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胡知奂
这里是东城区的三眼井胡同,这条胡同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乾隆时期,当时在这条胡同中有一口井,这口井有三个井眼,所以这条胡同就取名为:三眼井胡同,而随着历史的流逝,这口井没有了,但是这条胡同保留了下来,并且在古都风貌保护中,这里从门楼到地面,再到庭院,所有都旧貌换新颜。
三眼井胡同位于景山街道辖区,全长306米,由一条主街和七条支巷组成,一共有85个院落。在古都风貌保护的过程中,这里集中清理了露天垃圾;路侧停车改为单停单行;低压电网全面入地,庭院墙面统一颜色、地砖重新铺设,这些细节的变化让三眼井胡同一下子靓丽了起来。
和以往的胡同提升工作不同,这次在“古都风貌保护”中,还专门把遮挡在违建后面的清末时期的文物也展示了出来,往来的居民和游客抬头就能感受到北京源远流长的胡同文化。
胡同升级,不仅仅注重胡同的“面子”,居民院的“里子”也改变了,住在胡同里60年的居民王珏对这种变化感受最深,大杂院不再脏乱差。
在北京市公布的全市老城街区中,东城区一共有18.5片,包括三眼井胡同在内,将有6片地区打造成为重点文化精华区。2018年,东城区还将启动44条大街、509条小巷环境的整治提升,实现全区大街小巷“十无”标准,挖掘2000个新增共享车位,让胡同风貌得到整体提升的,不仅仅有东城区,在西城区,也将通过平房区的改造展示历史风貌。
在西城区白塔寺福绥境59号院,拆除了原本凌乱的违建,将这处13平方米的小平房改建成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单层13平方米的复式房屋,这样的改造让住在胡同里的居民住得更舒服、更方便。
西城区什刹海西什库街区、大栅栏煤东区等15个街区也会通过添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短板”,使西城区历史文化传统体系更加完善,更加充分展现老城风貌和古都魅力,那么,还有哪些针对老城改造更好的建议和方案呢,我们到两会上听听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怎么说。
详情请关注
BTV财经 今晚18:30播出的
《首都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