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师范毕业分配到一所乡村学校任教,至今已有26年。凭着一腔热情,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2年获得省教学能手之后,开始陷入了迷茫。偏僻的乡村学校没有良好的教研氛围,虽然我也在蜗行摸索,但只靠单打独斗,没有引领的老师,难以再上新台阶。就在我彷徨的时候,2014年我遇见了于红梅老师,我的教育生涯翻开了新的一页。
于老师是未央区教研室的语文教研员,我们一起去宝鸡送教,我上课,她是我的点评专家。由于参训的老师分为两组,上午给第一组上课,下午再给第二组上。上午上完课于老师给我提出建议,下午我就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于老师夸我“悟性好”。没过多久,于老师给我们做培训,我们再次相逢,她邀请我加入她的工作坊,我受宠若惊,我的教育人生从此改变。
2015年4月于老师给我的公开课《安塞腰鼓》进行了详细点评,后来我的教学设计和她的点评一起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给了我巨大的鼓舞。
我在临潼,于老师在未央,我们经常用网络交流。2015年11月我接到了一个送教任务,由于时间紧迫,我前一天晚上把教学设计发给于老师,请她给我指导。第二天一早就收到了于老师给我提出了修改意见,非常仔细,小到每一个标点符号。这次送教得到了李旭山老师和听课老师们的高度赞扬和一致好评。
跟着于老师的团队,我懂得了“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同伴们高负荷的工作强度,敬业的工作态度,高质量的作品,给了我极大的感动和激励,让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三个儿子的伟大妈妈崔宝玲,“富”而不矫的独生女张琳,身兼多职的文学青年曹永兵,身怀二胎柔中带刚的郭微,善良温柔心怀天下的赵萍,活泼开朗幽默风趣的姜蕊,思想深邃文采飘逸的董雅凤……还有一批教学新秀南楠、权妮、贺锐等 ,她们在工作中勤奋摸索,让我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来不及彷徨,奇迹就在我的身边发生。一篇篇反思将日常的课堂升华,原来每天的教学也可以充满智慧;一篇篇随笔把平凡的生活记录,原来平淡的日子也可以留下诗意;一段段文字将自己的故事串起,原来生活也可以感动自己。在这读书写作的日子里,最大的收获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一、让记录成为一种习惯。二、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三、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一路走来,虽然艰辛,也曾焦灼、挣扎,但是,我真诚地感受到遇见你们是我人生的荣幸,因为不是所有的勤奋者都有团队可跟。我珍惜这样的机会,将继续站在偏僻的小山村,做高处的守望者。
再次感谢感谢于老师的鼓励和鞭策,感谢伙伴们的支持和帮助,感谢自己的坚持与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