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故悲哀愁扰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素问·阳应象大论》中“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大的情绪波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其实会有很大的影响。
中医有“百病皆生于气”、“气为百病之长”的说法,“气”之与病密切攸关,因五脏六腑,非气不生,神静则宁,情动则乱,气虚、气实、气滞等均可导致疾病,所以人的情绪是对身体的健康会有很大的影响。而心又是七情六欲的总管,所以要养身,首先是修心,心志调理好了,可以减少很多疾病的发生。那么怎么修心呢?主要就是下面这四个字:
---安徐正静
安,就是让自己身安,心安,把影响自己身心安定的事情处理好,如果暂时不能处理好的就先放下。不管做什么要专心,不要一边做着这个件事,又想着另外件事,这样都做不好。如果身心不在一个安定的状态,是没法做好事情的。“吾心安处是故乡”。俄国女皇 叶卡捷琳娜说过,“人首先要快乐,这样才有勇气面对一切,克服一切”,这里的快乐,其实就是指把身心调整到一种舒适安心的状态。
同时,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不要老是打断他,比如他在专心看书,玩耍,学习的时候,大人不要老是去随便干预,除非是很重要或者紧急的事情,不要去打断他。做事老是被打断的孩子,会让他不安心,以后关注力会很差。
徐,就是做事不慌不忙,从容不迫。我们很多人都是急性子,听别人说话,常常听完的耐心都没有,听一半就匆匆打断,对一个事情,还没有充分了解足够的信息就急忙下结论,做决策的时候也是脑袋一拍,没有了解到足够多的信息,没有把事情想清楚,就做了决定。所以经常是看起来很忙,到其实是瞎忙,做很多无用功。就算事情特别多,也只能一件一件的去做,着急反而会让自己心浮气躁,一件事都做不好。
正,做事情的时候,要注意守正。第一是目标要正,要符合天理人情;第二是方法要正,就像 马克思 说过的一句话,“用不正当手段达到的目的,不是正当的目的。”,不要想通过邪门歪道坑门拐骗,去达到目的,有时看起来是捷径,其实是不合适的,反而路越走越窄,或者留下很大的后遗症。
静,诸葛亮有一句名言“宁静致远,淡泊明志”。那么什么是静呢,其实我们很多人都还不清楚。《道德经》里面说了“归根曰静,复常曰明”,静就是看事物能抓住本质,不被表面现象所牵着鼻子走。详细请看看笔者写的《道德经》揭秘第十六章。理解这个“静”字,就能让我们思虑深远,不会总是被外物牵着鼻子走
掌握了这四个字,并且在实践中不断领悟,慢慢的我们会发现看问题能一下就看清楚了,而且做事情总是从容不迫,甚至自己的气场和威严也不断提升了。
把心调理好了,下一步就是修身了。请看下一章,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