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瞬间,已经是2016年了,不知不觉我已经工作两年有余,期间有过初到深圳的激动,有回成都的失落,转而又回深圳的喜悦;有过雄心,有过彷徨,也有过激情。两年虽说时间不长,却对我而言却是跌宕起伏,期间发生的事终将会让我铭记于心。不过,这不是一篇回首往事的文章,也不是展望未来,而是对自己最近看的一篇文章和一节哈佛的幸福公开课的一些思考和总结。
最近看得一篇文章,是在知乎上名为釆铜的大V发表在他的'开放的智力'的这篇专栏中。在互联网时代,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已经不知不觉的沦为被争夺的信息猎物;如何在如今的信息海啸中独善其身,釆铜给了我们三个建议或三个需要培养的能力。
第一,沉寂的能力。
如今,手机一族,低头一族随处可见,手机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的业余时间,而专注做一件事情的时间少之又少。你看你现在认真读书、认真工作、认真思考有超过两个小时吗?总有各种信息来打扰你,一会儿微信来消息了,一会儿QQ来消息了,一会儿同学叫你出去happy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要不断有意识的培养自己沉寂的能力,自己能静的下来专注去做一件事情,手机放一旁,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至于如何培养,不是我要讲的范畴,大家可以不断的尝试各种方法,总有几个方式是适合自己的。
第二,放空的能力
什么是放空,就是每天,或每段时间最自己的总结,觉得自己哪里有不好的地方,有意识的去矫正。最近我的戾气太重,我需要平静的一点;最近我埋怨别人这里做的不好,那里做的不好,我也需要思考自己的行为......等等,每天的总结,每个月的总结,让烦恼,痛苦等不过夜。
第三,输出的能力
没错,我们每天都在被输入各种信息,怎么过滤这些信息,怎么从这些信息中汲取自己有用的,我想最重要的方式可能就是输出。输出,就是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思考自己的一天,一段时间有哪些行为是值得继续保持的,哪些是需要改正的;自己看得书、电影有哪些段落或桥段是值得思考的,然后将思考的结果总结成文,或者段落,以后时不时的去看一下。
乔布什说的对,stay foolish,stay hungry,对一切保持求知欲,我们才能进步。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的输入,输出也很重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那才是我们想要达到的状态。
接着就是昨晚下班回来看的一节哈佛的幸福公开课:乐观主义。课程中开始讲了如何给自己创造积极的环境。
首先,积极的影射。在你的房间中,摆上自己喜欢的艺术品,墙上挂上自己喜欢的壁画,挂上各种名言名句,平时看积极的电影、书籍,听自己喜欢听得歌曲,这些都是积极的影射。虽然看起来这不是有用的,但它会潜意识的对你的大脑进行输入,从而影响你的精神世界,提高你的精神能力。
其次,相信信念的力量。每天给自己积极的心里暗示,但是却不能忽略勤奋和坚持,甚至是失败等其他的因素。
然后对自我行为的解读。泰勒讲了有两种,一种是客观,一种就是主观。他举了爱迪生发明电灯的例子,爱迪生成功发明电灯之前,进行了至少5000次试验,但都以失败而告终,这时,有记者过来采访他,说你已经失败了5000次,你是怎么想的?而爱迪生却对记者说,你说错了,我不是失败了5000次,而是成功了5000次,因为我已经论证了这5000中方式都是不可行的。这个例子举得真是绝,的确,有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行为的解读,往往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接下来的行为。
重要的,他提出如何提高自己的快乐、幸福的平均水平,那就是:面对。他论证了我们的快乐幸福水平不是一个恒定值,而是上下波动的。当你这个月以为只能拿1K块工资,但最终却拿了2K,你的幸福水平就翻倍;而当你以为能拿4K的工资,但最终却拿了2K,你的幸福就减半。然而实际却不是这样的,因为我们的情绪在一段时间内是受各种事情影响,因此感受到的幸福就会有所波动。虽然这样,但是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幸福平均水平,那就是勇敢的面对每一件事。做一件事情,先想出自己能接受的最坏的情况,然后就大步迈前,勇敢的面对它,即使失败,最后的结果却不是灰心伤气,而是告诉自己已经尽最大努力了,心中没有遗憾。
最后他提出实际的乐观主义和不切实际的乐观主义。一句话总结,不要好高骛远,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总结完毕。2016年之前没有学会真正的思考,没有意识培养思考能力;2016年第一天,从幸福公开课开始,希望自己不断进步,不断创造,更不断的思考,如同罗丹的思想者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