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雪小禅,读了十几年。
她在《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中有一段文字记忆犹新:
“那是怎样的一年,仿佛每一天都过不下去了,仿佛这世间没有一点点温暖和阳光,一个人漫无目的地在大街小巷走啊走,无人诉说,也不想诉说。
再回首,正是那一年,收了余恨免了娇嗔,懂了因果知了慈悲,而文字有了风骨与格局。自渡彼岸,以光阴为楫,任风吹,任雪来。很多光阴,你必须独自一个人度过。以为过不来的万水千山,一定过得来。”
莫名对自渡彼岸四个字记忆深刻。
人慢慢成熟的时候才发现由自身产生的困惑与痛苦,也必须由自己来解决,永远无法将对自身的救赎依赖在他人身上。
毕业那年,大连时尚的花裙碰撞着北京倨傲的残酷,我猫在劲松深处的一栋70年代的咖啡色小房间,无地望着窗外破旧的天空,反复抉择着到底要去哪里工作,愁苦到了想自杀的程度。
那是一段黑暗又迷茫的日子,我对庞大的社会一无所知,看不懂职位的要求,看不懂什么行业的分工,内心非常希望有个人能帮我一把,但是在这个城市里我却连一个认识的人也没有。
日子看不到尽头,深刻的自我怀疑,压抑,孤独,迷惘,时常让人顿感窒息到泪流满面。
也会充满依赖地向别人求助,以为抓住了救命稻草,但是结果往往是一场又一场的希望落空。
那时候,经常强迫自己参加一些学姐学长们的聚会,仿佛在人群之中就有安全感,一种有人帮助的假象。
遇到的人也总是满满肯定地告诉我:这份工作绝对没有问题,很适合你。
然后推荐我去面试,而自己也为此开心不已,沉浸在这次一定没有问题的盲目乐观之中。
但是实际工作的内容和我的期待总是相差甚远,不尽如人意。
自己对社会的分工不了解,说不出自己要什么,只是知道自己不要什么。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他们只能推荐给我他们认为好的工作,于是信息和需求不对等,自己每一次只能靠尝误来获得对这个社会的了解和体验。
这样压抑的日子过得久了,才发现,要想挣脱出这种状态,就要靠自救,人得自己成全自己。
不能再像孩子一样去渴望谁能来教你,谁能来帮你,谁来和你探讨人生,必须要一个人去面对全世界,去在真切的行动里打碎过去的固执与坚硬,重塑符合这个社会的可行的梦想。
于是,我不再问任何人,我究竟适合什么样的工作,怎样才能走到那个位置上。
转而专心地研究起行业,职位,每天都花四个小时的固定时间阅读相关的行业信息,了解各行各业的岗位,花上一个小时与行业人士交流,一个小时做各色的职业测试,一个小时学习做简历,一个小时阅读书籍,两个小时投递简历。
笨拙地走遍这个城市去面试。
一点点积累面试官的问题,修改自己的简历,思索行业与行业间的不同,职位的各种门道。
人在看不到希望的时候,能做的就是不要停下来思考。
面对面试官的否定也从来没有灰心,细心总结了自己的问题,记录在笔记本里,不断地进行经验的累加。
通过面试,资料的搜集,书籍的阅读,向行业在职人员的请教这些办法,一点一点排除不适合自己的行业和职位,慢慢锁定最具体的那个,最具体的行业里的职位。
这长达半年的时间让我发现社会工作远比想象的复杂,你无法从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口中全面地了解它,只能亲自去尝试,去相信自己亲眼看到的东西,然后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认知。
毕业前后不到半年的时间,我面试了近百家企业,拿到了23个offer。最后进入了最理想的公司,找到了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岗位。
我还记得面试那天的场景,女主编端坐在会议室,一番交流下来,能感觉得到对方对我十分满意,结束面试的时候,自己莫名眼眶湿润地说了句:请您帮我一把,我真的很想来工作。
那句话好像用尽了毕业季所有的力气,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莫名感动。没过多久我就收到了那家公司的offer。一个真正的,我想要的offer。
想起那段疯狂面试,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北京漂泊的日子,想起毕业时那样逞强不屈服的自己,内心地感受很深刻:我们总是希望能够通过外界的帮助来完成自我的救赎,到头来却发现,没有人能够帮一个ta自己都不知道要去向何方的人。
你所疑惑的一切,都将由你自己来解答,只有你知道你的问题在哪里。
天助自助者,人终将只能自渡彼岸。
欢迎大家关注七芊微信公众号:七芊职场物语(qiqianZCWY)
七芊,职场作家,选择力CEO,前爱奇艺公关经理,著有职场畅销书《你怎样过一天,就怎样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