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直在用自己的手机号登陆简书。发现并没有注册。便以为自己没来过简书——自己确实没什么印象。于是,准备开一个账号,不是很多很多人练习写作都是从简书而非公众号开始的吗?
另一个动机是,之前笃信不到真大牛的底部,就不要乱说话自我标榜;所以我比较讨厌刚开始做什么就整鸡汤出来讲演上课的;恰巧微信张小龙说,“真正用心的产品经理都倾注心血在自己的产品上,哪有时间写这些零零碎碎”,而正好张小龙、云音乐王诗沐、梁宁等都不怎么更文,如我偶尔在公众号记录阶段性的原创思考。然而,输出是学习最高效的途径,是对的。于是,开始想记点东西。
试了手机号不行,又邮箱,也没注册。试着点击新浪微博,竟然自己登陆了。才发现原来自己本来就有账号。
再看竟然发过几篇文章。
再看最早的一篇竟然是2016年下半年。
我竟冷落她到了如此地步!我自责自己的不用心。
最近状态是心慌的状态,或许是自己在逼迫自己做一件不擅长的事,或者确实还没到做这事的时机。于是心浮气躁,翻了自己的笔记本。从去年到最近。
这一翻,吓得我久久不能平静。
昨天看一个博主的文章,“毕业五年,是什么拉开了你和同学的距离?”这个问题其实是在启发焦虑意识;就如革命的第一步是发掘“阶级意识”一样。
昨晚在知乎看一个头条问,农村孩子,如何才能弥补相对城里人的认知等软实力弱点。大家群情激愤,讨论热烈。
我有不同的看法,这两个问题后续和大家交流。
今天说我翻日记,思考“是什么拉开了自己去年和今年之间的差距?”
你也思考一分钟。这个问题和之前的“毕业五年”的问题有所不同,毕业五年的问题,积极层面是差距越小越好;例如,最好室友们都当上银行主管、互联网部门经理之类。去年和今年的问题,积极层面是差距越大越好;例如,去年是150斤,最好今年是100斤;去年是不读书,今年每月读3本书,等等。
你想的答案是什么呢?
我自己:内隐层面,时间无疑是一个明显的跨度;外显行为层面,一是心态更平和。减少了读诸如从0到1,开启商业秘密;或者OKR,比KPI更优的工作方法等类似的书籍,增加了美学类的看起来与工作没啥直接关系的书,比如朱光潜的给年轻人的12封信、丰子恺的杂文集、骆驼祥子等。二是行为更自律。已经习惯了每周一三五去旁边校园跑8圈,走一圈,倒走一圈,自开年后的第一周的某日开始至今。每日晨读超过30分钟。
这都看起来还不错。然而,诸多事情都是这样,真正重要的永远是隐藏在冰山下面的部分。外显行为不过是冰山下的奴隶罢了。
我冰山下的那部分就是:缺乏长久的稳定的价值观,以至于想法在不知不觉间变化太快,即是说坚持的不够。立志常有,却皆不得到底。是最爱的毛病。
那这个毛病的根源在哪里?在于认知挂念及认知框架。
既已知之,则必改之。
有一次周一下雨,6点钟,我纠结要不要起?本想着今天在下雨啊,可以不跑的。然而当我自问两个问题,就义无反顾了:
你是不是说过每周一三五晨跑?——“是”。
那今天能不能跑?——“在下雨”。
我问的是,今天的雨有没有大到无法跑步的起步?——“尚没有”。
于是乖乖的冒着雨去跑步。
此问题,也必须如此方可:
Target:每周至少3片简书文章,可以是自己感悟,也可以是产品经理工作内容的复盘分析。
CheckList:每周六晚8点check。每周回顾日记。
若如此,就不会再很久才去做自我反思和调整。下图竟没有成为行为的指导原则,之前的错误依旧在偷偷犯。
曾国藩日课,与之类似,既已学,则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