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当我们面对自己或者孩子的情绪时,常常想的是如何去解决引发情绪的事件,而不是直面情绪本身。
在一堂儿童情绪管理课上,老师提出了一个案例,让大家思考应该怎么办:
周五,轩轩回家对妈妈说:如果老师不把我的同桌换回来,我就不再上学了!
妈妈经过耐心了解,知道班里有两位同学上课经常聊天,影响到老师讲课,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持续发生,老师给他们调换了座位,其中的一位成为了轩轩的新同桌。
轩轩说:这位同学话多而且不讲究个人卫生,他非常讨厌这位同桌,喜欢原来的同桌,他不愿意继续和这位同学坐在一起。
下面有家长回答说:可以去找老师,让老师去和孩子的同桌沟通一下,让他注意个人卫生。
也有家长回答说:可以帮孩子去请求老师换座位。
这两个回答引起了许多家长的共鸣。看来关于如何应对孩子的情绪,许多家长的思路是搞定另一个孩子。
我们常会觉得,如果我们解决了问题,就不会有不良的情绪。
可我们却常忘记了,这世界上多的是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而情绪却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我们完全可以左右的。
同样的事件,我们基于此产生了怎样的情绪,常常并不取决于事件本身,而是取决于我们对于事件的解读。
尤其在应对孩子的不良情绪这件事上,如果我们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帮孩子搞定另一个孩子上,那不仅错失了帮助孩子学习情绪调节能力的机会,孩子也没能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孩子的每一个情绪到来都是很好的沟通和教育的机会,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对事件做出反应,而是对情绪做出回应。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这样才是真正的接纳孩子的情绪。
还是上面那个案例,我们可以分以下几步进行:
一
解读孩子的情绪
观察和分析事件导致孩子产生的情绪有哪些,只有我们可以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情绪,对自己的情绪有了清晰的认知的,才能有后续的情绪管理。
所以首先,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梳理。
我们可以跟孩子说:今天对你来说,真是糟糕的一天。老师没有经过你的同意就把你的同桌换掉,你很生气、失落对吗?你很舍不得旧同桌,新同桌的日常表现让你讨厌、焦虑对吗?
孩子回家和你抱怨时,也许只是觉得不开心,经过这样的梳理,他会意识到自己的不开心是由这样复杂的情绪构成的,会渐渐把注意力从抱怨和不满转移到对自己情绪的觉察上。
二
接纳孩子的情绪
无条件地接纳孩子的所有情绪。
所谓接纳孩子的情绪,是我们对孩子的情绪做出回应和包裹,这种回应不是评价更不是批判,而是告诉他,我懂你的情绪,我理解你的心情。
我们可以抱抱孩子,告诉他:你有生气、失落、讨厌、焦虑的情绪,都是很正常的,妈妈完全能够理解你现在的心情。
让孩子可以感受到我们的回应,在这种接纳和包裹下渐渐平静下来。
孩子在这样的接纳和包裹中,也能渐渐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进而学会安抚自己,让自己平静下来。
三
与孩子共情
在接纳情绪的基础上,我们需要了解事件并努力让自己与孩子产生共情。
比较常见的共情方法有:
1.镜像法:把孩子所经历的事情植入到自己身上,通过陈述自己的感受,达到与孩子共情。
2.故事法:把孩子类似经历植入到故事的主角身上,通过故事的主角陈述孩子的感受,达到与孩子共情。
3.情境法:模拟孩子的经历,与孩子一起经历相同的事情,达到与孩子共情。
比如,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你不知道下周回到学校该如何做才能适应新同桌,是吗?你多希望一切都能回复原样,对吗?其实,妈妈小时候读书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那时候妈妈也觉得伤心、难过、焦虑、无所适从。
这就是很典型的镜像法的使用,把孩子所经历的事情植入到自己身上,陈述自己的感受,让孩子明白,他不是一个人在经历这些。
这样的沟通,也是让孩子学习如何与他人共情的过程。
四
引导孩子自我思考
进展到这里,孩子的情绪应该已经渐渐平复下来。
处理完情绪,就可以开始处理问题了。在处理问题这一环节上,用孩子爱听的语言引导孩子自我思考很重要。
既然是孩子自己面对的问题,那你就不能总是代替孩子去做决定,我们也不可能永远帮孩子冲锋陷阵。
只有自己经历了、思考了、体验了、解决了,孩子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陪伴孩子,引导孩子,安抚孩子的情绪,给孩子足够的爱与支持。
我们可以把自己或者故事主角的处理方法说给孩子听,供孩子参考。也可以心平气和地和孩子一起探讨是否有更好的处理方法。
孩子之间的矛盾,常常没有明确的对错之分,问题也未必一定需要一个标准答案,重要的是我们的孩子在这个沟通和处理的过程之中收获了什么。
所谓情商,便是一个人对自己情绪的觉察和调节能力。
让孩子能够清晰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学会接纳、包裹自己的情绪,与情绪和谐共处,是孩子一生都会受益不尽的能力。
这远比给孩子出谋划策搞定另一位小朋友要重要得多不是吗?
毕竟人生那么长,我们不可能总能搞定别人。
既然如此,不如学会搞定自己。
自己接纳自己的情绪,自己安抚好自己,自己让自己快乐。
不仅是孩子,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