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与新闻写作
这学期开学就是一个新闻单元,新闻阅读,后面是采访。怎么更好地学习呢?
九九公益日,为成都书语筹款,同学们也尽了一份力。 我忽然想,虽然我们是合作班级,但同学们对成都书语了解并不多,何不采访一下?说干就干,分组,确定采访对象,拟采访提纲,逐一审核,采访,写消息通讯评论特写等。选择书语作为采访示范,其他组采访了保安、也有采访家长的。结果不算很理想,有三个组不错。
对于这次采访,有一件事让人欣喜,不得不说。事后的半期考试,一个同学看了自己的分数,忍不住大叫:怎么这么高!再一看作文,再叫:这么高啊!我夺过他的卷子,发现他写的正是自己的采访。原来如此,你值得!
于是记录过程,收获成长。
第一组:
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
庞思吴
冰心曾说过:“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2023年9月26日,我校八年級七班就阅读这一话题通过连线方式对“成都书语“的一位工作人员进行采访。
通过提问我们得知“成都书语”是一个公益机构。工作人员每天会将书搬上高高的书墙、负责书籍借阅,也会看书并邀约老师共学,比如我们的语文老师苏老师,也会去社会上做志愿者。为什么会选择这项工作?老师说这是因为兴趣、爱好,对阅读的喜愛,需要公益……她有句话让我深有感触:“没有人可以成为一座孤岛”。这个社会文明的发展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和坚持。
我们还了解到“成都书语”的资金来源于筹款以及公益基金会,剩下的钱则会用来进行购买书籍、旧书修补、工资补贴及社会活动。
现在初二压力日益增加,老师也问我们提了一些宝贵建议,阅读可以帮助我们释放压力、放松,要有意义的阅读,有目的性才能有效提升我们的知识能力。也要选择性地阅读,选择适合自己、感兴趣的书也能增强写作能力。老师还为我们推荐了《来说说媒体的谎言》、《14岁读懂社会》等书。阅读是一辈子的事,我们要抓紧空余时间持续性地阅读。
这次采访很意义,阅读的定义与意义进一步提升了我对阅读的理解,做行动上的巨人,让我们一起去阅读吧!
走近成都书语
王涵越
在上一个学期,我们班受到了成都书语的帮助,这个可爱机构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书本,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写作的素材,培养了我们的阅读兴趣以及阅读能力,今天我们采访小组抱着感激的心情,代表全班全体同学对成都书语进行采访。对于今天的采访,我们准备了如下几个问题,老师也认真而且详细地做出了回答。
成都书语是一个怎样的机构?老师告诉我们成都书语是一所公益机构,服务于大众,服务于人民,有许多儿童阅读绘本以及中学生阅读书目,并且向大众提供了读书的方法,培养了许多孩子的阅读兴趣以及能力,主要范围是在学校以及多达50多个社区,而这些服务都是免费的,它不仅面向学生,还经常与老师一起探讨怎样让学生爱上阅读的方法。但这个名字读起来总感觉一些含义,经过我们的提问老师告诉我们是看了一本书—《书语者》而来的。
接着,我们询问了老师们在成都书语的日常工作。在成都书语志愿者高达3000多名,在成都书语中,有一个很大的书柜,而这些志愿者们,每天将这些书搬到那个大书柜上,老师并向我们展示了那个书柜,但之后又告诉我们这个书柜只占其中的20%通过老师的描述,老师也觉得搬书这项工作十分的辛苦,每天累了就坐在书架旁看看书,我们十分感谢他们的付出,而这些书籍借阅一般来自于学校以及社区,而这些书籍都是通过严格的消毒在传阅的,工作人员们的服务量非常大,很辛苦。既然,工作这么辛苦又这么乏味,为什么老师会选择这样的工作呢?我们都十分疑惑。而老师的解答令我们大吃一惊,他告诉我们,他十年前是成都书语的一名志愿者,在那里工作了五年,成为了那里的一名正儿八经的工作人员。她热爱它,愿意付出,她坚信她的付出能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很好的帮助,这是一项公益活动,不仅可以帮助他人,老师还提到了一句话,没有人能成为一座孤岛。老师累了,就会在成都书语看看书,学习学习知识,开阔眼界,这便是他们坚持的理由。
既然成读书语的规模这么大,肯定会有大量资金支出,那这些资金来源是在哪里?并且又投入到了哪些方面?老师告诉我们,有一个十分大的机构红十字会会向成都书语进行捐款,而成都书语不仅通过大机构的赞助,还向公众筹款,而这些资金都会用来买一些书籍资料,并且给志愿者们发工资,并且也有许多投入到了每次活动的补贴。
自从我们上了初中,拿来看课外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但有时因为规划时间不恰当,而学习下降,如何兼顾阅读呢?老师告诉我们,初中虽然很忙,但是我们需要读书,需要学习知识,需要增长能力。我们可以将玩手机看电视的时间挤出来阅读,并且要有目的的阅读,这样可以让我们更专注,更快,更主动找到重要信息,最后,他还提到了苏老师经常给我们说的一句话,有一个东西一辈子都能做,那就是读书,将读书当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就是一个好习惯。对于这些话,我们也十分认同!非常感谢老师对初中的我们的建议。
采访结束了,我们收获了许多,也明白了许多。我们一定不负老师们的努力,热爱读书,顽强拼搏,在成长的路上,披荆斩棘,越挫越勇!
