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我常常问媳妇:“当初的你是怎么想通了或者没想通,就嫁给了当初的我呢?”
因为当时的我,正处于人生的“巅峰”,体重220斤,也就是0.11吨。重度脂肪肝5年、抽烟、喝酒、血脂异常、血糖不稳、尿酸偏高,总之,每次体检我的异常结果页都是正反面打印的。
当时的我是这个样子的。
下方高能预警!!!
我甚至还骄傲的和单位怀孕后期的女同事比肚子。。。
当时最常见的状态就是困,坐着睡、趴着睡、开会睡、看电影睡、甚至开车都会睡。(肥胖造成严重打鼾甚至睡眠呼吸暂停,睡眠质量特别不好)
那时候以为,生活可以将就,日子可以苟且。何曾想到,舒适圈中的每一秒,都充满危机!时间,正在无情的惩罚着每一个停止成长的人。让我在最美的年华,变成自己最不想要的样子。。
之后我相亲、结婚,继续毫无知觉的浑浑噩噩的过日子。
直到我的天使降临人间。
抱起柔弱小家伙的一瞬间,我感到有种叫做责任感的东西在悄然萌芽。
说归说,其实身为一个常立志的胖子其实和所谓的自律和励志完全搭不上边,懒惰和凑合永远是生活的主旋律,在温水里毫无知觉的舒服着,凑合着。听着差不多的歌,抽着差不多的烟,喝着差不多的酒,过着差不多的人生。闲来无事刷刷知乎和减肥公众号,看着别人的成功励着自己的志。
直到有一天,感觉身体不对劲的我拿起来父亲的血糖仪监测了一段时间的血糖。
彷如一阵闷雷轰入我的生活,然后我就开始疯狂的尝试各种奇奇怪怪的减肥法,吃减肥药、喝减肥茶、吃代餐、节食、吃黄瓜喝白水、少食多餐、一日三餐只吃水果、跑步、游泳、跳绳、甚至抹辣椒裹保鲜膜,终于还是控制不了自己疯狂的血糖,走进了医院的大门。
2016年3月8日,广大女同胞的节日,却是我正式确诊二型糖尿病的日子。
知道一种疾病和确诊自己患病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心态。在确诊之后,我开始翻阅相关的书籍,却是越惊心,越看越沉重,时常埋怨自己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关于那段时间的记忆大都已经消失殆尽,应该是选择性遗忘了,总之那是我人生最灰暗的一段时间。
那时候喜欢看罗振宇的《罗辑思维》,其实就是图那句:“古时候的有钱人自己懒得读书,就雇人读书给自己听”,既然自己懒得读,听一些免费的读书和谈资也是好的。通过《 罗辑思维》 知道了《樊登读书会》,第一次冲动的为自己的成长买单付费,通过读书会真的扩展了自己很多的知识边界,听书已经不过瘾,那一年还读了32本实体书。
《沧浪之水》《哪儿有没时间这回事》《断舍离》这三本书成为我逆袭之路的开始。《沧浪之水》点醒了我,自己的天花板,会成为孩子的起点,不要因为自己的懒惰和不进取,让儿女去承担后果。《哪儿有没时间这回事》提供了很多的时间管理和任务拆分的方法。《断舍离》则提供了核心的方法论。
4月初,刚刚发工资,我就把全部的工资办了健身卡,并且购买了私教课。
其实懒惰是天性,但由于自己付了高额的费用,在行动之初还是给了自己很多的动力的。由于心疼钱,每次都会要求教练把课时上满,不浪费一分钟。由于付了高额的费用,所以尽管之前的几次课异常的艰苦,也就坚持了下来。
同时,我也开始调整自己的饮食,早餐从油条油饼肉夹馍换成了牛奶燕麦、鸡蛋、红薯和面包。
我也在网上找各种减脂餐的食谱,开始尝试自己做饭吃。一开始,都是各种不好吃的鸡胸肉。。。
减脂开始之后,我也购买了体脂称开始记录自己的体重,通过秤的APP记录数据,可以很直观的看到一段时间内的体重变化趋势,而不会因为一两天的体重浮动而烦恼。
时间一晃几个月过去了,我竟然也坚持下来了,体重有了明显的下降,精力体力有了明显的提升,我终于体会到了减肥的好处。
截止到2016年结束,我的体重从105公斤减到了87.6公斤,减掉了17.4公斤,也就是34.8斤的体重。
2016年我初步体会到了投资自己以及读书和健身给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年底,我也将这一年的体会写成了文字。请移步我之前的文章《再见2016,你好2017》
2017年在健身方面其实乏善可陈,因为投资自己思想的建立,加之通过减肥,精力体力的提升,在2017年我给自己买了很多的课,各种学习,各种读书。当年主要提高了摄影的水平。
2017年10月,我在Bilibili上结识了NowFitness的Up主Kevin,跟着他推送的视频开始比较系统的学习健身饮食相关的知识。
同时,由于Kevin介绍的很多知识和经验来源于国外,所以我也开始阅读和学习国外最新出版的关于健康方面的英文原版书。
一边做着理论积累,一边规划着新的一轮减脂。因为通过阅读和学习,我发现了新的可能性。终于,下定决心,进行一轮十二周减脂。我还特意把减脂的时间段安排在过年期间,期望这样能打破每逢佳节胖十斤的魔咒。
