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关于厌倦
- 关于拯救
- 关于工作
- 关于阅读
- 关于人际交往与创作表达
- 关于运动——滑雪、篮球、游泳和羽毛球
- 后记
当我回顾这一年的时候,“2023待我不薄”是我最想说的。
先来看看这一年的重大时间线吧。1月初在盐湖城度过了圣诞滑雪之旅的尾声;2月11日去旧金山参加公司Onsite,远程办公一年半终于见到了通过网络联结起来的可爱同事们;3月14日去科罗拉多滑雪一周,第一次体验背雪板上山顶以及深深爱上了Snowmass这座大山;5月3日创作完成了一份公司内部文档来介绍我设想中的Unified serving API,引发了很积极的讨论;6月8日公司毫无征兆地裁掉了近八十人(大致是百分之三十),无论是被裁的还是幸存者都受到了很大的心理创伤;6月9日开始尝试在车里自拍录视频,自言自语随意讨论任何话题,来分析回顾生活以及锻炼口头表达能力;6月25日突然幸福地意识到自己其实近期状态很好,整个人在逐渐复苏;6月29日和刚入职不久的新老板Megan幸福愉快地聊了一个小时,开启工作的新篇章;7月25日回国去了趟杭州上海和广州,以及回家待了一周多,被巨大的幸福和能量包裹着;9月4日独自一人沿着西海岸跑长途搬家到西雅图,在Bellevue住下;9月18日去三藩参加第二次Onsite并去了湾区见朋友;10月27日一个人去了纽约旅行,在曼哈顿度过了幸福而振奋的几天;11月下旬和小红书上结识的女孩子们一起去阿拉斯加旅行,体验冰川徒步和狗拉雪橇,12月初回到家后不久又去夏威夷大岛上追赶夏天,圣诞节又跑到盐湖城去滑雪开启新雪季。
上下半年之间,有着清晰的分割线。上半年的主题是厌倦/重复/无力/痛苦/自我厌恶,而下半年则是能量/生命力/表达/体验/感受力/人际互动,这巨大的反差时至今日仍然令我感到诧异。除了这巨大的转变外,今年还实现了不少心愿与目标,有很多想要在此记录的内容。思考一番之后决定从六个部分(我是不是太贪了,写得太多了吧!)来着笔,写写自己上半年的挣扎与下半年的得救,记录下关于工作、阅读、人际交往和体育运动的收获。
关于厌倦
整个上半年,我大体上生活在巨大的重复之中。一个典型的工作日是这样的:早上七点半至八点半之间起床,醒来后有时会立刻查看邮件和Slack消息,有时会稍微读一小会儿书,有时会头疼或者发呆,有时会情绪低落对生活现状不满。八点至九点(很大程度取决于起床的时间点)之间会开始一天的远程办公,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很少会去刷手机(有那么几天里我甚至在整个白天都把手机调到飞行模式),很少会分神去做其他事情(除了极少数时候要出门找医生看病或者给快递包裹退货之类的琐碎事务),到了中午一点左右才会去吃东西,因为上午通常没有什么食欲,一碗热牛奶冲泡的麦片就可以让肠胃很舒服并且维持很长时间的饱足感,午饭过后会去简单洗漱——说起来很神奇,在国内的时候我是极度依赖午睡的,否则整个人在下午会昏沉沉的,但来到美国不久之后就不知不觉地完全改掉了这个习惯,不午休也完全不会影响下午的行动。
两点半左右又重新投入到专注的工作中。六点左右就该开车出门去餐馆里觅食了,我无数次地想要亲自买菜做饭,但是又无数次地以“啊我好累”“实在没有那个心情啊”为借口推脱,然后去到家附近的某些个固定餐馆,点上某些个固定菜色,像是完成任务般地填饱肚子(有时甚至觉得自己是在吃饲料)之后,又沿着固定路线开车回到家里。此时大约是晚上八点,面临的选项多了一些,有时会因为兴奋有干劲而去继续工作写代码,有时和室友一起看视频,有时无所事事打发时间,有时去健身房游泳,有时直接在沙发上累得昏迷过去。十点至十一点之间会去洗澡,之后会在Kindle上看书或者电脑上写日记总结(这是比较好的情况)最终十二点上床睡觉,或者在网上看视频和闲逛社交媒体(这是比较糟糕的情况)导致晚睡甚至熬夜,又或者处在相当亢奋(也许也可能是焦虑)的情况下去打开电脑继续工作,并叫嚣着“我今晚一定要实现这个功能”(这也是比较糟糕的情况)。
三月下旬的一天在B站上看到了喜欢的脱口秀演员张骏的视频日常,“刚才的开放麦演出还行,该笑的地方有笑但声不大,一些新的点可以留着,废话就可以删掉了。现在晚上十点,准备回家做点吃的,其实我感觉回家路上就可以复盘改稿子了,再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想法。回家休息,打打PS5然后睡觉。明天继续,西西弗斯。”他在说出最后八个字的时候,用的是一种很积极乐观向上的语气,可是它们以一种没有情感的语调刻在了我的脑中,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我一次又一次地在脑海中无意识地播放这句话,每次都刺痛着自己:我正在以很低的能量和生命力生活在巨大的每日重复之中。
我在某天的日记里写道,“我对于新的一天没有期待,这是个大问题。”当然,这不是唯一的问题,可我却没有能力去着手解决它们。我陷在一个困境之中,我厌倦了自己,厌倦了脑海中长期萦绕盘踞的想法,没有能量,没有新的体验和素材,没有灵感和启发。
生活的头号问题其实是我在工作上投入了太多的时间、精力和情绪,以至于几乎完全挤占了生活的空间。每次我实现了一个优秀的功能并在Slack公共频道宣布时,同事们会纷纷跑来点赞(这其实和发布朋友圈很像,都是在一定程度上盼望着多巴胺的分泌),给出积极的使用反馈,这种正向体验又促使我继续亢奋地去着手于下一个功能的实现。这样一种兴奋已经到了不健康的程度,宁可多投入一个小时工作,也不愿意花十多分钟处理一下诸如购买日用品之类的生活事项。分析起来,问题的解决方案再简单直白不过了:只需要降低工作强度就好。可我为什么每一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呢?我根本没法克制住自己和同事们一起解决问题的亢奋情绪,哪怕我的个人生活早已一片狼藉。
二号问题是我没有支配闲暇时间的能力,于是周末总是过得很失败导致心情糟糕。对我而言,绝大多数的幸福体验都来自于拥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我实际上却总是把时间浪费在各种没营养的互联网内容上。这背后的深层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点,其一是我没有抑制兴奋的能力,或者说自制力差且不擅长转移注意力;其二是我没有深度地去思考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上的发展目标,没有想着“今天我朝着目标又近了多少呢?”,我对于自己的时间没有强烈的使用意愿,自然就会有各类视频图片文字或者生活琐事来夺走本属于我的时间;其三是我一直以来都太过于随性,没有做规划的能力,天真地以为自己拥有周末一整天的时间,但其实“一整天”是个非常稚嫩的判断,应当用小时来量化。
