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是作者约翰·米勒(美),本书提出的核心内容是个人责任意识是解决问题背后问题的方法。书中的重点精华内容摘录如下:
1、e.g.“石邸”餐厅服务员雅各布在看到客人仍在等待点单时,主动停下来询问提供服务,在餐厅不出售健怡可乐时,主动请自己的经理外出买回可乐,满足客人的需求,获得客人多给的小费和晋升的机会;
借由提出更好的问题,立刻做出更好的选择。
个人责任感的不同,造就了个人事业的差异。
2、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做出选择,不但有责任为自己做出最好的选择,而且要为做出的选择负责。任何人永远都有选择的余地。永远!即使决定选择“不”,也算是一种选择。
请做更好的选择吧!
3、提升个人责任的工具——QBQ(The Question Behind the Question),指导原则之一:答案就在问题之中,即提出更好的问题。提出好的问题,就会获得更好的答案,从而得到更佳的结果。
4、分辨好问题的三项指导原则:
(1)以“什么”或“该如何”这两个词来发问,而不是用“为什么”、“什么时候”或“谁”;
遇到困难时,不要以“为什么”发问。以“为什么”提出的问题,带有“我是小媳妇”的语气和心态,让人一听就把你归类为典型的可怜虫。
(2)在所有问题中包含“我”字在内,而不是只包含“他”、“他们”、“我们”、“你”或“你们”;
(3)把问题的中心词放在动词上,也就是放在行动上。
我能做什么?
5、承受压力是一种选择,不同的人对相同的状况会做出不同回应。
6、e.g.史黛西河父亲驾驶塞纳单引擎飞机飞行时,意外遭遇引擎熄火。面对这些,父亲用平静、让人放心的口吻说:“亲爱的,引擎不动了。看来我得用不同的方式开这架飞机了。”他为了重新发动引擎,驾驶飞机向下坠落,不断敲击机舱中的引擎点火开关,尝试多次后成功,带女儿安全着陆。
所以相对“我怎么会碰到这么倒霉的事?”这个错问题,提出的正确问题应该是“我该如何应对这样的状况?”
7、拖延是严重的问题,让我们在事情还不严重时,就把它处理掉吧。
8、创造应该是在框架内获得成功。
每个组织的制度都不可能完美,资源也有限,但花太多时间思考应该拥有哪些条件,却是造成拖延的另一个原因。在现有资源和条件下努力获得的成功,反而更能实现最初制定的愿望与目标。
9、老生常谈的旧东西才是好东西。
10、责怪对解决问题于事无补,反而会制造恐惧、摧毁创造力,在人与人之间筑起高墙。
11、无能的水手责怪风向/无能的工匠责怪工具不好/无能的教练责怪球员差
有责任的人责怪谁呢?谁都不怪,包括自己在内。
12、我们全都在同一个团队里,如果我们争吵、抱怨、推脱、对抗,只会内耗组织的生命力。
13、如果你想赢,就要击败三个人:你的对手、你自己以及裁判。
无论我们试图成就什么,总有某些障碍等待克服,而且往往是无法掌控的障碍。别把注意力集中在障碍上,让我们努力充实自己,如此,不论裁判多不公平,我们依旧能成功。如果你想赢,就别抱怨那些无法掌控的事。不断修炼自己的内功,让自己厉害到足以击败生命中的裁判。
14、“个人负责的精神”可以改变世界的方法就是:每次都做出一个最好的选择。
15、主人翁精神就是:承诺用自己的智力、心力和劳力解决问题,而且绝不再争功诿过。
16、团队精神的基石就是:欣赏团队中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与优点。
17、个人责任的意义是:每个人要为自己的思想、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承担责任。
你无法改变他人,也往往无法控制环境与结局,我们整整能够掌控的,唯有自己的想法和行动。
个人责任意味着从“我”做起!
18、面对现状,我只能改变我自己。
19、我不再试图改变别人,能改变的只有我自己。
20、从自身做起,言行一致、心口合一。
21、个人责任的重点不是期盼他人首先改变,或是改变他人,而是首先改变自己,继而改变现状。
不要用对“我们”的指责来掩盖个人责任。
22、做榜样是你我的责任。
23、QBQ的终极目标就是“行动”!
时间个人责任的方法是:先提炼自己的想法,接着问比较好的问题,最后付诸行动。
24、采取行动也许有些风险,但“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大的风险!
即使行动导致错误,却也带来了学习与成长。不行动则是停止与萎缩。
行动的结果是解决。不行动充其量是维持现状,并让我们一直活在过去。
行动需要勇气,不行动往往表示恐惧。
行动建立信心,不行动助长怀疑。
25、领导就是:时刻在提炼自己的想法,以承担个人责任为己任,不断做出具有积极意义的选择并付诸行动的人。
26、谦逊是领导的基石。
27、领导并不是问题的解决者,而是问题的给予者。
QBQ并不是纵容别人一肩扛起别人的义务与责任,更不是单靠自己的力量,为别人代劳。不是服务他人,而是“不服务”任何人。
28、“重复”是学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