当时的身材是这样。十二周减脂从2018年1月22日开始,截止4月16日。每天早上起床后称量体重,记录在Excel表中,每周取平均值。
从1月22日至3月3日,我使用的是热量控制法。也就是计算自己的基础代谢率,再乘一个运动系数,得出每天自己的基础消耗。每餐吃的东西都要称量重量,算出热量,计入总数。只要每天摄入的热量减去运动消耗的热量小于基础消耗,产生能量赤字,那么就能规律的减重。(推荐的能量赤字是500~1000Kcal每天)
基础代谢(BMR)计算公式:
男: BMR = 66 + (13.7 x 体重(kg)) + (5 x 身高(cm)) - (6.8 x 年龄)
女: BMR = 655 + (9.6 x 体重(kg)) + (1.8 x 身高(cm)) - (4.7 x 年龄)
我当时的基础代谢率(BMR)是1958.5Kcal
计算每天的能量消耗还需要一个运动系数,根据每周的运动量决定。
1.2 静止/无运动
1.375 1~3次运动/周
1.55 3~5次运动/周
1.725 6~7次运动/周
1.9 专业运动员
那么每天总消耗就是 BMR(1958.5)X 运动系数
每天的目标是控制自己摄入的食物热量小于总消耗,产生能量赤字,赤字的数值控制在每天500~1000Kcal。
这个减肥法的优点是科学可控,通过上面图表可以看出来,除了过年那周体重几乎维持不变,其余几周,维持了每周两公斤相对稳定的体重下降。
推荐当时使用的一款记录和计算摄入热量的APP,叫做MyfitnessPal。
缺点也同样存在,那就是需要随身带一个电子秤,很多的食物都需要称重,再录入App进行换算。
在减脂进行过程中,我还在继续学习和研究从国外买回来的那几本书,发现很多书里都提到了对于糖和碳水化合物的反思。终于,在3月4日,我决定进行生酮饮食。
现在反思起来当时进行生酮饮食有些操之过急,看了两本书的前言,研究了几篇公众号就开始改变自己的饮食结构,结果前一周非常的难受。出现了乏力、失眠、脱发、嘴干、肩膀痛等不良反应。
我这才意识到了自己对于生酮饮食的了解仅仅浮于表面,过于急功冒进。于是针对出现的问题,在书里面找答案。果然,由于仅仅接受了生酮饮食断糖、断碳水的基础概念,被公众号误导盲目提高了脂肪的摄入,完全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身体情况。
于是,我开始认真的阅读《The new body type guide》这本书,并且一边阅读一边翻译。
通过阅读和翻译那本书,我了解到原来自己是肝脏型和甲状腺型体质的混合型,于是根据自己的荷尔蒙体质调整了饮食结构,大大降低了脂肪的摄入量,大大提高了新鲜蔬菜的摄入(每天500克~1000克),从而缓解了胰腺的压力,解决了肩膀痛的问题。我还一边读书,一边把翻译的结果制作成视频放在Bilibili上与朋友们分享。
以下是我每天吃的东西,足以证明2017年的摄影没有白学。
十二周减脂结束,体重从94.8公斤降到81.3公斤,总计下降13.5公斤,之后的体型是这样。
对比如上,体型上感觉并没有特别多的变化。但是通过后期对于原版书的翻译,以及自己身体的感受,我知道,真正的减脂,才刚刚开始。。。。
从2017年11月21日开始,我就按照Bilibili网站Nowfitness频道Kevin的推送开始进行力量训练。为什么我记得这么清楚?因为我按照Nowfitness【第57期】独家推荐:性价比最高的健身用具! 购买了小笔记本,每一天的健身都记录在内。这样不仅仅训练当天的进程和动作容易把握,整体训练的效果和自己的成长也一目了然。
我的三大项(卧推、深蹲、硬拉)从最开始的卧推70lb、深蹲80lb、硬拉80lb(不算杆重),增至近期的卧推150lb、深蹲200lb、硬拉200lb,加上杆的重量换算成公斤是卧推88kg、深蹲110kg、硬拉110kg。
现在这个小笔记本已经快用完了,等我明年练完下一个小本,到时应该够资格做健身的分享和总结了。
最近越来越觉得,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有太多太多的事情付出了不一定有回报。但是唯独读书与健身这两件事,只要你投入了足够的时间与精力,是确定能够获得回报的,并且这个回报还会在时间维度上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2018年到目前为止,我读了37本书,目前正在读尤瓦尔·赫拉利的《今日简史》以及Jordan B. Peterson的《12 Rules for Life:An Antidote to Chaos》。
最后,奉上截止到目前的对比照片,同事们都说,我经历了一次整容级的减肥......
微博、知乎、Bilibili、喜马拉雅搜索:猫叔老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