另一大问题是频繁地熬夜晚睡。早睡早起本是对我而言极为重要的事情——我十分需要拥有清晨的时间,可我却屡屡失败。出门锻炼晚,刷各类视频,读到好的素材引发思绪,和室友一起玩塞尔达,在沙发上昏迷过去,都是常见的晚睡借口。每次痛定思痛地决心改变,等来的却总是昨日再现。我在和自己做抗争,牢牢抓住每一次熬夜的机会来阻止自己上床睡觉。我把能够犯的错误全都犯了一遍,把所有能拿来当作晚睡借口的场景都过了一遍,实在是不可思议,以至于我赐予了自己一个名号——奇迹般的废物。
关于拯救
痛苦,深陷其中,无力感包裹着我。我像是走在一个没有尽头的漆黑隧道里。我能够拯救自己吗,能够为自己注入能量吗?我无法独自做到,我还需要朋友。
四月初的一天,和刚进入公司不久的国人同事(我们公司的大陆留学生极少)慧敏在会议上聊了很久,我用通俗朴实的语言来向这位产品经理讲解公司的产品和技术框架,数据从哪儿来,最终怎么呈现到客户面前。期间她感慨道,工作这么多年直到今天才终于搞懂了这些一知半解的概念。我猛地意识到,其实我仍旧是喜欢交流、表达和输出的,我喜欢按照自己的审美和追求来把事物剖析到本质,然后用最朴实的话术来向别人讲述,最大程度地降低理解门槛。我确信我擅长且享受做这件事,但是我在职场环境中始终做不到把英语运用得如母语般随性、自如和流畅,这样一种沮丧感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也屡屡显露出来——我没能够兑现自己的真实潜能,我本可以做得更好,"I could have ..."是多么伤人的句式啊。但不管怎么说,这次会议悄悄地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四月下旬,我开始大胆地思考换一座城市生活。我意识到我被现有环境保护得太好了,我甚至已经沾染上了带着privilege的思维和做事模式。我的居住条件非常优越,空间宽敞还有独立车库,地理位置无敌,周围是星罗棋布的华人餐馆和超市,走路几分钟就能到我最爱的Almansor公园,本地居民都会到这儿来集中活动,在草坪上野餐或遛狗,在池塘边发呆,还有篮球/网球/排球/棒球/足球/高尔夫球等各种场地上放眼望去都是运动的身影,人头攒动充满活力。阳光永远是明媚的。我习惯夜里出门,在这片篮球场上度过了许许多多美好而治愈的夜晚。无可挑剔的环境,甚至让我觉得产生离开这儿的想法都有些“大逆不道”,可我始终感觉我被困住了,哪怕束缚我的其实是一个美好的存在。我逐渐意识到,我把自己限制在了我所判定的局部最优解中,我需要跳出来。未来离开美国的时候,我也许会说出“我在洛杉矶生活了整整五年”这种话,这让我感到窒息。
四月末,开始培养一个新习惯,每次在生活中怀抱有期待时,不管期待大小,都要记录下来。事前的畅想和臆想,以及事后的回想,统统写下来,诸如期待逛一家书店看一场电影,和许久未见的朋友闲逛。缓慢地,我对于生活的感触力在回升。
五月中旬的一个夜晚,我和老友楚浩良讨论着生活中的痛苦。我说我时常会为自己的想象力匮乏而感到沮丧,我在想,那些富有生命活力的人,如果像我这般可以远程办公,拥有一个优秀信赖的团队和无与伦比的老板,生活中没有人给自己制造麻烦,当他们拥有这些条件时,会选择如何生活,会看到什么样的风景,会去探索怎样的经历和体验。我热衷工作,但也因此而透支生活,我不切实际地臆想着解决方案就是向上天祈祷让每日延长至三十个小时,这样我就能二者兼顾了。而这背后反映的是,我无法作出取舍,不懂得适当放弃。和好友聊天并不能解决问题,但神奇之处在于,当我把问题细致罗列出来且对方用心倾听后,我就在无形中得到了能量。
几天后我幸运地发现,近期有不少好的思维涌动——在小宇宙播客里听到了拓宽想象力的节目,挖掘出了一些优质博主,读到了治愈的文字。我突然意识到了food for thought的含义——让大脑咀嚼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才能使它处于愉悦和舒适的状态。在那么一瞬间,我连接上了本科时代的自己,仿佛是直接把当年坐在中财图书馆骋望楼里的那个我凭空搬运到了职场里,往脑中塞入一堆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技巧,便成为了此时此刻的我。我回忆了多年以前时常念叨的想法,关于探索生活,关于触碰生命的可能性边界。
生活似乎开始进入到螺旋上升的势头了,还是会犯很多错误感到气愤沮丧,但自己在一点一滴的探索尝试中慢慢好起来:开始要求自己周末务必出门,去探索周边街区,哪怕只是一家从未吃过的餐馆;开始培养另一个新习惯,对着手机自拍记录今日的琐碎和思考观察;邀请朋友出门闲逛,漫无目的地聊天,渐渐找回自己对于说话这件事情的兴趣;确定了要搬到西雅图,开始着手卖掉一些误以为有用但其实从未用过的物件(例如大屏显示器)。最重要的是,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允许自己退步走下坡路,允许一天碌碌无为没什么产出,允许自己不去珍惜时间。
七月末回国休假两周半,回归这块阔别四年的土地,整个人的能量和幸福饱满度达到了顶峰(虽然因为新冠卧床一周),再回到洛杉矶后立刻展现出了不可思议的执行力,迅速地把所有物品收拾处理好,把现有的公寓转租出去并在西雅图找到一个临时落脚的地方,和洛杉矶的好友们一一告别,几天之后把所有家当塞进了汽车后备箱,独自跑一千八百公里的长途一路向北。
九月初的清晨,我在西雅图的临时公寓的阳光里醒来,睡在临时的简易床垫上,窗外是放着南美歌曲的建筑工人们。那一瞬间我突然意识到,我似乎正在实现我苦苦挣扎了多年的目标——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我由衷地欣赏现在的自己,真诚坦诚,温暖有能量有情绪感触力有执行力有表达欲,愿意做出改变,乐于接受新的生活秩序,自然有机,信任自己。当然还有一长串的缺陷和毛病,还有很多自我搞破坏的时刻,但是对我而言已经足够美好了——我并不需要达成我心目中的每一项审美指标才能够取悦自己。真是难以置信,我竟然开始喜欢自己了。这样一种高能量状态一直保持到了年底——希望也能够延续到2024年。
搬家后的日子里,我一次又一次地验证了我之前迷迷糊糊悟出来的一句话:这个世界有很多种美好,洛杉矶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形态,而不是唯一形态。跳出固有环境让我有了新的视角来观察世界,越发感悟到体验的意义,顺势去了纽约和夏威夷这两个我最为感兴趣的地方。回头看时会感到诧异,不过就是买张机票去旅行罢了,为什么曾经的自己觉得那是遥不可及的美好并且为此深深苦恼呢?
