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人没有系统思维,想到一件事情是一件事情,不会从整体来考虑问题,不会把事情看成一个连贯性的过程。
也就是很多人只是静态地看待事情,只看到一时一地、只看到局部、只看到某一阶段,而没有把事情看成一个动态的、演变发展的过程。
这样的人因而也就没有战略眼光与宏观视野,做事情总是顾此失彼,按下葫芦浮起瓢。
缺乏系统思维,反映在与人交往上,就是说话的时候无法清晰而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想起一句说一句,无法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思,通过调整语言顺序、优化结构,从而让别人更加清楚的明白自己、理解自己。
比如我们常说的先说好消息还是先说坏消息,其实就是要从整体上考虑,综合判断对方的性格特征与接受偏好,根据对方的接受能力来组织自己的言语。
没有系统思维的另一个表现是别人问话时,像挤牙膏一样,问一句答一句,甚至答非所问。如果问的人是个急脾气,就会十分着急,甚至想上去揍他!
拥有系统思维的人必定是高情商的人,与之交流会让人感觉很舒服。相反,没有系统思维的人,情商也高不到哪里去。
系统思维其实也是长远思维,看得比较远,不会目光短浅。做事情举一反三,全面兼顾,不会顾此失彼。
只有具备了系统思维才能成为高超的战略家,毛主席就是系统思维的高手。比如在解放战争中,毛主席从来不纠结于一城一地的得失,总是从全国的战局出发来考虑问题。
1947年3月,胡宗南20多万大军进攻延安。红都延安作为指挥解放军全国战场的中心,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极大的影响力、号召力。
毛主席主张果断放弃延安。很多将领士兵不理解,认为延安的丢失会泄了战士们的气。
毛主席鼓励大家,要用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延安丢失了,只是给了蒋介石一座空城,而保存了我们自己的有生力量,从而在运动战中大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延安最终也还是会回到我们手里来的。
你到我这儿来,我到你那儿去。你来打我延安,我跳出你的包围、避开你的锋芒,打到外线去,目标指向你的南京,不落入你的圈套,也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最终历史正是按照毛主席的设想进行的。两年以后,人民解放军就占领了南京。
如果没有通盘考虑问题,选择死守延安。以当时我们在延安的3万多兵力是无法抵挡20多万大军的。
我们经常讲以少胜多,实际上大部分时候,这个以少胜多是宏观意义上的。也就是说,整体上看来我们的兵力少于敌人,但是在微观战场或者局部战斗中,我们经常是以多胜少,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也就像《孙子兵法》上讲的: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人生也需要通盘考虑,长远规划。你要达到什么目标,想过上什么样的生活,都要从整个人生的维度上来考虑。现在要为未来做什么准备,现在要付出什么努力。
活在当下当然行,但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考虑长远,当下的日子也不会过得多好。
因此我们不能只盯着眼前一两年、一两月,甚至只是一两天。高明的棋手往往是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
要让系统思维、全局思维成为一种习惯。比如学生考试,你不能一上来就闷着头,一道题一道题往下做。如果突然出现一道难题,把你卡住了,耗费过多的时间来解决这道题,就会影响整体的答卷效果。
正确的做法是拿到试卷先扫一眼试卷,对整体难易布局,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合理安排答题顺序。难的题先略过去,说不定后面还有容易的题,先把能得到的分数牢牢地握在手里,最后留下的时间再攻克一些难题。
再比如,除非是流水线工作,我们每天的工作决不能一上班就按顺序一件一件事情去做。而要把今天要做的事情简单规划一下,通盘考虑哪一件是最重要的。同样的道理,也要有每周、每月、每季度、每年的规划。
排好优先级,抓住主要矛盾,这样才能既有效率又有业绩。而不是忙忙碌碌只是做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重要的工作拖到最后还没有完成。如果这样的话,别人只会质疑你的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