脾气,遇到什么事也不抱怨,只默默靠自己努力解决。
后来高中毕业,就读于南京艺术大学,同班的同学非富即贵,但她仍然喜欢“衣能蔽体,食可果腹,平安喜乐”的日子。
她跟我说,有时候羡慕别人拉着行李箱跟她在机场告别,然后奔赴未知的旅途,自己总也舍不得花钱去星巴克喝午后咖啡,舍不得去罗马巴黎旅行。只是在每天看着朋友圈人家炫耀刚换的手机,晒一张目的地是巴塞罗那的机票,或者秀家里屯满了限量版口红的梳妆台时,她会默默地点个“赞”。
她很喜欢摄影,在微博上发现摄影相关的干货会小心翼翼记在笔记本上,然后用小米手机拍几张自己在阳台养殖的花草,也不发朋友圈,只是挑一个看着舒服的滤镜,放进没人看的收藏夹。
她和很多普通大学生一样,挤公交挤地铁,骑共享单车,奔赴兼职的目的地,穿梭在街头巷尾寻找小吃美食,看中一个小玩意还要认真地和地摊老板讨价还价。
她喜欢薛之谦,喜欢胡歌,为了偶像攒钱,然后一个人去上海,排很久队吃薛之谦开的上上谦,或者像胡歌一样加入志愿者协会跑到青海为环保行业做贡献。
有一次她去了薛之谦的演唱会,拍了很多照片却没发微博,回来后只是不停对我说,现场版的歌更好听,但看到薛之谦眼睛红红的,肯定没休息好,很心疼。
沈昕家里养了一只纯黑色的猫,眼睛是琥珀绿,养了很多年,刚开始堂姐说黑猫不吉利不肯让她养,沈昕执拗,堂姐说那你就自己照顾它,我不会管。直到现在沈昕都是按时给猫喂食,洗澡,打扫猫掉的毛,黑猫也成为了家里的一份子。
就是这么一个人,不是小清新,没有小资的调调,不读林徽因不看张爱玲,但我觉得她有点儿文艺。
因为她真的有一颗炙热的心,勤勤恳恳地做好每一件事,想变得更好。笨拙地生活,笨拙地学习。因为她热爱,所以她才去做,这样的她看起来无比文艺。
爱摄影,爱吃,爱生活,爱养猫,以后还会爱一个人,她的爱那么纯粹,甚至是活在爱里,活得比爱还要长久。
如John Keating在电影《死亡诗社》里说:“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它们好玩,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我所理解的文艺,是脚踏实地走在路上,发现寻常景色也是美丽异常;是能从不起眼的小事里发现那些美的瞬间;是不妥协于枯燥生活,给自己找到不一样的、让自己开心的活法。
文艺青年,应该是时常保有一颗好奇又积极的心,对旁人看起来无用但自己喜欢的东西保持热爱,在物质世界里努力让自己保持本心,知世故不世故。
没有鸡汤,不会秉承空洞的口号,不会故弄玄虚,而是保有得之坦然,失之淡然的平常心去拥抱生活。
这样的人,哪怕卑微,也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