成都书语,公益成就梦想
陈瑾怡
成都书语,一个七班同学不太陌生的名字。大家总能在各种地方听见他的名字——借的图书、募捐、阅读活动...但好像却从未走进过这家机构背后的故事。语文课,成都书语的老师受邀进行采访,同学们也对这家机构有了新的认识。
成都书语是一家公益机构,主要开展与阅读有关的公益活动,目前已经有七十多个班级成为了“合作班级”这些班级可向成都书语无偿借书。还在多个社区内建立了书语小屋,类似一个小型图书室。自机构成立以来,成都书语就在用各种方式助力热爱阅读的孩子们。每一个活动,都是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多读书,爱读书。书语的志愿者每天要进行修复书这类枯燥的工作,志愿者们却一直在坚持着。这些工作看起来和宣传阅读没什么直接关联,但是是他们,让孩子们看到了更多更优质的图书。让更多孩子切身参与到了阅读当中来,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
坚持阅读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就拿我们 班来说吧,虽然苏老师天天都在督促大家读书,但真正能坚持读书的人其实很少。成都书语的志愿者们真是十分伟大的,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不因为看不到回报而放弃。但他们的坚持不是无用的,只要有一个人爱上了阅读,渴望阅读,那么成都书语的坚持就是有用的。相信这样的坚持能让越来越多的人在空余时间想起书,拿起书,读上书。
读书并不是口头上的事,每次捧起书,我都会沉浸在书的世界里。书中有知识,有缩小的人生,有美好的世界。让我们一起支持成都书语,一起支持阅读吧!
第二组:
默默的守护者
——记校园保安张叔叔
有一些人,他们在许多人眼里是微不足道而又被习惯的存在,比如学校的保安,默默在校园的每一处,平凡的岗位上,他们用心守护学子们的安全,其中就有一位叔叔是同学们熟知的——张叔叔。
他有一张娃娃脸,脸上常挂着的笑容是他的标志性表情,自然让人觉得温暖而和蔼,同学们都说他:“如同亲人一样!十分友好,愿意和同学们交朋友。”而最能体现他的亲切的是与他打招呼的瞬间。早晨,他总是笔直地站在门口,如同松柏一般,无论风雨。每一个和他打招呼的学生,他都会点头回应。
学生们说:“早上跟他打招呼之后,感觉开启新一天的学习都有了一点动力。他说早上好的那声音总会回荡在脑海,十分温馨。”张叔叔也说:“很高兴为同学们带来能量,他们给我打招呼时,我的内心也是开心而充实的。”
他总是很忙碌,如他所讲,他要保证学生安全,尽心尽责的守好门岗,但当我们想去采访他时,他又会忙于维修班级甚至学校的一些设施,张叔叔总带着许多东西,往他需要维修的地方去,因此采访的时间也是改了又改。但他笑容不减,从未抱怨,而是一边补着瓷砖一边说“在这一岗位上,我要付出自己的努力,在各方面都要尽职尽责,既要对同学们做好保护,也要对得起学校的信任和赋予身上的责任。”
对于不尊重他的学生,张叔叔总会耐心开导,用真诚感化他们,并讲道:“我理解同学们的校园生活是十分辛苦的,所以我会跟他们好好谈话。”也许就是这种平等的关系,同学们才会喜欢他并且相处十分融洽吧!
