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对孩子进行国学启蒙,每日带着他读《三字经》、《弟子规》、《声律启蒙》,当然古诗也是必不可少,比如李白《静夜思》、骆宾王的《咏鹅》、杜甫的《绝句》等。
虽然自己从小到大读过,背过的古诗词不少,可是当读完《杜甫传》之后发现自己对诗人所知甚少。诗人之中,我对苏东坡颇为喜欢。
可是每个诗人都值得我们好好去读,比如杜甫他就是我们平凡的人之中的一个,他很真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冯志的这本《杜甫传》让我走进了杜甫,了解杜甫一生的生平。
关于杜甫,很多人都是熟悉他的名字,却很少有人知悉他的人生,我们只知道他的爱国情怀,却不曾了解他也有裘马轻狂的时候。
杜甫诞生的时候,正逢唐玄宗在位时期,开元盛事还在延续,只可惜年幼丧母,只能在姑妈家能长大,但很受姑妈疼爱。
人们一提到开元时代的剑器舞,就必定提到公孙,公孙和剑器几乎是不可分的,这正如张旭之于当时的草书,吴道玄之于当时的壁画。717年(开元五年),杜甫随着家人寄居郾城,他得到机会观看这个名家所舞的剑器浑脱。
杜甫在这时还被当地的前辈援引,时常出入于精通音律的岐王李范与玄宗宠臣崔涤的邸宅,他在他们那里得到机会,一再听到举世闻名的李龟年的歌声。可以说他在洛阳成长的时期,见识了很多,开阔了眼界。
他在洛阳的贡县长大,感受着太原盛世的兼容并包,在这样的气氛里,早年学诗,除了接受祖父杜审言的诗法外,浓厚的家庭氛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洛阳的圈子里,他的诗名已经传开得到了很多名士的赞赏。
古人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说的没错。杜甫青年时期,经历了10年漫游。在漫漫求学路不但增长了见识,还结交了名士。江南有杜甫亲戚做官,江南富庶,又是南朝古都,实在是游学的好地方。
除了江南还有父亲做司马的地方,他在这齐赵之地上,有良马丽服,便恣意驰骋,纵情打猎,这一望无际的平川上,留下他“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笑谈。三十岁的杜甫,结束了他十年的漫游时期,纵观他的人生,他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和少年时光。
只有经历了不少秀丽和雄伟的山川,亲身感受了江南和山东的文化,最后写出来像《望岳》那样的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是能够感受的年轻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可盛世总有过去的那一天,政权都交付给中书令李林甫,李林甫是一个“口有蜜腹有剑”的阴谋家。奸臣弄权,人民担负着极大的征役的痛苦,人民受着纳租税与服役的残酷剥削。
政风腐败、边疆失利、民生渐趋凋敝的时代,又逢安史之乱,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流亡,而随着年纪的越大身体各种病不断缠绕着他,逐渐变成了一个残废的老人,可仍心怀家国天下。
就连英国BBC悄悄地推出了一部新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向英国观众展示中国的历史文化。
杜甫出生于上层社会的官宦之家,是个不折不扣的“高干子弟”。行游天下,过了几年富家子弟游山玩水、放浪不羁的日子。可战争爆发之后,杜甫家境一落千丈、急转直下,他也因此开始了颠沛流离的人生。
国家风雨飘摇,百姓就会流离失所。虽有才华却也品尝到了人世间所有的辛酸苦楚。有人说:“他的诗被称作“诗史”,是因为诗里有国,有民,有对世界和时局的思考和悲叹,也有对社会底层的关切和怜悯。”
杜甫自己亲身感受着人间疾苦,人们更喜欢能够理解他们的人,致使他的诗词至今流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住在一间茅草屋里,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却仍心怀大爱之心,愿人们能够住上宽敞的屋子,即使遇到风雨也不为所动,安稳如山。
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成了历代传诵的名篇。杜甫的诗歌中所蕴含的抱负,他的思想和情感的魅力依然有深深的感染力。它能够跨越种族,超越文化差异,他成为这个时代热门IP。
当通读完杜甫的人生,我不禁有这样的感叹:松下幸之助“人活着就要有宏伟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
小时候别人问我,“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我曾回答说“我想做一名老师。”很多年过去了,我成为了一名幼师。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都被父母或者老师教导要有远大的志向。
人如果有了一个远大的志向,就会为之努力而奋斗,可是有很多的大人或者小孩,对于抱负这件事只是那么一说,根本没有把它当回事儿。
很多人都是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只是为了能够考上大学,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可以谋生。可当我们没有目标了之后,整个人就容易懈怠,而生活也不再自律积极,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安逸中时间从指缝中流过,等回过神来,却发现自己荒废了人生大半的时间。
当有了远大志向,就会把时间花费在有意义的事情上,不容易被外在的欲望所迷惑,也不会被一时的困难所吓倒,就如登山一般,因为要登顶的目标,攀登高山的过程中总能克服困难,排除一切干扰。有着坚强的意志与勇气。
特别是教育小孩子,身为父母,真的有必要引导和帮助孩子,树立一个适合他自己的远大志向,这比花多少钱上辅导班更为重要。
比起孩子学了多少首古诗词,学会识人几个字,为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和心态,远比博文强记更为重要。记得曾看过号称“人才魔术师”蔡晓晚的育儿之道中提及要孩子从小立志。
苏轼: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正因为有这样的教育理念,蔡晓晚的子女各个优秀,有美国宾州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哈佛大学生物统计系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教授。
“从小立志”,实际上就是从小培养孩子的胸襟、气度和魄力,以及崇高的价值观。所谓“志”就是一个人胸襟、气度、魄力和价值观的总和,是度量一个人伟大或平庸的尺码,它是一个人综合素质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最为父母一定要重视孩子的立志教育。
关于家风,从汉魏到隋唐五代的中古时期,是中国古代家风建设的重要时期,非常重视家风和家学。
杜甫的《宗武生日》诗,是一篇教导宗武作诗也是体现杜甫文学传承的重要诗篇:小子何时见,高秋此日生。自从都邑语,已伴老夫名。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凋瘵筵初秩,欹斜坐不成。流霞分片片,涓滴就徐倾。
“诗是吾家事”,杜甫家族是文学世家,祖父杜审言是初唐时期“文章四友”之一的大诗人。杜审言最擅长五律诗,对于杜甫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家族文化的熏陶是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在中国古代的家学传承很容易出现,比如“曹操,还有他的儿子曹丕、曹植,历史上号称“三曹”,都是著名的文学家;东晋王羲之和王献之,都以书法闻名于世。
家风和家学的传承,是一个家庭的根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好家庭,便是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
心理学家萨提亚说:“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父母相处的模式,就是他们学习的模式。”
注重言传身教,又注重环境引导,在这种家风悉心浇灌出来的种子是不会让人失望。杜甫正因生活在文学之家,使他在诗词上造诣很高,被后人称为“诗圣”。
人们常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为营造出一个好的家风,言传身教,时代传承。
最近孩子总跟着大人学说脏话,别的小朋友来家里做客临走也不说“再见,欢迎下次再来。”自我反思一下,教育小孩的第一步,就是培养孩子的教养和礼仪。
对孩子而言,模仿着大人的一言一行。对于家长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也要规范自己的言行,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有句古话叫“活到老,学到老”,作为父母应该给孩子做出表率,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成长的父母,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一个好的家风,需要父母去细心地营造,这会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齐帆齐第二期28天(2)299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