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只鲸鱼,名叫Alice,它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鲸”,因为它歌唱的频率有52赫兹,而正常的鲸鱼歌唱的频率只有15~25赫兹,所以对其他鲸鱼而言,Alice就是个哑巴,没有任何亲属或朋友能听到它唱歌的声音。所以,它一直孤独地在海洋中游弋。
围绕这只鲸鱼,青年作家张云创作了《鲸背上的少年》一书,作为礼物送给自己刚出生的儿子。
书的外封是深蓝的底色,象征着深邃幽静的大海,海里有一只头尾跃出水面的鲸鱼,仿佛在欢快地歌唱。远处,是伸到海里的细长的岬角,上面零星地分布着帐篷和高大的针叶林。更远的地方,是洁白的冰山,冰山上的天空中,挂着一轮皎洁的圆日。整个封面给人一种宁静幽远的感觉。
刚拿到书时,因为封面的温馨感,我以为它讲述的是一个类似《驯龙高手》的奇幻故事,没想到,开篇就是一场神秘的杀人案件,但作者却并未交代案件始末,而是另起炉灶,从头开始叙述,用环环相扣的推理将各色人等包罗进去。随着情节的推进,杀人案件的真相也逐渐被揭开,故事背后隐藏的深刻思考才更让人动容。原来,作者真正想要探索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传统和现代的冲突。
小说描述了一个崇拜巨鲸的古老民族——尤皮特族,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北地,拥有自己独特的信仰、风俗和习惯。其中,最为独特的,就是对巨鲸的信仰。
在尤皮特族有一个传说,洪水滔天的时代,巨鲸拯救了一对即将饿死的男女,并与他们签下契约,它的后代也会将自己的身体奉献给尤皮特人,但尤皮特人捕鲸只能用于自身的生存,否则就会遭到诅咒。
千百年来,尤皮特人都靠捕鲸为生。到了近代,随着远洋航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北地,他们开始捕杀鲸鱼用于谋取暴利。尤皮特人的传统信仰也遭到了商业社会的挑战。
故事的开端,尤皮特人世代居住的北地突然从海上漂来了几具冰封的尸体,由此牵扯出一桩发生在两年前的案件。尽管故事的主要发生地是在北地,但牵扯的社会背景却尤为广阔,从冰封的北地到炎热的东南亚,从冰原、林地到大海,甚至热带小岛,作者的笔力极其老道,对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植被分布和气候特点描写十分精准,我们仿佛跟随着他的笔触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幻旅程。
书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也十分精准传神,美丽善良的海洋学家,聪明睿智的警察,虔诚的巫师,勇猛的猎手,境遇悲惨的渔奴,还有唯利是图的商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行为特征,在作者的笔下栩栩如生。
读完后,给我的一大感受就是,书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这种孤独与生俱来,亦将伴随终生。
美丽善良的海洋学家莫妮卡,多年来一直在寻找那头世界上最孤独的鲸——52赫兹。她的研究枯燥而乏味,但她却乐在其中,因为这是她毕生的愿望。她的孤独在于,自己理想并不被男友所理解,况且,她的男友只是利用和欺骗了她。
少年阿古一心想要寻找父亲,却被骗到了太平洋的小岛上,成为了渔奴。小小年纪的他经历了战火、奴役、死亡和漂泊,最终被尤皮特人救下,在这个远离人烟的小镇里住下。他的孤独在于,无人能够理解他内心的痛苦,苦苦寻觅的父亲已命丧班纳吉岛,昔日好友也纷纷死于船上的内乱,如今连养育他的大巫师飓风也已死去,除了鲸鱼的陪伴,他还剩下什么呢?
还有那位老渔奴塞纳尔,在大海上漂泊半生,不仅能通过云彩来辨识天气,还能根据风力和空气湿度来判断鱼类的聚集地。尽管他是渔奴,遭受过非人的折磨,但他的性格并没有变得古怪凶残,而是仍保留了自己宽厚忠实的本性,他用一己之力照顾阿古,并传授给他很多在海上生存的技能和生活的智慧。他没有家人,唯一的朋友就是阿古,如果算得上朋友的话。他一生依恋大海,即使有机会从班纳吉岛逃脱,他也不愿离开,最终魂归大海。这种对大海的眷恋,想必也是无人能理解吧。
尽管每个人的孤独都不一样,但他们并没有拒绝这份孤独,也没有抱怨这份孤独,而是努力去接受,认真地生活,并学会与孤独共存。如同Alice,即使永远无法被同类听到的,它也不会放弃在大海里自由地遨游,愉快地歌唱。
或许有一天,就能遇到那个听得懂的知音了。
在一切足迹中,
大象的足迹最为珍贵,
因为它的大脚,
总选择最困难的那条路。
在一切歌声里,
鲸的歌声最为动听,
因为它的吟唱,
折射出星空和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