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作为中秋节的传统食品,蕴含着亲人对团圆的思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祈盼。而近几年,当节令食品月饼走上新消费赛道,盲盒、文创、国潮、联名等元素层出不穷。今年,“国潮月饼”受到追捧,月饼包装设计的主流趋势是“潮流设计+中国元素”。据艾媒咨询数据,超过8成的消费者今年有购买月饼的计划,其中又有超过6成的购买者,偏好中国风包装的月饼。今年“国潮月饼”不乏精品之作,如老牌月饼厂商知味观,和良渚文化合作,把文化遗产里的神人兽面纹、三叉形器、玉牌饰都复制在了月饼上;万事利丝绸结合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推出了“吉星伴月”中秋礼盒,广受欢迎。然而,“国潮月饼”集体出圈暴露出三大隐忧亟需纠偏。
一是跨界联名“跟风成潮”,贩卖情怀下“噱头大于实质”。“国潮月饼”联名本意应是将企业文化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凸显月饼的文化内涵。然而当前月饼跨界联名“跟风成潮”,月饼“内卷”使得不少联名忽略了传统文化意蕴而显得格格不入。如螺霸王与敦煌美术研究所联名推出的螺蛳粉味月饼礼盒,宣传词是“一口上头爽飞天”,不仅在口味上与传统认知的月饼相距甚远,且从口味到设计与敦煌艺术文化显得格格不入,跨界跨出了边界。联名月饼背后是资本的狂欢,趁着中秋节,大搞一波营销,吸一波流量,割一波韭菜。卷入新消费浪潮中的月饼,在为这个传统节日的食品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价格也随之“升级”了。在淘宝等购物平台,高价月饼屡见不鲜。如哈根达斯与卢浮宫博物馆的联名款“卢浮映月”冰淇淋月饼礼盒,领券后预售价1188元,每块月饼单价超过148元。
二是贴牌代工现象比比皆是,食品安全不容小觑。不少企业跨界入局“国潮月饼”领域,一方面是为了借势营销,另一方面是考虑到月饼产业链条完备,代工贴牌盛行,涉足月饼行业较容易。虽然市面上代加工的企业很多,工艺质量却参差不齐。文化韵味固然重要,但质量和安全对于食品而言应放在首位,不应本末倒置。但“国潮月饼”在代工模式下,买方企业负责口感把关,但在质量与标准上难把关,故存在食品安全隐忧。如知乎今年给大UP主送出了低糖月饼礼盒。但9月8日,网上曝出部分知乎用户吃了知乎月饼后出现腹泻的情况。知乎的初衷是从供应商提供的产品中选购更健康的低糖月饼,忽略了用来代替蔗糖的麦芽糖醇可能会导致一部分人不耐受,这也反映出代工厂在食品安全上把关不严。
三是过度包装“喧宾夺主”,易造成环境与资源压力。“国潮月饼”的兴起伴随着包装设计的复杂化。需警惕打着文创名义卖包装的现象。如有一款以“星月宇宙”为主题的月饼,礼盒拆装后点上蜡烛可以变成“走马灯”,虽然看上去有新意,但是买家却表示这样的包装很鸡肋。又如今年好利来的“银河漫游舱”礼盒,月饼被层层包裹,虽然显得有科技感,但有过度包装之嫌。此外,目前的“国潮月饼”礼盒主要通过电商途径销售,物流运输过程中采用的密实的包装和防碰撞的泡沫塑料,也造成了不少快递垃圾,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造成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