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收拾物品,掉出来一张卡,捡起一看,是深圳图书馆的读者证,卡片边缘已经磨得发白,一看就是有些年头了。有些日子没有去图书馆了,因为距离市区有些距离,这段时间都没时间去图书馆转一转,也很久没有用读者证去借书了。
这张读者证是我刚到深圳那一年办理的,如果没记错的话,大概是在2010年11月份左右在公司宿舍楼下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办的。办理流程很简单,刷二代身份证,交100元押金,整个流程不超过五分钟,即办即用,当天就借了五本书抱回宿舍。在深圳,拥有一张读者证,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只需要100元押金,几乎可以在全市范围内的图书馆通借通还,还可以预约借书,现在都已经发展到预借图书可以快递到家的服务了。
刚毕业的时候囊中羞涩,业余时间的唯一娱乐就是阅读,因为最省钱。那时候每周都会换几本书看,一年下来,节省下了不少买书钱。现在,基本可以实现买书自由,租住的房间里,有一个两米高的书架,堆满了各种书籍,买回来的书没有看完,读者证就更少启用了。深圳图书馆的读者证是我拥有的第四张借书证,之前的三张都是学校图书馆的借书证,第一张是小学,第二张是高中,第三张是大学。
小学时候的借书证,是很古老的那种,小红本本。当年我就读的小学,是镇上的中心小学,比起村里的小学,条件稍微要好一些。图书室面积不大,一百平米不到的空间,放了数排老式的木制书柜,上面密密麻麻摆放着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各种课外书籍。只有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才可以办理借书证,当年借书的流程还颇为复杂:需要在指定的时间带着借书证到五楼的图书室门口,通过几本厚厚的藏书目录去查找想要借的索书号,把书名和书号写在一张小纸条上,与借书证一起递进图书室的窗口。一般在图书室值班的,都是高年级的同学,他们会按照书籍的编号去相应的位置帮你把想要的书找到,然后把你借书证的名字登记在书扉页上的借阅登记卡上,然后把借书证放到柜子里。
小时候,获取知识的渠道很少,除了老师的授课,就是电视里播放的一些节目,课外书很有限。所以每到借书的日子,我都兴冲冲爬到五楼的图书室门口,排队等待借书。几年的时间,我把学校图书室里的童话、传说、寓言一类的书籍全看了一个遍,五六年纪的时候开始阅读一些世界名著的青少年版。那时候觉得,可以捧着书籍阅读,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
升了初中以后,第一时间关心学校的图书室设在哪里,结果特别失望,初中的校长并不重视图书室的建设和维护,一心只抓升学率。所以,一直到初中毕业,我也不知道图书室的门是朝哪个方向开的。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那几年,我的阅读积累为零,所有的文学知识只能通过课本获得。农村考高中的升学率很低,我想我是幸运的,那一年我们镇上300人参加中考,最后可以上高中的,只有不到50人。
高中的图书室和食堂设在了同一栋建筑里,书香气和烟火气融为一体,倒是挺有特色的。因为初中阅读资源的匮乏,到了高中,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开学拿到借书证之后,恨不得立刻冲去图书室。第二本借书证,跟小学时的那本大小差不多,使用的方法也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借书的流程。高中的图书室为了方便管理,是按班级安排2名图书管理员,负责每周五收集班级同学的借书需求,带着大家的借书证一起到图书室的老师那边登记借还。这时候我已经变身为班级的图书管理员,还经常征用同学的借书证,把图书馆里的书借出来。
等到了大学,图书馆藏书超过百万册,已经实现了电子化管理,我的第三本借书证不再是那种小小的红本本,而是变成了校园一卡通。在学校图书馆可以实现自助借阅,无需再手工登记。大学图书馆是一座很美的建筑,曾经获得过中国建筑最高奖项鲁班奖,也是我对大学生活唯一眷恋的地方。大学时代,我几乎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泡在图书馆里,二楼南边最靠里的作为,差不多就是我专属的座位。图书馆二楼的文学书库,只要跟我说想要借的书籍分类,我就能说出大概在第几排的什么位置。如果现在还能进入学校的校园网查询当年的借阅历史,估计打印出来会是厚厚的一叠。
可惜当年没有好好保存起来,这几张借书证只有在记忆里才有模糊的样子了。借书证虽然是不在了,不过当年读过的书还依然在我的脑海里,每一个故事都还是鲜活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