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这两天琢磨这一句话:要学会使用互联网,让自己的能力产品化。听着很大,不仔细去想,也觉得和自己没有多少关系,即使看到周围的朋友明明就是这样做的,并且已经实践的非常好了。
《未来简史》说未来是数据神,价值观是:信息自由流动。
而再看李笑来老师说的,他最近要上线一个区块链项目,PressOne.说这是要完成他四年前立下的目标。他说这会使用去中心化的方式颠覆出版发行:
在我眼里,这相当于是“重建整个互联网
逻辑很简单,因为现在的互联网其实主要就是由内容构成的……
看到这些之后,如果你是我的朋友,如果你在读之前还在疑惑,为什么我坚持也很想让你去马上来学习,了解到底区块链是什么?你还一直反问我,你懂区块链吗?那么,立志每天都要写作的你,你想到了什么?这是个机会,而和你有没有关系呢?
《七年就是一辈子》有一章:—— 调整焦点:有一个不可或缺的方法论。作者引用了马云的话:
很多人输就输在,对于新兴事物,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
当趋势来临的时候,我们应该转换焦点,这样做:
不是问自己,这个大势如何才能为我所用?
而是问自己,在这个大势中,我去做什么最划算?
现在找到了方法,正好有一个机会,或者是说可隐约看的见的趋势,我们问自己,这个大势中,我去做什么最划算?
黄有璨说未来是互联网人的好机会,而互联网,信息自由流动,互联网主要就是由内容构成的,我们该做什么最划算?
想一想为什么要如此执着的各种哄骗自己鳄鱼的大脑,不停的给自己找到刚需要坚持写作?
或许一开始我们知道写作重要,但是随着一个新的趋势到来,我们恐怕更该焦虑的是,我怎么走的这么漫不经心,我怎么还没有准备好!
以上不知道算不算是回答。早上我没忍住,给一个一起写作的朋友推荐,让他马上献身于区块链知识的学习中当中去。我想到了这里之后,再来结合自己去想,我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在这个大势中,我可以去做什么?我只想到了我要快速积累我的写作工作里程。
因为去理解牛人文章背后的思考,隐约有点明白了,这大势是什么,怎么想都觉得大势和自己没有关系。但,也绝不能灰心气馁。需要想的是,在这个大势中,我去做什么最划算?我知道了内容重要,我自己也很喜欢写,写的时候可以让自己迅速沉浸在心流状态。那我就对自己要求严格一些,持续地写下去。同时还想到了,还有一个方面自己也可以做,区块链知识要学习。比如这次笑来老师要上线的项目,是个机会,怎么让它和自己有关系呢?我要为自己能有机会参与ico做准备。
(二)
一直默默的关注一个前辈的成长。她写看到同一个社群中,一起认识到同学,很快就有了非常耀眼的成绩,有的迅速积聚了让自己仰望的影响力。写自己的焦虑,最后自己思考,总结出来的答案是,要打造,积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暂时没有也不着急,相信积累的力量。这里我想到的是,笑来老师十年前开始些博客的时候,对文字也没有如现在这般的驾驭能力。
其实最吸引我的,也是让我持续写下去的最根本的内驱力,是写作最终指向的是不普通的思考方式。笑来老师得到上有一篇文章,说许多年前,他给周围的一些朋友就说,开始写吧,普通人和不普通人的区别就是写作。他说很多朋友都不以为然,可是他当时也没有办法证明,因为就是一直持续的写,才使得自己最终变的不普通,需要时间和行动,没有这些,怎么证明?
我还想到了他身边的朋友,张辉。我特别感谢遇到知道张辉。也就是他和彭萦一起做的公众号:改变自己。就是从那里我知道了李笑来。
关注改变自己的时候,张辉自己还没有写文章。没有开通公众号,即使开通了,过了很久他都没有更新,偶遇到他开始更新了,还很激动,留言告诉他,当时正在读《傅雷家书》,我说傅雷给傅聪的信里说,要鼓励他的儿子多写信,这样其实是在锻炼思考。我当时只是觉得这个说法很启发我,也把它留言给张辉,他回复说高中时期读过遍数最多的就是《傅雷家书》。我知道他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写的,大概不到两年的时间,他也开通了小蜜圈,领着一帮喜欢他的人,继续从微习惯开始来改变自己。
最近他写了一篇文章,也和区块链有关系。《如何才能不错失下一个"比特币》,他说2013年和李笑来的聚会上就听他说了比特币,价格是300左右,回家说,打算马上买10万元的比特币。在比特币涨到1000元的时候,又一次碰到李笑来,又说到比特币,于是回家又说了一遍:想要买10万元的比特币。但都没有买。
最近比特币价格曾超过20000,而他回忆说,这是一个最近几年内屡次擦肩而过的机会。他也是最近才深刻认识到这个不可逆的趋势。
最后他的复盘改进措施:
深入理解区块链相关的知识,并抓住和牛人探讨这方面知识的机会。
重新评估有关区块链的投资机会(虚拟货币的市场价值总额和实体经济的规模差N个数量级,这里面一定孕育着更大的投资机会,当然未必是某个特定的币种,此处也先不展开。)
要思考如何摆脱「锚定心理」,即因为一次错失,而导致后续连续错失(因为后续价格一直在涨,没有回到当初第一接触时的价格,这也是「锚定心理」的体现)。
(三)
还记得笑来老师的文章里写过牛人总是扎堆出现在一条胡同里的故事吧?
历史上反复出现一个现象,就是牛人总是从同一个地方扎堆儿走出来的 —— 儿时的周有光和赵元任、瞿秋白同住一条巷。
笑来老师身边的人,都很会写。张辉,彭萦,霍炬,罗永浩,还有最近我关注较多的黄有璨,当然肯定也有很多我见识不到的。但我知道的是,会写的人,知道能写有多重要的人,肯定也会先把这些观点先影响到身边的朋友。不然为什么大乐乐老师,拼命的要每天日更呢?
好像池建强老师,最近也有一篇更新:《如何通过写作挣到一千万》,他说想试试,这个题目的可能性,他也在卖桃者说上面开订阅了。
《黑天鹅》这本书,给我留有最深印象的是,不对称性。要把自己能输得起的那一部分,放在一个会发生好结果比发生坏结果的可能性大得多的概率中去。尝试着去理解这个趋势,按从笑来老师的文章里学来的方法,比如当大趋势来的时候,我们该怎么思考?做什么才是最划算的。尽可能的让自己和这个机会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