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时光隧道让我转回到十几二十年前,我想我依然只能够背熟课标要求的唐诗宋词目录,而还是不能完全体会其中意境。犹记得当年在校时,脑思路永远在疑惑着,为何老师能从古人的字里行间体会出诸多思想感情,而我,只看到了文字勾勒的虚幻,那么缥缈让我迷迷糊糊,不得其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似乎在我这,也成为不争的笑谈。
如果不是因为家有儿女,兴许我只能在记忆中回忆那些颇有韵味的唐诗宋词了,育儿工作做了这么些年,也甚是感慨如今孩童,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教育资源都比我们当年好上千倍万倍。虽然也曾遇到过出版行业由于各种缘由驱使,导致中英绘本排版有误,结局差强人意,但众观各种书籍,图文并茂,文字考究,教版严谨,是如今教育行业大趋势,在阅览孩童书籍时,也让我的视野与心态年轻了许多。
家中小公主还未入园,而王子已能独自在知识的天地里独当一面,两人虽已经能够背诵很多唐诗宋词以及三字经,扪心自问,自然也深知连字还不认识几个的孩童,光会背上也只能够感受诗词中的韵律美,而不能体会那些美妙意境。对于母亲此时的教育工作,挑战尤为艰巨,而六神磊磊编写的《给孩子的唐诗课》,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让我顿时醍醐灌顶,后知后觉原来唐诗还可以这样教,这样学。
六神磊磊这个作者,之前鲜少关注,但自从看了他这本《给孩子的唐诗课》,我就痴迷上他的写作风格,也关注了他读金庸系列作品,待到家中儿女年龄几近,再来拜读。
一:孩童初学唐诗宋词,启蒙过程应该如何教?
六神磊磊的这本《给孩子的唐诗课》,让我想要一改曾经的启蒙孩子唐诗宋词方式方法。一直以来我都以为,孩子有天生接受能力,只要熟读唐诗三百首,多少都能达到不会作诗也会吟效果,于是车载听音频,音响听音乐都是唐诗宋词,但我鲜少给他们讲其中故事,自然也很惭愧,主要还在于我自身对其中故事了解很少。
针对少年儿童对故事的痴迷度,在这本书中我学到了诸多方法技巧,譬如用唐诗里的华山论剑法引出诸多唐诗,尤其是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再譬如用野史口气讲出杨广时期历史真况,以及何为宫体诗,美文精髓;而各种神仙妖魔鬼怪的诗人称号,更有其取名之要诀,故事慢慢絮叨来,饶有兴致。这是讲唐诗的第一要旨,也是重中之重,通过现代流行网络语言风格,用孩子能接受能消化的叙述方式,将晦涩难懂的唐诗润色后,幽默风趣中带着干货满满。
对于故事的讲诉方法,六神磊磊也给了示范。举个小栗子:咏鹅少年长大后,他都写些啥了?骆宾王七岁写了那首著名的咏鹅诗后,是否销声匿迹了呢?孩子们的好奇心铁定被勾起来了,顺延着讲诉那些诗人间的黑历史,外号,秘密,都能让孩子对诗中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心领神会。
二:故事熏陶后,唐诗课还需要怎么教?
于我家中的小公主而言,故事熏陶一下,已然达到我所想要的效果,但是对于已经上学的哥哥,有必要更深层次的感知那五彩斑斓的唐诗世界。
之前一直是听和读并合着,因为相信磨耳朵的功效,当然确实不能完全勾销此类方法力度,但仅凭这样,也实在是浮于表面的知识。于是,在六神老师的指导下,我明白了,需要让孩子养成开放性思维。作为英语教师的我,确实也深知开放性思维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唐诗,我一度一筹莫展,只因自身储备粮不够。而六神老师却如此贴心的告知了具体方法以及操作步骤。
听完唐诗华山论剑后,引导孩子查找王之涣留存今世的鲜少诗目,熟读并感知;调侃完杨广的荒淫无度,昏庸无道后,也引深其对宫体诗的反叛之心,既而一首诗作尽显其心态,也可见另一面暴君;李白作为中国浪漫主义先锋,辉煌中夹杂着心酸,引导孩子感知他与贺知章之间的故交,以及相信天下才子必定自身就是一匹黑马,只待伯乐赏识。
每一章节后,都有作业要求,这就是育儿的法宝精髓,引领孩子探索发现,感知唐诗世界的奇妙,浩瀚长河中,文学气息自然而然孕育出来了。
三:《给孩子的唐诗课》里蕴藏的人生大道理,老少皆宜
在如今自媒体时代,人人都以为只靠一根笔杆,就能妙笔生花,就能名扬千世,但是实际上写作是一门技术活,一蹴而就乃为痴心妄想。兴许是人生阅历不够,我的文笔,被评价为太过感性,诚然感性的女子无法理性的思考万事,也一度埋没了我曾经理科身份,但我一直在改变着,也希望不浮不躁气息感染孩子。
这本《给孩子的唐诗课》虽然读者身份是孩子,但其中道理老少皆宜。于我感知最深刻一点乃为宫体诗操作。诗词尚且追求真情实感,文章更该如此,而不应该过于追求辞藻华丽,人生短暂而又漫长,平常生活最真实,世间也是丰富多彩,但并非都是琉璃神社。
南朝梁武帝长子萧统组织编选的《文选》让古代文人雅士相继研读效仿,古人尚且能够平心静气学而时习之,今人更该如此。对于我家长子,书香门第的他我也希望能够做到其中精髓一二。
孩子的世界最透明,也最容易接受真理熏陶,六神磊磊老师的这本《给孩子的唐诗课》,道理在有形无形中自然表达,不强行灌输,这正是我育儿方面的短板,获益匪浅。
大唐盛世,诗书才气,历经许久依然弥留醇香,其韵味在《给孩子的唐诗课》书中活灵活现,尤其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