婧姐今天做了人生五件必做事情的分享,对我有很多的启发和共鸣。
第一点是结婚生子
这一点我以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有的人就是独身主义,愿意一个人特立独行,享受高品质的生活。有的人就是喜欢另一个人陪伴的感觉、喜欢把爱传递给下一代。而对于我个人来说,我是期待的。
我一直希望有一个灵魂伴侣一样存在的人,或者有一个很优秀的伴侣能让我进步。而我喜欢过的人似乎也都是比我成熟很多,或者说在相对的时间内是比我优秀很多的人。所以我现在在努力的提升自己,让自己能够配得上我下一次的怦然心动。
而宝宝一直是我期待的,我在大街上看到一个陌生的小朋友都会觉得喜欢,对于自己家里的几个孩子更是疼的不行。姐姐曾经感慨,这要是你自己的孩子你得宠成什么样呀,我说我也不知道,但一定很爱很爱他。
不过我最近认识了一个姐姐,让我觉得爱孩子的方式有很多很多。她在怀孕的时候就看了不少育儿书,一路走来更是不断地陪伴孩子成长,直到孩子现在出国留学,她又从新拾起笔,寻找自己另一种人生价值。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有了自己的宝宝,我会给他足够的宠爱,但绝不溺爱,给他足够多的陪伴,但绝不让他依赖,陪伴他,让他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更广阔的天空翱翔。如果我有了自己的宝宝,我想对我自己来说也一定会是新一轮的成长,因为我要做他的榜样,我要做他最忠诚的朋友,而他也将成为我成长的鉴定者,看着我和他一起长大。我始终觉得孩子对于家长来说不仅仅是付出,更是一种成长和治愈。
第二点关于兴趣爱好
婧姐并列举用自己的兴趣爱好变现的一些事例。这让我联想到《小狗钱钱》,表哥告诉小姑娘可以用自己的爱好赚钱的时候,小姑娘一脸不可置信,就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但最后的结果是享受爱好的同时自己也获得资金的回报。
其实我也以为这才是最幸福的赚钱方式,但现实总是有那么多的身不由己。有些爱好参杂了其他东西就是会变质,就是会让你迷失方向。所以我现在很坚定,我喜欢写东西就只是写,不是为了写十万+爆文而写,更不是为了变现而写。我爱这个,我自己就有坚持下来的动力,我就能形成一套正循环,那么我就让它纯粹。
第三点是回馈社会并传递善良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颗感恩和善良的种子,只不过有时候被蒙蔽了。其实传递善良真的很简单,当你有一颗感恩之心,自然就会传递善良。其实我们活着,就已经接受无数的善意了,没有先辈的奋斗,何来稳固的河山,没有国家的安定,又怎么会有如此享受的生活,没有父母和祖辈的奋斗,何来今天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我们接受了那么多的善意,回馈给这个社会一点,难道不应该吗?每天积极地做好自己,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去传递感恩,传递爱,给别人一些精神的安慰,这是在传递。拿出每个月的工资,可能就是一两百块,资助一两位学生,让他们学习的更加舒心,这也是在回馈。甚至每天总结时发一些感恩的话,这些都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做的。
第四点是信仰
靖姐分享了她赚钱的一些信仰,并认为意外之财不会长久,所以不愿意赚。先说一说信仰这个话题,我是从大二开始信奉黄老之学的,没有特别精深化学习,却也始终遵循自己从诵读中领悟出的东西存活。比如事物的辩证看待,不给事物设限,喜欢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有信仰的确能让自己活得更加自在,也因为信仰,一路走来坚定地放弃一些东西,坚持不懈地坚守一些东西。
然后说一说赚钱的信仰。我从18岁的暑假开始正式接触不同的投资理财,从余额宝到民间集资,再到网络流行的P2P,从利率3到13,再到30,每个我都体验过。然后是数字资产、区块链、包括足彩篮球,我尝试过很多东西。靠着傻大胆,的确赚过一点零花钱,但最终也亏了钱,包括现在,我即将上班,却依旧花着爸妈的钱直到我发工资。
