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前看到这个话题,几乎立刻想到了那张照片,以及它带给我的那么多宝贵的东西。在四十多天里,时时觉得应写下一些文字,毕竟,我对其念念不忘,其在我内心盘踞不失,已有十年之久。今天那种带着宁静的怀旧,时时令我陷入的沉思,终于喷薄欲出,唯有用笔下苍白的文字,企图锁住飞鸟般无限的遐思。
这张照片,是在我中学阶段某一次翻阅杂志时看到的。黑白色里,拍摄的是一片破败古旧的低矮房屋,中间穿过一条巷子,泥泞弯曲狭窄。苍白的天色,在这一片黑色的凌乱屋瓦之上,似乎翻着绝望的黄。小巷尽头最阴暗的拐角处,是一位正要拐进里头的老妇人,只能见到她的背影。本来矮小的老人,佝偻得厉害的姿势,让她似乎快要跪倒。她头发散乱,衣服是缝补重重的黑粗麻布,简直就是一个乞丐的形容。她正在走着,似乎是步履蹒跚。它慑住人们的怜悯,让人顿生哀伤。
而附在照片旁的,是一篇短小的文字,大致内容是,拍完这张照片的记者接触这位老人家时,却看到她满面的笑容——眼睛眯了起来,咧着无牙的嘴笑,脸上的皱纹像花一样绽放,无疑,在那一刻,她非常非常的幸福,与她的背影所给人第一印象完全相反!文字使同一张照片在一瞬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事实上这是一个幸福的老人,住在一个宁静的小乡村里,散步完的她正往家里走,已经闻到了家里的饭香或者儿孙的笑容,贫困夺不走她知足常乐的晚年。安宁温柔的笑容,在黑白昏暗里,熠熠闪光。
这就是照片的全部以及背后惊艳的故事,在我看到的那一刻,老人的背影和那一片破败泥泞印入脑海,它时刻提醒着我,困窘苦涩,不一定带来哭丧的容颜。在那时高考的长跑比赛中,平生第一次有了实现梦想的憧憬,也真正开始经受压力的苦涩与疲惫,中学最后两年,学习以外的生活仿佛照片里那一堆凌乱拥挤的破屋,梦想从迷幻的彩虹逐渐成为照片里天空那片压抑的白。题海前,脑海里,时常出现了老人佝偻蹒跚的背影;想象中,心田上,我看见她温暖如花海的笑容。乐观、宁静、平和、坦然,在那窄巷的尽头,给予稚嫩青春以慰安。
自由的大学课堂上,我们思考与讨论真理与本源,安静的图书馆里,截然不同的观点在书本中辩论,寻求什么是真相,和伪装。被要求答案准确无误的中学生,在理性世界的不断推倒与重建中得到新的知识,明白了话语的权力、文明背后的暴力。文字里,讨论中,我常常想起那张照片,却不再是鸡汤。老人的背影与破屋小巷的背景,展示的是一种真实,照片能够呈现这种真实,叫嚣着怜悯、破败、绝望,眼见为实的读者,却无法看到与之完全相反的“真相”。照片,并不必然地记录这个世界真实的一面。而何止照片呢?到底如何才能抵达世界的真相?刚成年的热血青年,迫切地想要看到一切的真相,憎恨着一切虚假的东西,那张照片所呈现出的欺骗性,时常提醒着我——眼见,不必然为实,只有思考,才能让人睁开眼睛。
从乍到社会的迷茫冲撞,到如今逐渐适应,对于一个曾经有些孤僻的人,如今的人际交往早已成为了氧气般无法脱离。时光似水,距离第一次遇见这张照片已近十年,它却启蒙了我以新的认知——有多少人,总是凭借一个背影,就判定别人是否幸福;有多少人,凭借只言片语,就否定别人是社会的异类。我们站在那张照片的前面,上帝一般地感慨:“多么不幸啊,照片中的这个老人!背影后的脸,一定是绝望的、悲苦的。”甚至当人们看到了老人转过身的宁静微笑,也会继续感慨:“你怎么能开心呢?你的生活,在我们眼里,是如此的糟糕,你应该哭泣!”读者当然可以通过老人的衣着、居住的环境,去判定生活的质量,但我们是凭借什么,如此傲慢地去评判他人的一切?对未婚者的怜悯、对性少数群体的歧视、对农村文化的鄙夷……我终于在这张照片里,发现了现代社会自由空气中的暴行。却正在以一种越来越清晰的面目,不断出现在我的眼前,提醒我,真正的尊重,源于一种认知——我们没有那么厉害,可以仅凭表面所看到的,去评判他人的生活。
旅行中,我用镜头拍下了异乡的日出;举着自拍杆,拍下美颜后的笑容。手机里、电脑里、相册里,我们的照片多难以整理。所有的照片,绝不因多而不珍贵,记录的虽只是一刻,却是我不断正在流逝的生命。但能让我如此频繁想起的,唯有此。我想,它对我来说,除了是一张照片,还是一个寓言故事,它以一个背影,引我不断去探寻那条曲折小径,它蜿蜒不尽,曲折崎岖,正如生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