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差不多是买了两个月后闲暇开始阅读的。
第一天的阅读就震撼到了我,着实吸引着我,本书从六大方面进行阐述研读的,教师内驱力、学习动力、行动力、沟通能力、研究能力、反思能力为指引点分析。也许作者自己以自己专业为导向列出了自己成长的片段,和体育相关的相差甚远。不过话说回来,体育教的话,其他科目都不在话下,但是别的学科教的好,体育未必能教的好。
很兴奋的读了第一章节内驱力,一方面喝了这碗鸡汤动力十足,一方面却有些迷茫,农村中小学体育究竟能发展成什么样子,我自己能力又能提高到什么程度,工作未来前景如何,我不知道,没有明确的方向和导航。跟王江涛的聊天过程中我说,如果有个三一班,三二班等等平行班级,另外一个体育老师带一个三一、四一、五一等,我带三二、四二、五二等形成竞争拼比,这样或许会激发我的潜力,因为我现在始终不知道自己水平在YC教育界处于什么样的水平,有多少人能力比我强,有我排在什么样的位置,我也知道基于基础的东西我掌握不够牢固,还需要在去提高学习的。
文章中一些细节让我很赞同,比如远离一些不求上进的人,我现在的环境也如此,他们想同化我们,我也不想和他们一样不求上进。当中说到了一个事情,让我想到了一个X,有几次教研员过来听课后,她总是找各种理由来分析自己的课讲的问题,不管是客观的,还是主观问题,都可能会让自己找个心理安慰,顺便囊足不前。在另外一方面我觉得她也很悲催的,那就是今年叫语文,拜个师傅,明年教英语拜个师傅,都学了,唯独很难学的很精,广而不精,自己也很痛苦。我看过她的愤恨,我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这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村教育,很多事情是按需求来搭理的,由不得你自己。
这两天我在反思,我2015年参加工作,第一年带三年级,我始终记得就是累,至于教学能力长进了多少,这个我不好说,百分之二三十把。第一年的体育也就是认识学生了把。第二年,我没有怎么备课,也没有认真教学生,记得记忆深刻的是教初中学生可以蹭饭吃,有酒喝。这也是我错失一年的教学实践,实在是可惜。第三年,上半年一边体育,一边数学,都有相对来说的提高和进步,下半年变成了体育和科学,包括第一次一师一优课算是交了学费把。第四年在保障科学的情况下,专攻体育,有所感受和进步,还有自己开设的体育篮球社团,积累了一些经验。
前几天给W谈了我的事业规划,谈到了辅导班之类的,因为牵扯到教学,书中说的一个观点我觉得很好,就是做事要稳占稳打的,有的人工作一两年都开始开微博做网站发微信公众号什么的,自己以为抓住了学习的真谛,类似于快餐式学习,不可否认在当今社会是一种主流,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样的效果未必会经久不衰。所以如果励志做一个教育家,思想家,或者说企业家,该以何种思想,何种教学方法来经营自己的教学理念,是一门大学问。
很想把这本书给W看,也不知道会收到什么样的收获。记得每次学生家长来和W聊天,她都很细致入微的谈到了学生学习生活,在书中关于沟通这一个环节,总是让我想到了她,我有时候在想我自己,如果我遇到了难缠的家长,我估计我会很刚硬的回击,读书的体会就是看看别人看看自己,学会沟通,尽量不要把认知上升为情感的摩擦,化干戈为玉帛,在学校教育管理,同事之间的沟通等方面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有必要在认真的看看一边,也许有更多的收获,虽然说开头吸引我,后面有一些话题我觉得有点不是那么亮眼。专注过程好好的来学习一次把,每次失败每一次学习都可以来提升自己。扎扎实实的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