2019年秋天刚来美国留学的时候,表演型人格的我提前设想好了朋友圈文案,“一想到未来还可以持续进步和成长,一想到还有那么多的新奇经历可以体验,那么多的新鲜事物可以探索,我就对未来充满期待。”但是我从未发布这条朋友圈,因为我从未达到这般美好的状态,我甚至遗忘了它的存在。直到今年秋天的某一天,我才猛地回想起这句话。现在的我由衷地期待未来的一切,任由生活的不确定性滋养着我。
关于工作
工作时间统计:
Contract Modeler | 110小时29分 | Code Review | 15小时11分 |
---|---|---|---|
VP | 59小时38分 | Interview | 13小时48分 |
VP Synthetic | 52小时27分 | Redshift | 12小时32分 |
Next Gen | 47小时23分 | Clickhouse Roles | 11小时31分 |
Java API | 34小时25分 | Growth | 11小时30分 |
Serving | 32小时35分 | Infra | 11小时5分 |
Star Gen Design | 29小时55分 | E2E Example Doc | 11小时3分 |
DWH | 28小时8分 | BSC Data | 10小时55分 |
Payment Schema | 27小时11分 | Django | 10小时33分 |
DevOps | 25小时39分 | Terraform | 10小时21分 |
Integration Testing | 23小时55分 | SQL Generator | 9小时58分 |
New API Repo | 23小时42分 | Spark | 8小时54分 |
CP | 23小时40分 | Star Gen Coding | 8小时51分 |
Snowflake | 21小时5分 | Sisense Query | 8小时48分 |
DWH Perf | 20小时17分 | PTD Prototype | 8小时32分 |
CP Migration | 17小时17分 | ... | |
DWH Synthetic | 16小时17分 | ... | |
Auth | 16小时2分 | ... | |
学习合计 | 953小时7分 |
这一年是公司调整战略的一年,我们陷在“需求太多,加紧赶工,客户不满,增添更多需求,继续疲于奔命”的恶性循环里已经太久。于是今年的主题是讨论探索新的解决方案。
至于我个人,一二月份主要是在对旧系统缝缝补补(一些琐碎而没营养但却不得不做的工作),以及开始接触到数据仓库这个领域;三月份在细致全面地对比和测试两个主流的数据仓库方案Redshift和Snowflake;四月份和大家一起积极讨论新产品的计划,细致研究旧系统的两个模块Cost of Care和Payment To Date来提取出核心内容,构思和展示如何迁移到新产品上;五月份开始实际写代码搭建新产品后端,着手完成M1;六月份接受了挑战负责设计新产品API里的核心组件SQL generator;七月份接受另一个挑战负责设计payment schema;八月份从国内休假回来之后突然发现产品方向有了大调整,于是转而开始埋头研究旧系统里的模块Contract Modeler;九十月份高强度地写代码读代码,和各个团队沟通配合来搭建新版的Contract Modeler。
完成了两个很重要且很有挑战的系统设计。在接受任务的初期是很兴奋的,因为它们是新产品架构中关键的部分,要求适用于所有的客户,绝大部分的数据和运算结果都要通过它们来最终呈现出来。毫无疑问的高价值高影响力项目。“为什么会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呢?”我的脑海中闪过疑问。思考一番之后意识到,我是最合适的人选。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例如公司团队这些年在旧产品框架里做了各种参差不同的功能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例如工程部门划分不合理以及tech debt不断累积),各个团队之间有很大的割裂,做Care的团队对于Contract Performance模块所知甚少,做网站前后端的团队对于上游的数据处理十分陌生。我是为数不多的可以在各个模块之间游荡、串联上下游数据以及连接对应新旧产品的工程师。当然了,负责这份挑战也不意味着就要闭门造车,闷声搞出一个横空出世的产品,必然还是需要大量沟通和寻求帮助,只不过是我作为项目的DRI (Directly Responsible Individual)需要完成大部分工作,并且确保项目最终的成功。
亢奋之后所面临的是无力感和挫败感——需要收集各个客户完整的要求,需要考虑很多use case(甚至还要提前设想今后可能会出现什么意想不到的特殊情况),需要把系统设计得直观易懂好用好维护,需要设想大致的代码实现。有那么几天里,晚上结束工作的时候我会盯着草稿叹气,感慨自己的碌碌无为和没有进展。Well, nobody said it would be easy. 其实我只是需要再多花些时间多些耐心,多些求助讨论和集体智慧,以及一点点灵感和创意罢了。这种逐渐看到希望并且慢慢累积起信心的感觉很棒,我又重新亢奋起来,迫不及待地想要把成果拿到现实世界去做检验。我意识到,我的生活需要挑战,我想要沿着自己能力的边界行走(虽然这样的好状态其实并不多见),我想要着手进行那些我事先并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功搞定的任务。
第二个成果,是今年写了不少高质量的工作文档。一季度的时候意识到自己入职工作快两年了却几乎没有写过文档,不可思议。文本创作是个人成就感的重要来源,可我在这方面的投入却近乎于零。是个大问题。有问题就要去解决。我尝试写了第一篇文章How data flows in Nuna 1.0从技术层面介绍我们公司到底在做一件什么事情,我希望哪怕是产品经理或者市场销售,也能够通过我的介绍来搞明白我们向客户展示的报表,究竟是怎么从原始数据开始一步一步地处理得到的。我的写作缓慢而笨拙,最终的成品也没能把技术逻辑给说清楚,但好在这至少训练了自己的创作能力。
