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轻的时候不算是很爱看书的人。毕业后很少买书,即使看书也是小说为多。一部世界名著能看十天半月,现代的国内白话小说会看得快一些。
我那时认为读书太多的人都有一股酸腐气,感觉他们的言行太过书本气,并不贴近现实,所以我觉得除非做学问,否则并无必要读万卷书。
幸亏这种状态持续时间不长。
一年左右我离开了处于偏僻城镇的工厂,以及后来的民营企业,来到深圳进入了外企。
顶头上司是个豪爽的西安人,比我大不了多少,但她来自于书香世家。她跟我们聊天的时候会提起她大学时候舍友秉烛对赋的往事,说起她读过的书、她对其中人物章节的看法,以及她印象深刻的句段。滔滔不绝,眼里泛着光彩。我当时只能掩饰着心中的惊叹和羞愧,假装轻松地有一句没一句地搭着话。实际上我也基本接不住,所以多少会显露出窘迫。
也许是羞愧的感觉逼迫着我要改变自己,也许也是因为害怕融入不了圈子而丢了饭碗,我开始默默记下他们所谈论的书名,自己回家恶补。
但光看书是不够的,要能加入谈话,得有你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否则别人在高声谈论时你最多不会表现得那么窘迫,但也只能附和几句,或者搜肠刮肚吐出来自己记忆里残留的片言只语。
我那上司说:“我总喜欢探讨事物的本质。”所以她喜欢问为什么,她喜欢无论接触什么,都要从自己嘴里说出“我觉得这个事情是这样的…”,或者“这个事情的本质上其实…”。所以可想而知我经常被碾压,话说个开头就好了,因为她后面的她会帮你说了,并能说出一篇文章出来。
在这种“高压”下,我开始了真正的“读书”。慢慢地,我又发现,读书是一种生活状态,当你真正开始读了,就会越读越多越读越顺畅的。
从开始的一个月一本,到后来二十来天,到后来半个月,再到现在,因为电子书的普及,我能一周读一本。这个速度其实不快,因为我只能在碎片时间来做,比如坐车、午休、或者等娃下课。
读书过程中,我也尽量写感想,写读书笔记,然后才能觉得一本书真的读过了。渐渐地,这些做法成了习惯,一时不做,我都不安。
现在回过头来看以往的自己,真替自己惋惜啊,年纪轻轻的不读书!也很惋惜,那个机能状态最好的大脑,竟然是空空如也的。
如果有时光机,我一定要对以前那个年轻、迷茫又痛苦的自己说:“读书吧!它能引领你到达光明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