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跟朋友一起吃饭,一份青椒肉丝盖浇饭,一份西红柿鸡蛋面,45块。朋友一边喝着面汤,一遍感叹着上海物价。
“我来上海一年了,知道大城市的物价高,但是从来没想到我会连饭都快吃不起了。”是啊,在家乡不过20块的快餐,来到一线城市直接快翻了一倍。朋友每个月工资6K,房租2K,除去日常开销,每个月刚刚好在这个城市里生活,虽然能满足的只是温饱。
90后,什么时候开始连吃饭都快吃不起了?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是对于90后来说是最充满恶意的。从小吃着地沟油,毒大米,长大了面对非典、H1N1等疾病的来势汹汹,好不容易熬到了大学毕业,走向工作,又面临着通货膨胀房价疯涨。
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
听起来好像有一点怨天尤人的意思,不过作为广大90后的一员,有时候自己也同情我们这一代。90后独生子居多,小时候没有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现在却可以有两个孩子,于是到了中年之后,一对夫妻要面对2个孩子,4个老人。电视剧《新结婚时代》里面一位90后曾说过这么一段话:
当我们上小学的时候,上大学不要钱,当我们读大学的时候,上小学不要钱,当我们没有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我们现在可以工作了,撞个头破血流才勉强找到一份饿不死的工作,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我们现在能挣钱了,却发现我们已经买不起房子了。
怪我们不够努力吗?
90后恰恰是最努力的一代人。从小父母就教育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才能有一份好工作。90后也遵循着父母的意愿,小学到大学,努力读书的人大有人在,毕业以后也找到了不错的工作,但是现在这个时代,已经跟过去不一样了。
我们考取了还不错的大学,也找到了一份让自己满意的工作,勤勤恳恳几年,也有一些发展。但是,薪水就是跟不上物价飙升的速度。公司的领导告诫我们职场上要有耐心,年轻人需要磨练。我们认可这句话,但是,真的等不了那么久了。
我的大学同学,跟她相恋6年的女友分手了。分手那天,从来不喝酒的他,在出租房的阳台里,喝了半瓶白酒,躺在阳台的瓷砖上,周围都是他的呕吐物,一边留着眼泪,一边不断重复着请再给我一点时间。
大学时候的两个人,一直是我们身边的模范情侣。他胃不好,女生买了一个电饭锅瞒着宿舍阿姨偷偷给男生煲汤。而他也经常省吃简用做兼职给女友买礼物给她惊喜。当时周围人看来,两个人更像是一对刚结婚的小夫妻。
从来没有矛盾的两个人,却因为现实的原因分开了。
同学家条件不好,父母都是农民。在大学期间也足够努力,毕业两年,在某二线城市,从刚毕业的4K到现在9K。对于一个双非大学毕业的本科生说,谈不上励志,但也足够优秀了。
然而,那个城市的房子均价已经2W了。
辛苦工作了两年,不说房子,连首付都差的很远。
我们在电影里看着洋溢着青春的爱情片,羡慕着男女主角纯真美好的恋爱故事。但是不敢恋爱,面对自己喜欢的女孩子不敢开口,怕没有能力给她幸福。
最不想看到的是,相恋多年,最爱的她为别人穿上婚纱。
有人说,既然大城市呆不下去,回家不就好了。
这种选择在现在看来没有什么错,甚至仔细想想还会觉得明智。用父母的积蓄,在家里买套房子,在当地找一份还不错的工作,生活还是很棒的,至少没有那么多的生活压力。
于是,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家乡是第一选择。也看到了很多在一线城市打拼的90后们,重新回到家乡。认为虽然薪水待遇不如一线城市,但是家乡的物价好歹也不贵。
真的不贵吗?大城市的房价疯涨,四五线城市的房价也在悄悄的上升着,家乡也快回不去了。
我的家乡是一个五线城市,人均工资只有3K到4K的样子,本市的房价已经由前年的4K,6K,到现在的8K,也只不过用了3年左右的时间,然而工资水平还是没有多大变化。
对于家境一般的人来说,这只是逃避。虽然年龄的增长,父母不能再给予你更多,等到中年时,面对孩子的教育与父母的健康,仅有的工资并不能决定什么。30岁的时候,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父母生病的时候会不会跟你说,都取决于收入。
我真的很佩服很多90后们。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产生了很多大V、自媒体,也有在各行业已经处在前列顶尖的人。他们的收入也是指数般的增长。取得成就的这些人,我敬佩他们。当从来都没有的听过的新事物出现,刷新了以往观念,果断的改变与适应,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
陈立飞先生说过:90后,请慢点把我们拍死在沙滩上。
面对着这时代最大的恶意,生活的压力大的让人透不过气,收入与物价不匹配的年代,让我们连饭都快吃不起。一路上跌跌撞撞,但终究没有停下脚步。比我们优秀的都在努力,没有理由停滞不前。
在最不友好的背景下,面对着高昂的物价与房价,我也曾经迷茫过。后来才想明白是太想稳定,想在刚进入职场的时候就保证能有稳定的收入和工作状态。信息爆炸的时代什么事情都会发生,都都不知道下一秒会是什么样子。保持前进的状态和学习的态度,在风口浪尖上,做出正确的选择就好。
现在是快吃不起饭了,但未来的的日子里,我们一定会吃好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