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在cctalk的绘画学习中,我是如此的着迷。幼时对绘画的喜爱,经由这些课程的导引顷刻间喷薄而发,引起我浓郁的兴趣。我虽久不动笔画画,可拿起画笔总有股亲切感,不由浮想联翩。
说句实在话,诗情画意静谧悠远的意境与我儿时的童年是相去甚远的。一对朝天揪,一副花猫脸,全身上下灰尘仆仆,总在犄角旮旯里被父母拎了出来,每天的乐呵简单而又明快,没心没肺毫无拘束,是公认的“假小子”。这是我儿时的不堪回首,每次回忆都令父母由衷感叹:这比养个小子还要费心,哪得片刻的宁静和悠闲。
哪天我静默不动安然而坐,倒会引起大人的疑虑,这实在不符我跳脱的性子。被说得多了,我才意识到,文静乖巧方是惹人喜爱的女孩榜样。自然对于班中恬静娴雅的女孩子,羡慕喜欢,心生向往。可惜,她们对我有些敬而远之,不免教人颓然不解,思前想后便努力学习,期望能有所改变。当时想法单纯,现在想来,成绩好坏或许是一方面,主要还是自己太过豪放的性格使然。这大约是我甚为少见的烦心事之一吧!
不过小孩子的烦恼来得急又去得快,前一刻,还悲愤不已,眨眼工夫,一群幼小黢黑的蚂蚁横在路前,便吸引了注意,早将揪心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等玩得兴味索然时,也多记得肚子饿了,回家吃饭。幡然醒悟后,烦恼入心头,也是第二天之后,又被批评时。
有朋友就觉得,这样幼小的我肯定是无法无天狗屁不通难以管教的混世小魔王,实际上却出入迥异,令人可笑。怎么说呢,在家是虎,出门是鼠,窝里横行,人前软面,老师跟前不敢动的那种。如今成为老师,有时看着面前可爱乖巧的孩子们,便觉得他们不就是那时的我的写照吗?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小孩子的天性却是亘古不变,世代相承的。
说到底,我骨子里还是个疯丫头,只不过懂得掩饰和藏拙了,也算是成长了不少。到了小学三年级,新教我们语文的武老师,年轻帅气,幽默诙谐,很是受人爱戴,我也越发地积极表现,有点乖巧模样,终于有一天荣登表扬榜,有幸加入了文学小组。
对于爱玩心大的我来说,加入武老师的文学小组纯属意外。当时我也不明白那是什么意思,只是懵懂地认为这该是一份骄傲,要不怎么选我,而平时比我还好的没被选上?怀揣着激动,我日思夜盼终于迎来了第一次文学组的活动。
依稀记得,那是一个午后,天朗气清,日丽风和。我们几人早早来到老师办公室,依桌而坐,托腮静听,至于讲什么,怎么样,早已记不太清了,或者根本就没听懂,自然也就记不清。唯有老师清晰的声音环绕,清脆悦耳,久久不散。那时于我,有新奇,有安宁,有温馨,有满足,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气氛氤氲。虽已时过境迁,依然令人回味不尽。那该是一种闲适中流露出的静谧之美,欢愉里洋溢着的逸致雅韵。我虽不明白却已沉浸其中,于日后,也是颇有影响的。
大约那日午后的甜美画面就弥散着诗情画意的气息,每每想起,总有萦绕不散的芬芳韵味。我们不觉时间的流逝,唯有一方天地的宽广无际。于当时,多么稀松平常的一天;于我,还不了解世事无常,相信今后还会有许多聆听的机会,也就并不在意这一次。我翘首以盼地期待着,满心欢喜地雀跃着,也只是盼来了同组小朋友的一句:下一次有机会再去。
那个时候,我还不懂得伤别,于是不明所以地去等待下一次机会。待我明白时,那个斑斓明媚的午后,早已湮灭在浩瀚无际的时光星河里,遍寻不回了。
而后,我搜肠刮肚苦思冥想地追忆当日,也只忆起不经意间偶尔瞥见的书页一角,黑白相间的纸面上,寥寥粗糙的几笔,勾勒出一朵浅淡的花样,似有若无,亭亭净植。等我明晓那是莲花一朵时,也是许久之后正是青葱年少时。
提起诗情画意,不由得记起那时午后,以及页脚边一朵淡然独立的莲花,和日后逐渐明辨事理后所欣赏的《爱莲说》。
然我脑海里呈现的画意诗情,无“接天莲叶无穷碧”的一望无际,无“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明媚斗艳,唯田田荷叶独擎,袅袅窈窕的一支独秀而已。付诸于笔端,又是另一番样貌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