通过这次采访,让我们明白,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之处,感谢别人的付出,同时也要像他们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而努力地做,为社会尽力奉献爱,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美好。
(冯芊芊 )
任劳任怨的门神
—校园保安张叔叔
王梓柠,肖涵尹
他长着一张圆脸,看起来非常和蔼可亲,身着一身板正的保安制服,每天早上都亲切地向我们打招呼,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采访的对象——校园保安张叔叔。
他工作非常忙碌,这次采访还是在他工作时挤出一小段时间陪我们做的 ,他是我们学校的保安,是最朴实,但是最开朗的那一个。作为一个维护学校秩序的工作人员,他每天尽职尽责,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天刚亮的早晨或天已黑的晚上都可以在门口看到他的身影,他的身影也时常穿梭在校园当中。学校保安众多,但为什么我们去采访他,而不采访别人呢?因为每天早上在学校门口看到他的身影,他都身着一身板正的制服明明是穿了许久的衣服,但却看不到一丝褶皱。并且一旦有同学向他问好,他便会礼貌而又热情的回复,因此在校园中,有许多人都认识他。
2023年9月22日。我们在多次寻找他征求他的意见做采访时,他曾多次推脱,因为他实在是太过于忙碌,在学校中不仅要管理学生的进出学校,还要尽职尽责地守护门岗保证学生安全,在必要时还会维修学校中的部分设施。
这天下午的第三节课是我们第四次寻找他做采访,为了不打扰他工作的时间,我们就在他工作时边问问题边进行记录。当我们问到早上与同学们打招呼的时候,你的心中是什么感觉时,他用朴实而又简洁的话,说开心而又充实,这六个简单的字包含了一切情感,当他得知同学们也因他的回应而高兴时,他的心情也是无比的激动。“能给你们带来正能量,听到这话我也更开心了。”明明是一件小小的事情但却给彼此带来了愉快的心情。
“您从同学们身上看到了什么品质?”
"朝气蓬勃不调皮捣蛋遵守秩序,每天认真上课。"
或许在他的眼中每个同学都是这样的孩子,但是遇到了不尊重的同学,他也会耐心开导,从不生气,也从不批评他们,他对同学们通情达理,这份情谊也渐渐的融入了同学们的内心,使所有的同学都更加的喜爱,他,因为他也知道同学们的校园生活是十分辛苦的,所以他也想通过自己带给同学们一点点快乐,希望以真诚感化所有同学,哪怕他只是一个小小的保安,但也希望做到影响所有的同学,并给所有的同学带来美好的心情。
许多同学都认识他,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每天早上在校门口与大家问好,更多的是在学校中,他对于我们的帮助,认识他的人不在少数,他从同学们入学开始便每天与他们相处慢慢认识,在每天早上问好之后,关系也就更进一步了,在帮他们维修校园时以及与同学们的相处时,就更加融洽了。
问题到这儿本应也该接近尾声。但这时他却问我们你们是苏老师的学生吗?这是一个在我们意料之外的问题,我们做出了肯定的回答“是的,您认为苏老师是个怎么样的人呢?”他思索了一下笑着说道,对教育无私奉献十分和蔼,是一位好老师,或许他不会用更多华丽的辞藻来形容,但是他的这份评价无非是特别真诚的,他不仅仅是关心学生认识学生,更多的还关心老师,认识老师,并对他们有所了解,可以说校园中没有什么人是他不了解的。他关心校园的一切事物,即便是在自己很忙碌的时候,也会抽出一些时间与同学们交谈。
最后的最后我们问他,您有什么想对同学们说的吗?他毫不犹豫地说道,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学习,考上理想的学校,天天开心。他对所有的同学都抱有特别大的希望,相信每个同学都可以梦想成真,不管是调皮的还是认真的,不管是学习好的还是不好的,他对同学们的祝福都是发自内心而又真诚的。
第三组
侯钰雯 我们眼中的他-采访余勋先生
在这个周末,我们采访小组来到了余妍乐家,准备拜访余妍乐爸爸。为了了解现已退役军人余如勋先生退役后的生活,使其成为广大青年的标杆,让青年们像余先生学习,有我们采访。听余妍乐讲过,她的爸爸是一名退役军人,并不像我先前所想像的模样,他给我一种很有精神气的样子。脸上还戴着眼镜,想来他也是一个挺有见识,且人生阅历丰富的人。
从他对我们的回答中,我感受到了中国军队的强大。在尼泊尔发生地震后,余妍乐爸爸为后面军队开出了一条生命通道,他看见难民悲伤的眼神,自己心中也有了一种伤心的情感,再到后来,越来越多的人获救,余妍乐爸爸心中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从他对我们的回答中,我感受到了父亲的伟大。因为特殊职业,余妍乐爸爸无法长时间陪伴家人,也很少管余妍乐,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值得我们赞扬。我的爸爸也是一名军人,只有周末的时候回来陪伴我们,但他每天也会关注我在学校发生的事和学习。这让我知道父亲不管离我们有多远,他都会记得我们!