其实我接触这些都没有经过深入的学习,我看到第一本和资本相关的书,叫《货币战争》,并在里面知道了一个特别牛的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而后我买过《巴菲特的投资之道》,但除了拆开封皮大致翻了翻,就一直留在角楼里落尘土了。后来我看过《穷爸爸富爸爸》,但是也没有多么的震撼,因为我觉得我没有多少资金。直到最近晶晶姐推荐的《小狗钱钱》,我才有一点点新的感受。
其实这几年我一直都能接触到投资达人,他们尝试各种各样的项目,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甚至上千万,但是这些都离我太远了,因为我没有钱。我亲身经历过的最高数额,也不过数十万,却还不是我自己的钱。但就因为我原始资金少我就不投资不理财吗?《小狗钱钱》里面的主人公就是靠着一点一点的积累才一点一点实现梦想的。
那天听一个分享让我觉得很有意思,谁都无法预测未来,当下投资所做的判断也不过是依据当下的所知进行的,在不完全的信息下做出的判断肯定也是不完全的。但是这个可能到了更高的层级更加合适,相对于大多数的小打小闹,我觉得通过学习还是有很多可以更加稳妥的方式的。
我现在的金钱价值观就是把未来的工资存下来一半来做我的鹅,其余的进行有效分配,生活、提升自己并尝试不同的理财。在熊市积累资金,积累知识,然后在风口顺风而起。
第五点是关于死亡的思考
关于自己死亡后能留下什么。其实这点很早就和一个朋友讨论过了。或许是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死亡对我来说没有那么多的恐惧,只不过是大道轮回罢了。
当我们用生物学的观点讨论死亡这个话题的时候,就更加无所畏惧。依据科学研究:人体胃细胞7天更新一次,人体的水分18天更新一次,皮肤细胞28天左右更新一次;肝脏细胞180天更换一次;红血球细胞120天更新一次;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身体98%的细胞都会被重新更新一次。而骨细胞更新需要7年。
基本上一年时间,你在生物学上就已经不是原来的你了,其实这也变相说明,一年的时间,其实过去的你已经死亡了。我现在22岁,已经经历了22次生物学的轮回了。而死亡,不过意味着你的身体轮回累了,他想回归大自然的怀抱,换一种轮回的方式。
其实死后的你也只不过是变物质和元素,在地下与土地融合,给树木输送营养,以这样一种奉献的方式继续轮回。而当你通过树木变成果实,传递到肚子里,变成营养运输到一个新生命时,其实就变成了世人所谓的轮回。如此一想,其实死亡并不可怕。
但我第一次真正的亲身经历并思考死亡,是去年年初爸爸的肺部阴影被诊断疑似肺癌。接下来就是紧张的等待,看着整日愁眉苦脸泪流不止的母亲,看着虽然担心却故作镇定的父亲,我才真正意识到,面对死亡,我没有想象的那么轻松。因为那可能意味一个家庭成员的远去,意味着留下的人终生的遗憾和怀念。庆幸的是爸爸最终确诊为良性肿瘤,切除生病的肺叶后,这一年的检查都很健康。
但此时对于生命,我已经无法抱着无谓的态度来面对。虽然我依旧相信死亡于个体不过是生命的终点,是一种新的轮回,但是对于亲人来说,可能死亡就是终身的遗憾。所以这一年来我们变了,我们不再只守着密云这一方土地,我们一家人一起去了很多个地方。
我们一起去了海南,在北国的冬季享受26度的阳光和微风,在沙滩上肆意玩耍,尝了南海的水,站在北纬十八度的石碑前留影为念。我们一起去了马来西亚,见识中国在国外的强大国力,并在海上交通要塞马六甲海峡留下全家人的身影。
我们还一起去了云南,术后一年的爸爸和七十多岁的奶奶在苍山之下、洱海之边骑了双人自行车,那是七十多岁的老太太第一次骑车。我们还坐缆车上了玉龙雪山,甚至爸爸和我还挑战了玉龙雪开发范围内的最高峰——4680的顶峰。
接下来的我们还去了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和鄂尔多斯,见识了一望无际的草原和粒沙飞扬的沙漠。我们随后又去了山东,感受了青岛新区的富裕,见证了乳山银滩十年来最大的涨潮和阴云密布的日出。
我也不知道死亡真的来临时自己的反应会是怎样,但我知道,只要我活着,就要和家人一起,感受不同的风景,诉说最质朴最动听的情话。我知道,只要我活着,就要为自己的梦想奋力拼搏,就要做一个有信仰、有力量、懂感恩,能传递给社会光和热的人。我知道我知识浩瀚宇宙的一颗微尘,但我相信我这颗微尘也是有价值的。
以上,是我关于婚姻、关于家庭、关于信仰、关于责任和关于金钱的一点所思,也感谢婧姐分享的这次演讲,让我有机会对最近的生活和价值观作一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