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次翻看《聪明的投资投资者》,一本需要不断重温的投资经典,其中在导言中有段关于未来有可能增长的行业和最有前途公司投资的论述,引发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应该如何看待成长性行业或是公司的投资?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格雷厄姆导言中的论述:
长期起来,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观点认为:成功的投资技巧首先在于找出未来有可能增长的行业,然后再找出其中最有前途的公司。
例如,精明的投资者或其精明的投资顾问很早就会发现整个计算机行业,尤其是IBM公司,巨大的增长潜力。同样的情形也适用于其他诸多成长性行业,以及其中的成长性公司。但事先发现这些行业和企业,并不像事后看到的那么简单。
这种投资者也许会买进——比如说:航空股,因为他们认为,该行业的前景会比其当前的市场估值更为好看。
事实证明,这种危险在我们提到的行业表现的尤为突出。当然,我们很容易地算出,航空运输量会在未来数年获得长足的增长。正因为如此,航空股亦成为投资基金的最爱之一。
但是,尽管该行业的业务收入不断增长,其增速甚至高于计算机行业,但由于技术问题,再加上产能的过度扩张,该行业的的利润十分不稳定,有时会非常糟糕。1970年,尽管该行业的运输量创下了新高,但却为其股东带来了2亿美元的亏损。1965年和1961年,该行业同样也出现过亏损。与此相应,这些公司的股价在1969—1970年年再次出现超出市场整体水平的跌幅。这一业绩记录证明,即使是那着高薪的全职投资基金专家,也会把这样的一个并无奥秘的重要行业的短期未来完全搞错。
另一方面,虽然投资基金对IBM公司投入了相当多的资金,并取得了不菲的收益,但是,由于其股价过高,再加。上其未来的增速不确定,从而使得基金在这家业绩极佳的公司投入还不到3%。因此,他们对这只表现优异的股票的投资,并不能使其整体业绩增加多少。此外,他们对IBM公司以外的许多计算机公司投资,似乎并不赚钱。
从这两个实例中,我们可以得出两个教训:
1、某一行业显而易见的业务增长前景,并不一定会为投资者带来显而易见的利润;
2、即使是专家,也没有什么可靠的方法,能使其挑出前景光明的行业中最有前途的公司,并将大量的资金投入该股票。
思考:
2013年因为无力偿还到期债务,中国最大的光伏生产企业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简称无锡尚德)破产了。3月20日,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据《破产法》裁定,对无锡尚德实施破产重整。
无锡尚德由澳大利亚籍华裔博士施正荣于2001年1月建立。2005年,施正荣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100%控股无锡尚德的“尚德电力公司”,并在纽交所上市。一直以来,无锡尚德都是尚德电力公司旗下资产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集中了尚德电力公司95%以上的产能。
2011年,无锡尚德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面板和产品制造商,产能达到2.4GW。公司分支遍布10余个国家,员工约11000人。
然而谁又能想到仅仅是过去两年,这个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面板和产品制造商就这样破产了呢。
对于无锡尚德的破产,市场会有各种各样的解读,有兴趣的读者也可以去仔细的做下了解,这里不做赘述。但是,有一点我们是可以肯定的,太阳能光伏作为最清洁的能源,无疑市场空间是极为广大的,但是为何这样的一个市场空间如此巨大的行业,一家曾经登顶全球的公司却因资不抵债而破产呢。
针对成长性较好的行业或是公司的投资,格雷厄姆的学生巴菲特在其之后的投资中也有不断的思考。并在其伯克希尔的投资年报中有过这样的论述:
对于价值和成长性,这两种方法在重要的关键部位是可以联系在一起:成长性总是价值评估的一部分,它构成了一种变量,其重要性可在忽略不计到巨大无比的范围内变化,而且其作用可以是负面的也可以是正面的。
相似的,公司的成长性本身几乎没有告诉我们什么。确实成长性常常对价值产生积极的作用,有时能够达到惊人的比例。但是,这种影响很难确定,比如投资者习惯性的将大笔的钱投入到一些公司,为毫无利润的成长性提供资金。
成长性何时才能对公司的价值产生积极的作用?
成长性只有在适当的公司以有诱惑力的增值回报率进行投资的时候,才能够对公司的价值产生积极的影响。只有当用来资助成长性的每一个美元可以产生超过一美元的的长期市场价值的时候,才能使投资者收益。至于要求增加资金的低回报率的公司,成长性会伤害投资者。
从其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不管是成长性好的行业还是公司,我们选择投资的关键是:投资回报率,即投资一美元能否取得一美元的长期市场价值。
如果,一家企业每年的都有较大资本投入,但长期却不产生投资回报,或者需要较大资本投入才会产生回报,比如100元的投入只产生5元的回报,甚或是没有回报,或是回报是负得,那即使是成长性较好的行业或是公司,我们也不如将我们的钱投入到100元的投入却能够产生20元甚至更高回报的低增长的公司中,其投资回报要远大于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