第二篇文档Contract Performance screens powered by SQL generator详细地写下了我对于如何把两个看似截然不同的大模块整合到同一套API下的设想。这份创作满足了我对于自己的所有要求——用背景介绍来展示动机和意义,准确定义问题,明确写下包含的假设以及讨论的范畴,用具体例子来展示现有的流程,从多个角度提出新的方案并仔细分析tradeoff考量,再用具体例子(我实在是太喜欢举例子了)来展望实际执行时会遇到的困难挑战,最后还附上了FAQ自问自答环节,以及全文都遵从了“不要写废话”的原则。我完成了一份艺术品,心满意足,并且欣喜地看到它引发了工程师们的热烈讨论。这篇技术文章让我意识到,写作有三个重要目的,一是我对于某个话题有了足够多的思考,我希望通过简明易懂的文字来把其他人对此的认知也至少拔高到我的水准;二是我想要鲜明地表达我的立场和观点,并且邀请大家来赞同或者反对我的论证;三是宣传兜售我自己,方便今后实际执行时争取到资源和帮助。
写作是有惯性的,下一篇文章A review of Clickhouse SQL generator and passthrough views系统全面地回顾了旧产品中的一个核心组件的设计。几天后,为了迎接新manager的到来,帮助她尽快地看透我自己,我又迅速创作了Getting to know Zhijun来详细回顾自己在公司的近两年时间里取得的成果和犯下的错误,自己的优势和弱点有哪些,全面且真诚地分析自己,拿出了自己多年训练出来的反思技能,以至于在创作时感到极为愉悦。此后又继续写了多篇好的作品。
回想起来,我确信起步总是最难的,好在我在早期采用了我认为正确的途径——去模仿我最欣赏的同事Vinesh。我模仿他的写作风格和对文章结构的安排,模仿他举例子和讲解概念,甚至还照搬了他偏好的字体Libre Franklin来替换Google文档的默认字体。另外,由于我对自己的审美要求很高,每一篇文章的启动都有相当大的阻碍,于我而言总是有效的方式是,先不计较质量地写出一篇粗制滥造的草稿,在此基础上再去一遍遍地改进结构、添加论据和删掉废话,在“想通想明白了再落笔”和“边写作边梳理思考”之间追求一个微妙的平衡。
当然今年还是一如既往地犯下不少错误。第一个错误,是我没有为自己确立目标,没有去好好思考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工程师,想要在哪些方面锻炼提高自己的水准。去年我定下的目标是去锻炼自己开发data pipeline的能力,不要把自己局限在应用开发上,我成功做到了,但在此之后竟然就心满意足了。我在今年的多数时候都处于没有明确目标且没有清醒意识的状态,我是在全自动地凭着身体和本能在做事。我知道什么样的系统是好用好维护的,会考虑到每项功能的前期准备和使用场景,会帮助队友们避免丑陋的代码,朝着我心目中的审美追求前进,但是这一切统统都是出于工程师的本能和习惯。
诚然,每一个漂亮的小功能完成之后都能够给自己带来成就感,这也是日常工作中让自己保持兴奋和专注的原因,可是当我跳出来去回顾时,我意识到自己长期处在舒适圈内活动,或者说,我的追求太低了,我对于琐碎事务的容忍度太高了。是我在这家公司里待的时间足够长因而变得麻木,还是因为我个人体系中存在某些重大缺陷呢?如果我静下心来好好分析思考我的职业目标,我就不会再容忍自己把大量时间投入到那些长期来看对我价值并不大的事情上。我的绝大部分工作是确定性的,我知道我一定能够做得出来,只不过是需要执行时间罢了,我已然沦落为一台高效的执行机器,是同事们眼中的优秀同伴。
我花了太多时间精力在业务逻辑和事务处理上,整个人处于很拧巴的状态,一面说着“我不想碰太多业务”,一面又需要钻到旧产品进行研究梳理。我需要承认,我对于医疗保险业务终归是不大感兴趣,这一点在职业生涯早期还没有造成多大的困扰,可是对于现在的我而言却至关重要。我需要带着清醒的个人意识去着手我更感兴趣的内容。另外我意识到,我的日常工作太过于封闭——想来也是,身为一台执行机器当然会这样——我对于技术知识的学习少得可怜,也几乎从来不去了解技术在其他公司和领域的应用,我向来都只是埋头做事(哪怕做出来的东西给自己带来了成就感)。
犯下的第二个错误是,我一直以来做事的模式都是随性一时兴起地开始然后专注其中,这在一个干扰少的、目标集中、外部时间压力小的环境里很适用,但是在需要合作和交互的professional环境里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我接到一个工作任务之后我会下意识地去想着,我要拿出一大段完整的时间来学习相关材料资料从而攻克它,而我往往不知道到底需要花费多少时间,所以只能很稚嫩地想着“把时间都尽可能地投入到其中尽快完成就好”,而我现在终于意识到,这种想法很容易制造焦虑情绪,因为我对于任务的进度毫无预估和掌控,我只能通过砸入一大段的时间来上手之后才能感知进程。我总是想着“我得周末抽一天时间来做这件事情,不知道具体要花多少小时,但无论如何得拿出一天时间来”,可是实际上周末很宝贵,并不允许我总是这么奢侈地抽出一整天时间来应对某个工作任务。
我终于明白,这是我上班工作两年多以来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这种思维观念导致我投入了越来越多的时间和情绪到工作上,而且我还做不到在职场环境里边汇报任务进度边学习新知识来着手工作,总是幻想着“我要拿出一段完整安静的不受打扰时间来专门学习”,但是现实世界没有那么多的真空环境,只能适应这样一种单一的学习模式显然是我的弱点。只要投入足够量的时间,大部分人都可以把问题给解决,我不该只停留在这个水平。我需要锻炼自己去拆分任务和预估每个子事项的耗时。
关于阅读
阅读时间统计:
《别闹了费曼先生》 | 11小时46分 | 《Hell Yeah Or No》 | 2小时14分 |
