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我们在讲《藏在古诗词的中国历史》中讲过,当时以西汉的历史,讲到汉武帝雄才大略,开疆扩土的功业,以及飞将军李广的故事。
今天我们从诗的本身来讲解这首诗。
前面我们说过四大边塞诗人,他们是高适、岑参、王昌龄和王之涣,他们中以高适和岑参写边塞诗最多,成就最高,但年龄最大,写边塞诗最早的是王昌龄。而且高适和岑参多以歌行见长。什么是歌行呢?简单说就是内容以叙事,议论,抒情为主,篇幅可长可短,声律和韵脚比较自由。而王昌龄擅长绝句,有“七绝圣手”之称,又称“诗家夫子王江宁”,可见其地位之高,这首 《出 塞》,被认为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王昌龄的重要价值不仅在七绝,而且还有对边塞诗的贡献,就是奠定了盛唐边塞诗的格局。
王昌龄早年漫游西北,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而他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出塞》原属汉乐府《横吹曲》 ,多写边塞生活。到了唐代《出塞》是乐府旧题。
王昌龄的出塞这首的诗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至今依然如故,而战争却一直不曾间断,已有无数将士血洒疆场,又有多少战士仍然戍守着边关,不能归来。只要当年飞袭龙城的大将军李广还在,就不会让匈奴的骑兵跨过阴山,侵犯我中原。
全诗雄浑豁达,气势流畅,一气呵成。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秦时明月汉时关”,首句开篇就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最广袤的空间和最辽远的时间画面。高高的明月,冷俊的边关显得壮阔而苍凉。
壮阔而苍凉的空间感也是边塞诗的一大特点,无论是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还是王昌龄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亦或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充满了空间感。
但《出塞》这首不仅有明月和雄关的空间感,更有秦时汉时这样的时间感,在壮阔苍凉中增加了一种厚重深沉的历史感。
那轮明月,曾经照过统一中国的秦朝和强盛的汉朝,如今又照在干戈频仍的唐朝,那座雄关,在秦、汉时代就是抗拒北方强敌入侵的屏障,如今还是,由此可知,自秦、汉起就边尘四起,烽烟不熄,战争绵延不尽,正因如此,才有了下句“万里长征人未还”。自从他们离开故土,远赴边塞,就注定了他们难有回归故里的命运。
离家万里,回不了家的征人,不仅指王昌龄所处那个时代的征人,也指秦汉以来,所有舍命沙场,埋骨边疆的征人。
“万里长征人未还”,写尽了战争旷日持久,将士久戍边疆难返家乡的痛苦。
面对边烽不息,铁衣久戍,给边疆的将士带来的痛苦,诗人发出了全诗最重要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厌恶,对边塞士卒的同情:“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龙城,汉代匈奴集会祭天的地方。卫青曾大破匈奴于龙城; 飞将,匈奴称李广为“汉之飞将军”。
“龙城飞将”有人说是指卫青,也有人说是指飞将军李广。其实可以看成是泛指像卫青李广那样能扬威敌境的名将。
所以,这句诗的意思是:假如汉代的李广将军还活着,定不让胡人越过汉代的天然屏障阴山,进入中原大地骚扰百姓。
但现实是,当时却没有像李广、卫青那样有勇有谋的将领。诗人借古讽今,表现他对唐王朝不能任用得力将领平定边患、巩固边防的愤慨,即疾恨将领的能力太差了,无法制止外族的侵略。同时诗人呼唤像李广那样的飞将军来镇守龙城,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出塞》这首诗我们就欣赏到这里。
我们把这首诗和上节课他的《从军行》其四来比较一下,两者有何不同?
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可以看出王昌龄思想的转变。
随着王昌龄自身境遇和所处环境的改变,他对边疆战争也有了新的认识。《从军行七首》其四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表现的是一种无所畏惧的强者姿态。到了《出塞二首》其一时,诗人发出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感叹。绵延不断的战事,让戍边的将士和边关的百姓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诗人希望出现一位能安定边疆的将军,从而使人们不再承受深重的苦难。
好了,学到这里,因为期末工作繁忙,而且还有年终演出任务,所以我们的诗歌鉴赏课程就要告一段落了。期待明年开学再见,下次也许会继续学习唐诗三百首,也许会学宋词,也许是《红楼梦》。
最后选了一些练习作为这段时间的学习总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