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的缘故,琴课停了下来,短时间内也是无法恢复,老师为了不耽误大家的学习,想了个办法,在线上开课,带着大家进行复习,并要求大家把每天练琴的视频、音频发到群里打卡,这也是特殊时期的变通办法。
以前我们是上小课,每个班只有三四个人,除了自己班里几个同学的进度,其他人学得怎样无从知晓,那时还夜郎自大,觉得自己算是这几个人里弹得好的,有点沾沾自喜,现在是一个大群,有十几个人在打卡,一看不得了,原来人家弹得那么好,进步那么快,让我有点无地自容了。
特别是今天仔细听了几位同学发过来的音频,大为震动,他们的音准、节奏,以及对曲目起承转合的把握,都是那样的到位,让我自愧不如。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在演奏时的从容淡定,不紧不慢,每一个音都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曲子的情感,是对古琴音乐的最好诠释,也体现了古琴音乐的真谛---古朴淡雅、悠远宁静,而这正是我苦苦寻找,而一直所缺乏的意境。
仔细聆听了几位同学的演奏,我突然明白自己的差距在哪里了,一直以来自己总是迫不及待地追求技巧,追求快,以掌握了几首大曲目为荣,却从没审视过自己演奏出来的曲子,是不是还有古琴的韵味,也忽视了古琴最本真的气质——从容!
古人把琴棋书画当成个人艺术修养的四大要素,又把古琴放在首位,足以说明弹琴对修炼个人品行的重要性,练琴有如修身,讲究的就是一个超然世外、物我两忘的境界,如果在弹琴过程中掺杂过多的功利,不可能悟到其中的真谛,所以才有人说古琴是活化石,古琴之音是上古之音。
唐代诗人王维在《竹里馆》里写道: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歌里诗人在幽静的夜里,独坐在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吟唱,唯有有明月相伴,唯有明月相知,表达的就是一种清幽澄净,悠然自得的心境,也是诗人隐居山野田园,不追逐名利,品德高洁,情趣高雅的真实性格写照。
虽然现在我们每天蝇营狗苟,为生活所累,不再有古人的闲情逸致,但并不妨碍我们也可以在内心追求那种简单快乐的田园生活,也可以做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地自偏远。”
当初学琴,一则喜欢这种上古之音,二则是想以此寻得内心安宁,这个现实世界太过纷繁复杂,期望在琴声里找回内心宁静,只是没想到在世俗中浸润太久,把这股焦躁之气还是带入了学琴当中,所以表现得目的性太强,总是急于求成,急于表现,暗自与同学较劲,与别人攀比,想争得毫无意义的第一,这与古琴之道背道而驰,看样子这条修炼之路还很漫长啊!
一次次告诫自己,在生活里要学会豁达从容,就像弹古琴一样要慢下来,领悟琴音中的淡然悠远,但一次次忘记初心,所以总是在现实中焦灼不已,担心这个,想要那个,时常愤懑难平,其实最后只是败给了自己。
以后闲暇时还是多弹弹琴,放宽心吧,对周围的人事,尽可以冷眼旁观,不必再去争强好胜,刻意追求,是自己的终究会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何必委屈?
让自己慢下来,静下来,去体味生活中的平和安宁,那也会是一种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