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明白我自己陷入了和学生一样的困境。不爱动脑地去学习,也就是低效率地学习。至少对于画画,我是一开始不动脑地胡乱画,发现效率低以后才动脑琢磨,效率奇高。
我们报班培训,相信对方是专业的。其实不过是我们自己偷懒罢了。北大才女刘媛媛成长过程中实现了3次逆袭。最后一次在我是演说家中,作为一个零经验演讲者,她的对手是创造跨越撒哈拉世界纪录的台湾超级运动员、出生硅谷有丰富主持演戏经验的美籍华人、演讲技巧炉火纯青三位导师纷纷争抢的鬼马书生。即使是这样,刘媛媛依旧成功击败所有对手,成为我是演说家的冠军。不是她拥有了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压倒一切的气魄,没有一劳永逸的能力。她是怎么做的呢?——花3天时间研究数百个演讲者的语气、肢体动作、表达,在20多本演讲技巧书籍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演讲方式。你看,就算是没有前面的光环加持,刘媛媛单是努力程度就是你遥不可及的。她推出的学习课程,核心应该是在于我们个人的执行能力,当中肯定有好用巧妙的方法,但是基本内容肯定是不脱离分析总结实践、再分析再总结再实践,如此循环往复。别人分享给我们的方法路径,我们要去应用才有意义。
虽然课堂一再跟学生强调——一定要要课后动脑想一下“为什么这次听懂了,下次看又不会 ”,主动思考为什么很关键,也就是琢磨。我学习写文章也是一样,自己有感而发,胡乱写,终究是差点味道,太带有个人不光彩的风格。花了1-2个小时分析喜欢的公众号的文章,怎么完成一篇文章的论述,然后根据这个架构自己再写一篇,直接就通过了简书的首页投稿也被编辑推荐还被收录到好几个专题当中;比如我学画画,胡乱画不动脑地临摹,终究是没有结构形体的支撑,就是不够专业形韵不够不高级上不了台面,逼着自己练线条、理解头部解剖结构、画素描、学透视、学色彩,然后画出来的东西轻松自然很有神韵等等。
但我心里又知道,学生其实是不会去做的。这个道理简单到就算我不说,他们也早就在爸妈或者别人口中听到。那他们为什么还是这样,其实就是懒。可是,明明他们在别人放寒假的时候还要过来上课,还要花费时间金钱补课,他们算是勤劳的了。可是他们又是那么懒惰。我也是这样。但我为什么还是要跟孩子说呢?因为我希望那么多孩子中至少有一个听进去了,至少我一直说也是在不断提醒自己不要那么懒惰。
别说天赋什么鬼的,刘媛媛不论是在考研时或者我是演说家逆袭过程中,都读了数十本甚至二十多本的学习方法类书籍,提炼出有用的学习方法或者演讲技巧,其实这才是我要学习的东西吧。这点不做去,还想着捡便宜,或者花钱拿结论,既不美味,新鲜度也大打折扣了。
学习画画,总是看到那种很有结构感线条感的画作就会很喜欢,这些东西本质都是带有艺术成分,也就是后天加工的成分。于是当然我要去学习这些成分。
“你看,人们常说要坚持要认真,并不是让你坚持在做错事,做无用的事。坚持和认真,如果没有“方法”和“思考”,就会让我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成为一个把自己都感动的勤奋失败者。”
认清这些底层事实,再做出应对方法。认清这些底层事实,也是尊重成长的逻辑,就像之前说的要尊重赚钱的逻辑一样。苦巴巴的努力已经不流行了,如果有一种方法没那么难又可以让你轻松进步,那么何乐不为呢?
一切胜利的根本都是思维方式的胜利。
其实做任何事都是这样,第一步都要十分清楚目标,并且解构目标。现在不做,浪费的是自己的时间,以后也要做,可能浪费了时间之后,你还要花钱让别人帮你做。
短期逆袭不是没有可能,看你有没有这个能力!事实是,短期逆袭的能力可是需要长时间坚持才能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