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已降,华灯未央,午间曾见的路旁一排排丫字形梧桐树已淹没了身姿,人行道上片片飞舞的黄叶,也被细雨收编。
坐在南京博物院门口花坛上,脚痛得已经不能挪动半步,可是心却在空中跳舞。
南京博物院前身是蔡元培先生等在1933年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先生倡导以美育代宗教,该院被称为中国第二大博物院。设计师是徐敬直先生,经由梁思成先生改造,仿辽代宫殿建筑,主要由历史馆、特展馆、艺术馆、民国馆等组成。
历史馆有六个展厅,从350000年前的南京人到清末,从今天看来比较粗糙、简陋的石器到华丽、典雅的青瓷,从漫长的历史来看人类创造的文明,才知道每一点进步都是无数累积、精进甚至坎坷换来的,但文明之路未必曲折向前。
无意中撞见苏天赐先生的油画展!命令我停下的是这个名字——林风眠,苏天赐是林先生的学生,且毕业于杭州国立美术专科学校,这亦是木心先生毕业的学校。
林先生留法期间,艺术观就走上与徐悲鸿等不同的路,将油画与中国山水画共融,表现意境,传达艺术家内心个性化、丰富化的世界。
1949年,苏先生已经画得这样好,轻与重,淡与厚。那时的西湖在旷野!
这幅画前,贮立很久,淡雅,幽远,苍茫。那打动人心的,实则是沉睡内心共同的文化基因。
热烈的银杏,消失前,更要如此灿烂、尊严、无畏、轰轰烈烈!
九寨沟的五彩池。可没有前景中孑然而立、独立缤纷外的淡枝,大约也没有参差错落之美吧!
这是1973年的作品。哪怕生活无处不是网,劳动亦是美的,永恒的。
展厅最后一幅作品,画的是西德庄园,与前面所绘制的正插秧的古老农业国家,与初入油画界那新生儿欣欣然的眼神有怎样千思万缕的联系呢?
据说苏先生写生快而多,侧身天地,觅一方艺术独立时空。
要闭馆,催我们离开的工作人员还体谅地建议:拍下那张苏先生和老师及女儿画像的合影吧!
是的,绘画,照片,书写,观看交织,此刻、过往和将来一齐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