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康德哲学的自由观:自由就是不受驱使。既不被别人驱使,也不被自己的欲念驱使。换句话说,就是你不能是一个工具。
康德把所有这些能牵着你走的力量叫做“inclination” —— 倾向性。出于倾向性而做事的行为叫做“假设律令(hypothetical imperative)”,凡是出于倾向性的,就都是不自由的 —— 也是不道德的。
道德得是“绝对律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得是无条件的。仅仅是出于*义务*,我认为这件事应该做。这才是真正的道德。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2.阿德勒哲学的自由观:最能直接驱使我们的,是别人的*认可*。如果你处处为了别人的认可而活,你就处处受到驱使,你就是不自由的,你就会很难受。真正的自由,是在人际关系中获得自由。
3.获得自由的途径:建立横向的联系。如果你是个真正信奉自由、相信人人平等的人,那你对其他人的行为既不应该批评,也不应该表扬,表扬和批评都是 judge。别人做对了你可以表示感谢,别人做得不对你可以帮助他,但是你不能操纵他。
链接一:自律vs自由。“自律 = 自由” —— 你为了获得真正的自由,就非得给自己设定一些限制。
链接二:自由VS风险。自由,意味着独自面对风险。风险,决定了你的气质。
链接三:自由VS佛法。修行的目的是不受自己情感的控制、不受外部刺激的控制,是自己觉得*应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是自己的自由选择。
链接四:自由VS信息论。所以信息论的价值观是要求选择权、多样性、不确定性和自由度。我们不只想老老实实地活着,我们还想活出“信息”来。留下自己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