---|---|---|---|
《美丽新世界》 | 9小时10分 | 《人生的智慧》 | 2小时14分 |
《你该找个人聊聊》 | 9小时9分 | 《自己的房间》 | 2小时13分 |
《打开一颗心》 | 7小时47分 | 《费马大定理》 | 2小时10分 |
《浪潮之巅》 | 7小时 | 《弃业医生日志》 | 2小时6分 |
《Elon Musk》 | 6小时2分 | 《Anything You Want》 | 2小时3分 |
《绝叫》 | 5小时40分 | 《看不见的城市》 | 1小时57分 |
《发现的乐趣》 | 5小时11分 | 《我的造梦之路》 | 1小时54分 |
《Bad Blood》 | 5小时 | 《Atomic Habits》 | 1小时38分 |
《影响力》 | 4小时10分 | 《新名字的故事》 | 1小时37分 |
《鹿川有许多粪》 | 4小时8分 | 《微积分的力量》 | 1小时35分 |
《永恒的终结》 | 4小时6分 | 《没人写信的上校》 | 1小时22分 |
《叶之震颤》 | 4小时 | 《最优解人生》 | 1小时16分 |
《坏血》 | 3小时41分 | 《少年凯歌》 | 56分 |
《Summing Up》 | 3小时9分 | 《西西弗神话》 | 50分 |
《生命是什么》 | 2小时55分 | 《知觉之门》 | 44分 |
《宇宙尽头的餐馆》 | 2小时46分 | 《特立独行的猪》 | 39分 |
《银河系漫游指南》 | 2小时41分 | 《鼠疫》 | 39分 |
《渴望生活》 | 2小时40分 | 《树上的男爵》 | 38分 |
《集异璧》 | 2小时20分 | 《始于极限》 | 22分 |
《最美的溺水者》 | 2小时19分 | 《到灯塔去》 | 13分 |
《观点》 | 2小时15分 | 《昨日的世界》 | 11分 |
读书合计 | 137小时26分 |
“阅读能够保留超越自己的可能性”。我很喜欢和信奉这句话。我知道自己是个狭隘单一精神世界贫瘠的人,我确信阅读是相当有效的缓解问题的手段,于是从2021年起制定了每天阅读半小时的目标。这看起来应该不难,毕竟玩手机一眨眼就能消磨快一个小时,日常生活里必定有大量的时间可以利用起来。可是事实却是,我频繁地执行失败,常用的借口是“今天我想专注上班,有好些有意思的任务要着手”,带来的后果就是一整天下来一页书都没有碰。
不可否认,阅读好书带给我的精神愉悦和满足是巨大的,但是于我而言阅读仍旧是个外生的任务,我只有在心情愉悦、精神状态良好且事务不繁忙的时候才能够去用心挖掘书中的美好,始终达不到“在疲惫时用阅读来调节舒缓大脑”的程度,也就是说,读书终归是有着比较高的进入成本与门槛。阅读的另一个阻碍在于我没能找到合适的读书时间点,早上起床后没有耐心读半个小时,因为想要尽快开启新一天的工作来执行任务(呼应了上文,沉迷于工作是我的头号问题),晚上又需要去运动和做其他事情,总之就是没法找到一段时间来心平气和地读书。不过终归还是逐步改善了,现在基本养成了早晨起床和晚上睡前各读一会儿书的习惯,手机保持飞行模式,拒绝所有振动提醒。
今年读的虚构类作品少了,读了反映社会底层生活的小说《绝叫》和《鹿川有许多粪》,前者是罕见的用第二人称来讲故事的作品,精巧地让人赞叹,相比之下后者的艺术手法比较好预测,但还是有一两段惊艳的情节,例如主角的母亲在公交车上突然站起来拍手跺脚地吆喝“来来来,快来买好吃又新鲜的鱼糕和紫菜包饭!”。读了大名鼎鼎的《银河系漫游指南》,以及即将读完第二部《宇宙尽头的餐馆》,但还是不知道42这个宇宙的终极答案究竟意味着什么(笑)。读了毛姆的南太平洋故事集《叶之震颤》,我由此再次确认了一点,那便是我其实对于毛姆的小说作品并不太感兴趣,因为总是能够看到同样的人物内核,顶着不同的名字,长着不同的相貌,身处不同的地理人文环境里,却按照相同的模式和思想来做事情,对我而言没有新的启发。但我还是很喜欢毛姆,喜欢他的文学评论(于是读了《观点》)和回忆录,因为实在太喜欢他写的《总结》,还到网上下单买了英文原版《The Summing Up》来重读一遍。
接着来聊聊非虚构类作品,我的最爱!我喜欢真实的故事和记录,喜欢能够和作者的思想进行直接对话来获得启发。去年我的年度图书是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而今年则很难选出一本最爱,因为有太多让我鼓掌叫好的作品。《别闹了,费曼先生》给我带来了巨大的精神享受——我其实没有什么人生偶像,而在此之后,我终于有了精神支柱般的存在。他比我更为强调重视本质,并且把我的一个信仰强化到了牢不可破的地步:绝大多数知识都应该是简单直白的,一个真正理解了某件事物的人,应该有能力用最朴素直白的话语来讲解给不具备相应知识储备的人听并使得对方大体上明白,如果我讲不出来或者讲不明白,那就意味着我其实并没有弄懂。
他也让我看到,对于世界的朴素好奇心可以把一个人带到怎样的高度:因为想要了解世界和物质的原理而去钻研物理(开创了诸多理论,拿了诺奖,参与曼哈顿计划研发原子弹等);因为想要借助艺术来传达自己的感情而去上绘画班,最后达到了能够举办画展和售卖作品的水准;因为贪玩而学会了邦戈鼓,并且录制了伴奏乐帮助一个舞蹈团闯进了世界决赛。永远贪玩,永远浪漫。我想我学到了身为人类该怎么享受这一生。
因为太喜欢费曼,又去读了他的演讲集《发现的乐趣》,其中一段感慨让我印象深刻:“人类看来拥有无限的潜能,而相比之下成就却如此有限,每每想到这点,我们都会很难过。一次又一次,我们都认为自己本应做得更好些。前人在他们所处的黑暗时代中畅想未来;作为后来人,今天我们目睹他们的一些梦想实现了,而很多却仍然是梦想。” 费曼在上个世纪所设想的操纵单个原子,以及把计算机中的比特缩小到原子核级别进行存储,直到今天仍然是个梦想。我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就,但对于这种遗憾我很能感同身受——我始终相信我具有十分可观的潜能,可我至今没能充分将其兑现,很难不时而感到沮丧。