从他对我们的回答中,我感受到了他对我们青少年的寄托。他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性,不吃学习的苦,就吃生活的苦。当下,我们不应该只想着玩,而是想着学习,发愤图强,树立自己的目标。
奋斗吧!为着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在这次采访中收货颇丰,本次采访也圆满结束了!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评论)
余妍乐
我的爸爸是位在西藏服役20年的退役军人。同学们听说后,他们都很好奇,想了解一些我的爸爸军旅生涯中的故事。
周末,我同三位同学一起采访了我的爸爸。采访后,我们有颇多感想。每个人都曾有过青春,但青春怎样才是最美丽的呢?
青春到底该是什么样的?爸爸的青春从17岁到37岁,20年的军旅生涯,满腔热血奉献给了雪域高原,滴滴汗水洒在了西藏的山沟里,与雪山草地为伴,与浩瀚星辰为伍,虽有孤独时刻,却也有荣耀时光,也不失为一种对青春美好的诠释。
听爸爸说,20年军旅生涯,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2015年“425”尼泊尔抗震救灾的经历。灾情就是命令。作为首批跨出国门参与救援的队员,当中国境内樟木口岸生命通道打通时,那些尼泊尔灾民眼中闪烁的感激的泪光和默默竖起的大拇指让他感动。那一刻,没日没夜的连续工作,一切是值得的;而令他遗憾的是,没有好好的陪伴父母妻女,从17岁当兵离乡,20年了,父母日渐年迈却不能守在父母身边尽孝,与妻子长期两地分居,妻子一人照顾一家老小,我上初中前几乎没给我过过生日或参加过家长会,这些都让他心存遗憾。或许他也在夜晚想家,重新思考这个选择的意义,但我相信他一定不会后后悔。
一家不圆万家圆。正是像他这样“舍小家顾大家”的军人叔叔们的默默坚守,负重前行,才有了我们如今幸福安定的生活。
青春是什么颜色的,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青春可以是五彩斑斓的,青春也可以是迷彩打底的。所谓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青春是什么颜色的?我爸爸的青春是那迷人的橄榄绿,不管你的青春是什么颜色,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我为祖国守边疆】退役军人余加勋(新闻通讯)
何霏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我站立的地方就是祖国”…… 余先生是一名平凡而又伟大的中国人,他是一名守疆战士。在20年的军旅生涯中,他和战友们一起经历重重磨练。严格的规划和严明的纪律,扼杀了他们的个性,反而使他们做事更有底气,完成的好。当然在部队里面他们不仅会训练还会进行支援各灾区。在余先生的印象中,他们曾去支援尼泊尔。因为这场尼泊尔地震,不少尼泊尔人被困,于是他们便连夜打安全通道。最后尼泊尔人民都在为这些勇敢善良的中国军人鼓掌!余先生在回归正常生活后也曾表示对家人有些愧疚。在父母妻子需要帮助时,他在部队中,在女儿出生,他也在部队中。他没能陪伴亲人,因为他脚下是国土,身后是人民。每当出现各种险情,他们总是在前方冲锋陷阵,坚定的眼神和冲锋的姿态,带给我们踏实的安全感。我们作为青少年应该铭记在心。
其实余先生的经历就像一本厚重的书。也许称不上完美,但堪称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