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场漫长的等待,是用一颗心守护着一棵树,我们给予它阳光雨露,也期待它的枝干能够承受风霜雨雪的侵袭,在这个陪伴与成长的过程中,身为教师的我们,究竟该如何去呵护这一棵棵小树,我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阐释。
一、爱是根源,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
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爱孩子,爱学生,爱学校,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当然也要爱自己。如果我们做一个调查,我想几乎没有老师会说自己“不爱”,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我们用了错误的方式,给了错误的爱,而只有接受方感受到的爱,才是真正的爱。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的儿童少年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这种作用是推动还是打击,就在于教师个人的人格修养。而教师人格修养的根基,就是爱。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激发出无限的教育潜能,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孩子,尊重不同的生命个体。
在教育工作中,教学其实是最简单的,育人才是最难的,它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需要我们投入足够多的爱心、耐心和智慧,去唤醒学生心灵深处最动人的真、善、美。我所任教的班级有一个特殊的孩子,他识字特别困难,三年级识字量却不足100字,经过与学校领导和心理教师的沟通,我们建议他去医院做认知能力测量,最终他被认定为“感觉统合能力”重度失调。但即便如此,我们也没有放弃他,鼓励他在各个学科进行探索,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能力所在。我们发现他虽然识字困难,但在机器人课上却有着惊人的表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赞赏让他重新拾起了自信。
记得这个孩子刚来时,非常敏感脆弱自卑,不敢说话,不敢正视别人,而现在的他,虽然在识字上依然有困难,但由于发展了其他方面的能力,我们也不断地肯定他善良、勤劳、拾金不昧等美好的品质,他变得越来越开朗,越来越快乐,也在集体中找到了存在感,感受到了自己的精彩。
二、关注课堂,以学科素养育人
无论是宏观的教育生态,还是微观的对个人生命的尊重,教育的最终落脚点还是课堂,教师与学生的教学行为也主要以课堂为主,而语文学科因其自身人文性的特点,有着显著的育人功能。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应该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提高其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将德育与语文教学相关联,用诗意而有思想的课堂长久地感染和影响学生,从而实现德育的学科化和诗意化,这是语文教师参与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语文教材就是最好的德育教材,时时处处渗透着立德树人的思想精髓。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科里亚的木匣》时,刚好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课文里提到了“战争”和“法西斯”,我趁机向孩子们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讲述了抗日战争、南京大屠杀,还有和平年代的中东战火,让孩子们知道我们现在和平美好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我们惟有珍惜,感恩,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用努力学习来回报我们伟大的祖国。那一刻,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唱起了《国歌》,稚嫩的童声饱含真情,那一刻,我想所有说教的语言都是苍白的,当孩子们沉浸在爱国的氛围中,这就是最好的德育。
将语文教学与德育相结合,营造一种由始至终的诗意氛围,并将这种诗意融入学生的内心,以诗育人,以文化人,让学生从内在发生质变,以生命感悟生命,打破以往德育工作仅囿于学校和德育教师的局限性,从而实现德育的终身化教育。
三、共生教育,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共生”,即共同生长,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教师与学生是同根生长的并蒂莲花,只有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立德树人才有了可能。
所谓“言传不如身教”,想要“树人”,教师自己先要“立德”,教师本人即是教师德育思想的外在表现。特级语文教师肖培东老师曾说:“你怎么样,你的课堂便怎么样。你,是你的课堂。”“你是挺拔的,你的课堂就是正直的;你是端庄的,你的课堂就是高雅的;你深刻而有涵养,你的课堂就隽永悠远;你朴素又不失文艺,你的课堂就芬芳却不妖娆。”肖老师用诗一般的语言告诉我们,教师本身就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德育课程,教师要不断地丰富、发展和超越自己,实现知行合一,人课合一。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铭记于心的教育箴言。我们要坚持学习,不断进步,有所追求,也有所拒绝,才能在大浪淘沙的时代洪流中,守住我们的心灵净土、精神高地,为孩子们开辟出一片教育的生态绿洲。
花开无声,育人有道,四季的轮回,就是教育的轮回。我们在春天种下正直、善良、勤学、懂礼的种子,用爱灌溉,用心陪伴,静待这一株株茁壮的小树苗,最终长成经风沐雨的参天大树,再开出一树一树的繁花,在阳光中不失绚烂,在风雨中仍有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