类似的感慨我在伍尔夫的《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里也读到了,“想象一下,如果夏洛蒂·勃朗特每年能挣三百英镑,那会怎么样?这一点很耐人寻味。但她太傻,一千五百英镑就把自己作品的版权都卖出去了。如果她能多了解这个繁华的世界,生机勃勃的城镇和区县,获得更多人生经验,和更多同类人来往,结识不同性格的人,那又会怎么样?” 也许所有人都在背负着遗憾生活吧。
今年对认知科学有了浓厚的兴趣,先是从经典作品《影响力》中系统地过了一遍各种营销场景,了解到一些常用的兜售个人想法的手段,接着在赫胥黎的论述《重返美丽新世界》里读到了营销课程的升级版——政治宣传,见识到了上世纪最成功的推销员——希特勒——如何兜售他的理念,并逐步剥夺德国八千万人独立思考的权力。震撼,让人眼前一亮。用演讲来洗脑和消除个体性,借助镇静剂、致幻剂和兴奋剂来进行化学劝诱,好一套贩卖的艺术。念念不忘的,还有赫胥黎在开篇的那句“说到底,暴君也不过是凡夫俗子”。趁着兴致又找来了赫胥黎的另一部作品《知觉之门》,书里记录了他晚年服用致幻剂麦司卡林的全过程;还开始啃认知科学领域的经典大部头《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不过这两本书的阅读都还只是刚刚起步——我通常习惯于一段时间内同时读多本书。
另外,还读了传记《Elon Musk》的五分之一(前二十章,是的这本书实在是太厚了),但我已经从马斯克传奇精彩的经历和极度鲜明的个性上学到了很多。《Bad Blood》也算是某种程度的传记,完整细致地记录了硅谷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创业诈骗,无数经验丰富成就斐然的投资者、企业家和政客们声称自己找到了下一个乔布斯,沉浸于投资人类未来的美好愿景中,到头来不过是一场巨大的骗局。震撼,精彩至极,“究竟什么是真实可信的”一直是我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打开一颗心》是同样精彩的顶尖作品:医术精湛的心外科医生,拖着疲惫的身躯和常年手术后畸形的双手一次次地为绝望的患者带来生机。登峰造极是怎样一种孤独:“环顾这间重症监护病房,我想到这家医院、整个牛津乃至整个英国,我觉得没有几个人明白这个单独病例的重大意义。没有脉搏的血流正在帮助朱莉的器官康复——她的脑,她的肾,再是她的肝脏。人工心脏手术的先驱们一直在说这不可能办到,他们宣称搏动血泵是无可替代的,还把AB-180之前的三次失败归咎于这一点。”
阅读是多么美好的事情,那么,就多花些时间来读书吧。明年一定会实现每日阅读半小时的目标的——这个目标可是已经立下三年了:)
关于人际交往与创作表达
对我而言,聊天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我甚至曾在多年以前感慨道“我最终爱上的,一定会是愿意花时间陪我聊天的人”,可这在近些年里被大幅度淡化甚至遗忘了,也许是因为疫情,也许是因为我还没能适应美国的生活,也许是因为学生时代向职场的过渡转变。我越来越少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已经不再产生什么思考了,人际圈子也在持续固化和坍缩。
但好在,我逐渐醒过来了,我对于聊天交流的爱好苏醒过来了,有几次夜晚还会去回味咀嚼白天聊过的话题,然后给朋友发去消息“今天和你聊天真的很开心!” 有朋友说话是值得感激的事——彼此可以交换生活的素材和观点,可以对一些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大脑生产出了想法后要与人分享,就像是吃饱了饭之后想要活动活动筋骨般自然。
今年在工作和生活上都结交了一些新朋友,恢复了和一些老朋友的联系,还和一些原本只在彼此微信朋友圈里互不打扰的朋友增进了联结。很神奇的一点是,当我拥有了能量,从原有的环境和语境里跳出来之后,我可以用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身边一些亲近的人。其实世界并没有变动,大家也都没有突变,只是我终于能够用更加积极有活力的态度来挖掘人们的美好了,我终于能够回想起自己对于人类的好奇心了。我很喜欢张潇雨写的一段话:“认识新的朋友对我很重要。其中一个原因是,这是我检验自己是否更加打开,频率是否真正有所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我知道,只有我的频率变了,才会吸引「以前不会出现」的一些人进入到我的生活里。”
七月末在杭州旅行的时候,同辰开着车带我去逛天目里逛西湖,突然就觉得很幸福,在一座我没有长期生活过的城市里,有人惦记关心着我,还愿意抽时间出来陪我闲逛,太难得了。那个瞬间我在想,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把这份美好留存下来,于是我想到了在西湖边上一起录一段视频(之前从未尝试过这种形式),漫无目的地闲聊,聊这些年的情感经历,聊他从匹兹堡回到国内后被治愈抚慰恢复生命力的过程,聊生活的憧憬和烦恼。能够一起创造回忆的截点,很是愉快。
接着去上海借宿在赖雯家里,能够在朋友家里霸占客厅沙发的感觉真是太好了。一起在市区压马路,聊她和法国男友的约会,聊收集的唱片和对欧洲的喜爱,聊做广告和街头卖酒,一起在家里看John Wilson讲纽约的厕所。想起了四年前在深圳,出发去洛杉矶留学的前夕,也是在一起闲聊,那天晚上还从她那儿学会了玩滑板的基本动作,把这份技能带到了加州的校园里。
去找小唐碰面也同样是颇为治愈的经历。很感激她愿意挤出上班的午休时间来陪我逛书店,晚上下班后又一起聊得忘记时间的存在。分享我们分开后这两年的成长轨迹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交换彼此的素材和能量,从对方身上得到启发。我突然意识到其实我们都是不记仇的人,有过的矛盾和争吵都变得模糊,但会一直记得在洛杉矶看过的粉红色的落日,还有自驾游把车子发动机开报废后被困在俄勒冈小镇里的难忘经历。其实我们算是这个世界上对彼此的优缺点最为了解的人之一(朝夕相处那么久很难不把对方看透),有这样一位朋友进行交流讨论实在是很珍贵的体验。
