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了福特之路,认识到先进的技术可以极大提高效率,从而带来竞争的优势。福特名声鹊起,靠的是创造出了“活动生产线”这套系统,让这些日益庞大的工厂在规模和产能上实现了匹配。福特把工人的动作减少到最低限度,让他们尽可能只用一个动作完成每件事。这是福特到芝加哥的肉类加工厂和芝加哥的邮购厂参观,寻找装配线的灵感。装配线是终极流程,是一种严格区分工种的方式,好让人们最有效地完成单个活动。装配线的第一步,就是把工作送到人面前,而不是人去找工作。福特对所有的操作都设立了两条总原则:第一,如果可以避免的话,工人不需要完成超过一个以上的步骤;第二,工人绝不需要弯腰。福特指出,装配线简单而明确,消除了传统制造法里的许多低效环节。
福特亲自把工作的组织原则分成了三个简单的步骤:(1)按操作顺序摆放工具、配置工人,完工时每一个零件行进的距离尽量短。(2)使用滑倒或其他形式的载体,好让工人在完成操作时总能把零件放在相同的位置,而这个位置必须是最顺手的地方。如有可能,让重力把零件传到下一个工人处,供其操作。(3)使用滑动的装配线,让待装配零件以合宜的距离传送。这条装配线确定了此种生产方法的高效率,装配发动机,以前是一个人完成的,现在分成了84个步骤,工人现在完成的工作量,以前要花3倍长的时间,这实现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据估计,福特公司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 倍。装配线发挥了作用。装配线把生产一台发动机的时间从9个小时54分钟缩短到了5个小时56分钟;把生产汽车底盘的时间从12个小时以上缩短到了1个小时33分钟。福特认为,生产速度带来了竞争的优势。
由此联想到学校的管理,学校各行政管理部门是校党委领导下的各个职能部门,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需要开展好协调、服务、联络、宣传等具体工作。面向二十一世纪,学校面临着各种挑战。各类学校在进行硬件设施、教育教学水平较量的同时,学校管理方面的竞争同样令人瞩目。学校行政管理效率能否提高,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运行,也制约着全校的整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