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头初创业:一战成名,总督朝鲜
一、前奏
(1)袁氏分家,大头单立门户
1878年,袁氏第二个进士、袁甲三的长子、大头的京官叔父,袁保恒病死在了家乡赈灾的工作岗位上,终年只有51岁。
袁保恒的死,意味着清廷从此少了一个极具远见的战略家,也同时意味着袁氏家族一个擎天支柱的崩塌。
袁氏家族,经济上,也开始面临拮据。
大头的另一个京官叔父袁保龄,愿继承其兄遗志,朝廷遂授其三品顶戴花翎,擢升为道员,让其回乡继续赈灾。但要负担起一个庞大家族的开支,一百两的俸禄仍显得捉襟见肘。
这个大宅门,到了不得不分家的时候。
按照“保”字辈的人数,袁氏家族分家了。
19岁的袁大头,也赶回项城参与分家。作为袁保庆的嗣子,袁大头得天独厚地继承了一笔遗产——三顷地和一些银两积蓄,看似较多,但要养活袁保庆遗孀等及自己的小家,一大家子七八口人,任务也不可谓不艰巨。
生活固然有诗和远方,但人间烟火容不得太多浪漫。
袁大头将一家老小从项城搬迁到了淮阳——叔祖袁甲三去世的地方。
(2)善感情投资,结识徐世昌
这个时候的袁大头,尚不满20岁,正是裘马轻狂的年纪,又已成一家之主,没有了长辈的唠叨与管束,富二代日子是蛮惬意的,经常“驰骋郊原,日饮数斗”。
袁大头最喜欢当的角色可能就是“冤大头”了,他为人豪爽,慷慨好施,谁缺钱他就资助,很有及时雨宋江的风格;别看长得个头小,还偏偏喜好打抱不平;几乎天天呼朋唤友,一起喝酒。
在袁大头的概念里,“财散人聚”并非权术。能帮助到别人,又能结交到好友,即便家财散尽又算得了什么?再说,钱多害志,只要有闲钱,就应拿出去“感情投资”。这是一个人内心深处之渴望或说真性情的自然流露,这是性格!
有些人的大方是表演,是刻意为之,但袁大头不是。
说白了,人情不是一锤子买卖,真心实意待人以诚,人们终会认可。如果单靠演技,很难持久,很快就会体力不支:演一时可以,你演一辈子试试?假大方背后的肉疼,别人再笨早晚也是能看得出来的。
闲话少说。
在淮阳的袁大头,主要干了两件事。
第一件:精研细读,为自己大脑充电。学渣之“渣”,其实不过是不善于应试(文字功底、纸上功夫稍差而已,会说未必会写),但绝非不善于学习。《六韬》、《三略》、《孙子兵法》之类的兵书以及《资治通鉴》等管理类书籍,都是他精研的课目。
第二件:打造自己的文武班底。他资助建立起了两个文学社——丽泽山房、勿欺山房,一批寒门文士集聚,这些人中后来成为大头智囊团的主要组成。两个文社盛名远扬,连当时的陈州知府吴重熹都经常到此诗酒流连,将大头引为至交。
一天,文社里来了一个对大头一生来说至关重要的人物。
徐世昌。
袁大头当时正执卷朗诵,徐世昌不顾看门人的拦阻昂然而入。
大头颇为惊讶,但还是一揖请其上座,问“客从何处来?”徐详告之。
二人座谈良久,慷慨论天下事。
“知我者,菊人兄也!”是袁大头座谈后的赞叹,也是他日后常挂嘴边的一句话。
“吾今识一人,他日必成伟业丰功。”徐世昌回去后对人说。人问是谁?徐世昌大声说:“项城袁世凯也。”
大头口中的“菊人”,即徐世昌的号。
日后的徐世昌之于袁世凯,堪比张良之于刘邦、诸葛之于刘备、荀彧之于曹操、刘伯温之于朱元璋。
此次座谈,与“隆中对”也有一比。二人纵论天下,在很多问题上达成共识,结果是:“互相倾服,遂订交(结为异姓兄弟,生死之交)。”
大头与徐菊人的“隆中对”,其中有一个关键性的共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