对我而言,不管是面对面聊天还是微信发消息,都能带来很大的满足,我发现自己常常会去咀嚼反刍微信的聊天记录,然后感到心满意足。今年对我影响最大的人际交往应该是和小莞熟络起来,原本彼此只是半生不熟的微信联系人,但我怀着“我就要离开洛杉矶了不妨在此之前碰一面”的想法向对方发出了邀请,惊喜地发现我们是高度相似的个体,有着相同的对于总结反思的嗜好,对于世界的认知方式,以及同为“怪人”所需要背负的烦恼。我们可以绝对公开坦诚地交流,不需要强行硬撑着显得自己好像很厉害,只需要真诚交代彼此的现状和日常的思考就可以了。达成了一种极其理想化的共同进步的状态。时不时地会在微信上狂轰滥炸对方,在一条消息里塞进数百字的小作文,不可思议。更难得的是,她不会因为朋友的关系就偏袒我或者戴上滤镜——她会按照她的审美和原则来评估我的所作所为。有一位朋友能够帮助和支持自己捍卫价值观,在日常生活里抛出有意思的思考素材,实在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表达欲和创作欲的回升是状态好转的直观体现,除了在公司内部创作文档以外,我还在小红书上写了一些日常的观察和对自认为有趣有营养的素材的思考感悟,似乎我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要求都很高,写作也如此,有时发布一篇几百字的小红书要耗费好几个小时来打磨文本字斟句酌,最终也没有太多的阅读量,不过这也并不会打消自己的积极性,在创作完成的那一刻我就已经收获了巨大的满足和成就感,并且还真诚无损地留存下了那一个灵光闪烁的瞬间,现在回头再看自己写的内容,仍旧会自恋地觉得“写得真不错。继续写下去吧”。目前的不足是写的数量不够多,并且一千字的短文本限制让自己没法十分充分地表达自己,不过这些问题就交给今后的我来解决吧。
说到小红书,这个平台今年给了我太多的帮助和引导。上半年的时候我还在把它当做消遣品,用来看些搞笑视频和漂亮女孩,美其名曰舒缓眼球,但越来越多地发现我把时间挥霍于此,很多个宝贵的周末就这样被消磨掉。熄灭屏幕后总是脑袋空空,于是一气之下把它卸载了。但是却又很快就发现,我本就单一的生活变得更为封闭了。一两个月后我重装了软件,开始认真审视自己的信息摄取。我意识到,漂亮女孩们能够带来感官愉悦,却不能帮助到我。我开始整理自己的关注列表,大胆地对首页上的美女们右键选择“不感兴趣”,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训练推荐系统为我服务。
于是,我开始看到好书推荐(实际读了之后感慨“真是诚不欺我!”然后顺藤摸瓜地找到了更多的精彩作品),看到很多有活力有生命力的人在很认真地生活,看到有趣的故事和经历,对这个世界的观察和思考,在不同城市/领域/公司的深度体验,一些优秀的创作,以及拓展想象力的内容。
六月份在主页看到一条推送说可以尝试每天花三分钟录视频来锻炼表达能力,可以流水账地讲述日常,或者随便什么内容都行。当时我正好有这方面的困扰,自疫情以来我的口头表达能力越来越差,嘴巴这个器官严重退化,我甚至已经无法完整地说出一段话了,只能够蹦出“牛逼”“这样啊”等字眼,严格来说已经不具备和人聊天的生理能力了。因此在看到推送的时候眼前一亮,正是我需要的!于是当天晚饭过后就在车里录了一段,我频繁地卡壳,口吃啰嗦,语无伦次,嘴巴完全跟不上大脑的速度,但好在我对自己足够耐心,像是照顾一位语言表达中枢神经受损的患者做保健一般,又像是托福口语习题训练一般,只不过我训练的是我的母语而非英文。
第一次播放自己的视频时非常不适应,尤其是很不习惯在手机屏幕里看到自己以及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活像一个智力障碍者。但我似乎一向适应能力不错,迅速地接受了这种录制模式,开始进入到自我改进的螺旋上升中。我在回放录像时会指出问题,例如我在说话时用了太多无意义的“然后”作为连接词,严重影响说话质量和信息密度。发现问题后会有意识地去训练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坚持一段时间过后——准确来说并不是坚持,只不过是顺着奖赏和愉悦养成了每天的习惯罢了——嘴巴明显地康复起来了,倒不是说自己口才如何,而是自己终于恢复到一个正常社会人所具备的口头表达能力了,我终于可以和朋友们进行一个小时以上的对话(这对于年初的我而言是酷刑)了。
关于运动——滑雪、篮球、游泳和羽毛球
关于滑雪
2023年横跨了我第二个雪季的中后期与第三个雪季的前期。投入了很多时间与精力,总共上雪33天,去过了五个州的十三个雪场:加州的Mammoth/ June Mountain/ Big Bear/ Mountain High, 犹他的Snowbird/ Snowbasin/ Brighton/ Solitude/ Alta, 科罗拉多的Aspen Snowmass和Copper Mountain, 以及华州的Crystal Mountain和阿拉斯加的Alyeska。
进步自然也很大。反脚滑行流畅了很多,速度也大幅提升,第一个雪季的问题之一“正脚没控制,反脚没速度”明显改善,可以自信舒服地活动于蓝道,上下缆车也能全程保持反脚,以至于一些朋友误以为我是goofy选手。惊喜的是我在没有太多雪包的黑道上也成功地实现了反脚下山,只是控制力还不够;在窄道和人多拥挤的路段能够保持不慌张,不过紧急情况下还是要切换回正脚来应对状况。
正脚滑行也有诸多改善,其一是后刃时能够调整视线来确保前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一致,从而避免了脚下突突突的经典问题,其二是初步领悟到了重心前后转移的技巧,但运用得还很不熟练。相比起第一个雪季的盲目放直板冲速度,现在懂得了精确地控制身体才是更为重要的,把Always in control这一要求刻进脑海里。这一年我渐渐培养出了对于陡坡的热爱,终于明白了Need for steep的含义。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拉到巨大的蘑菇堆里才能够暴露出滑行的问题。
在无意之中把滑蘑菇培养成了自己最爱的项目,在缆车上看到整座大山覆盖了或大或小的雪包时会感到极其兴奋,两眼放光。我乐在其中,但也因为笨拙地躲重心和动作不协调导致摔得惨烈(也许这就是不知天高地厚吧),不过有这么一两天会有超常发挥的表现,可以流畅自如地完成一整段蘑菇黑道,脑中忘掉一切技术要领和发力动作,就像是对待普通平坦的蓝道一般从容自在。那一瞬间我有了“天下武功,融会贯通”的错觉。此外我还狂热地爱上了跳坡,爱上了腾空之后稳稳落地带来的满足,基本可以做到空中180度转身,但是360度还是十分勉强需要夸张地偷角度才能实现。
当然滑行问题还有很多,最严重的一点是前刃滑行时总是拼命地提起后脚跟从而导致足弓酸痛,没有正确地锁住脚踝和折叠身体,并且盲目地追求高立刃,总是想要将前刃大幅度离地,完全无视具体的地形和滑行速度,导致滑行姿态也不雅观。另一大问题是始终没能在雪地上画出圆润均匀的弧线,感觉自己一直是在东拼西凑地滑行。这些问题就留给新的一年来好好攻破吧。
关于篮球
篮球应该是给我带来过最多快乐的运动。无论是自己独自练球还是与人组队,都会让自己感慨“能够运球投球真是太幸福了”。在加州生活的时候,晚上常常会带着球来到公园,感觉是极为有效的把自己从计算机中抽离出来切换状态的方式。会习惯性地运球绕场几周来激活身体,接着开始运球和投球练习。我没有精进自己的目标,因此也不像滑雪那样会找教学视频来反复细致地研究,篮球于我而言是为了休闲出汗和调节身心,不过球技总归还是有些许提升,例如左手的控球能力强了些,可以更多地从左路发起进攻了,整个人的急停和节奏变换也有提高。一个有趣的例子是,某天晚上通过一个简单的停顿后从左侧提速,干净利落地甩开了防守球员,我甚至不大相信自己能够做到这般不拖泥带水,一时愣住,反应回来时,对方已经归位重新挡在我身前了。
有过一些高光时刻,甩掉防守球员后一个流畅的拉杆赢得对方"Holy shit"的感慨,以及切掉对方运球后迅速回应一记三分球,另外防守态度一直很积极,有时还会主动换防对面速度最快命中最高的球员。不过整体而言我的水平还是比较一般,问题之一是身体始终十分不协调,常常要在脑海中构想一条固定的突破路线并一条道走到黑,没什么临场应变能力,当然这个问题的很大一部分在于脚步混乱。另一个问题是组队时常常感到忸怩和“社恐”,认为自己需要尽快把球传出去由队友完成进攻,哪怕自己凭借积极跑动、断球和篮板赢得了球权,也还是会把球交出去,仿佛一个任劳任怨的苦力工,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侵略性不够强,另一方面是害怕自己出手却没能命中(这一点其实很离谱,因为我会把球传给命中率比我还低的队友,以至于大家会着急地鼓励我“你自己投呀!”)。
搬到西雅图之后打球少了很多,主要因为当地的室内外场地都少得可怜。明年也许会好好训练基本功,不过也可能保持延续目前的轻松娱乐水平。
关于游泳和羽毛球
游泳是新型的慢跑,至少对我而言如此。自从膝盖劳损之后,我基本告别了跑步,柜子里甚至已经没有跑鞋了。我在游泳中找回了初中时代的自己,那个每天晚上都要骑着车风雨无阻地去学校操场上跑上十圈的自己,那时的自己甚至不需要听歌(其实也并没有个人手机),就只是一圈圈地在跑道上疏解脑中的杂念。我喜欢泡在水里的感觉,喜欢发梢沾上消毒水的气味,但这家健身房里和我有相同喜好的年轻人很少,绝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可见这项运动对膝关节的友好程度 :)
现在的节奏是不到四十分钟可以蛙泳一千米,每两百米来回之后歇会儿,整体速度不快。游泳像慢跑般具有很高的性价比,短时间内就能给大脑供氧消除疲惫。游完一千米后我通常会直接离开,有时会再游会儿蛙泳,有时会练习自由泳——现在能够依靠双腿高频打水来保持身体水平,但其实不是合格的水平,下半身会明显地下沉,可能是核心力量不足以支撑身体的缘故,也可能是四肢不协调导致。换气采用的是右侧单侧呼吸,发挥同样不稳定,时而抬头太高导致身体失衡,时而太低导致呛水(想来好笑,似乎我常常在喝泳池里的水)。也许明年该好好训练基本功,并且学一学怎么翻滚转身来完成一个完整流畅的来回。
羽毛球是冬天拾起的。中学时代就已经十分热衷这项运动,每次握着拍子反手回球都觉得无比幸福,但是上了大学之后就渐渐遗忘了。今年机缘巧合下开始加入业余双打的群聊,趁着兴奋买了人生中第一把专业球拍Yonex Astrox 100ZZ——这个思路在挑选雪具时也用到了,我跳过了新手入门产品而直接奔赴中高阶装备,是因为相信自己一定能快速进步,能够把它应有的潜能释放出来。目前打球还有非常多的欠缺,包括但不限于接发球质量很低,对空间距离没有直观感受常常回球出界,接球之后没有回到场地中央的本能意识,发力方式不对导致甩胳膊等,不过偶尔也能有些高光时刻,例如积极跑动成功地抢救刁钻的小球,以及干脆利落地在网前拦截。明年会认真系统地学习训练,不出意料的话应该会有非常可观的进步(因为自己的起点比较低),希望能够让身体跟上大脑的反应速度,做出我所设想的回球动作。
后记
这篇文章的创作始于十一月初,但是写作十分缓慢,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大量出行且事务较多,另一方面是这一年发生了不少的事情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来回顾。我知道我不可能把一整年里所有的美好和痛苦都浓缩到一篇文章里,但我还是想要尽可能细致地还原今年的经历和成长。很多朋友给我带来了善意和爱意,抱歉以我拙劣的写作技巧没法完整地记录写下。要继续快快成长,回馈大家以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