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姐妹五人,她为老幺,本有两个兄弟,却早早夭折,姥姥姥爷跟母亲一样,没有儿子命。
大姨家离娘家有七八里路,婚后生了两女两男。大姨夫比较懒,所以大姨生活的很辛苦,后来因为牙病耽搁治疗,门牙特别长,向外呲着。
她家有苹果园,小的时候馋苹果了就去玩上几天。最清晰的记忆是大姨在烧火做饭,我坐在旁边,她给我讲西游记观音禅院的老主持想烧死唐僧,独吞袈裟的故事。绘声绘色,还加手势比划,让童年的我永远记住了那一幕,至今难忘。
大姨的大儿子瘫了好几年,后来虽然治好,却一直没娶上媳妇。小儿子娶的媳妇不怎么孝顺,也算命苦之人。76岁因病去世,大姨夫过后一年也追随而去。
二姨在娘家正北五里路,生了两个闺女,后过继了姨夫大哥家一个儿子。二姨夫因为嗜酒,早早的去世。二姨过继了个儿子之后,娘三个艰难度日。我去二姨家比较少,估计没有好吃的缘故,二姨也是七十来岁去世的。
记得以前上班的时候做客车,我们村因为没有客车经过,必须去二姨村才有,那一次做车晚了点,就在二姨家住下了。因为表哥表嫂去了葡萄园住着,只有二姨自己住在四间大北屋里。空空荡荡的,甚是凄凉,那时我就想,房子再大有什么用啊,还是有点人气才好。
三姨后来找了个二婚的工人,嫁到了肥城,因为见的少,我没有多少印象。婚后生了两男一女,后来回了老家,离娘家十多里路的一个乡镇度过晚年。大儿子和闺女留在了肥城,小儿子跟随他们回到了老家。
三姨54岁就因病去世,据说当时身上好几种病。三姨夫比三姨大8岁,生前委屈伺候三姨,大家说三姨走了,你好好活啊,结果一年之后,他也去了。
姥姥49岁那年生了母亲,其时大姨和二姨已经外嫁并有了娃,所以如今健在的大姨家表姐已经80多岁了,她说还有个小姨,所有人大感惊奇,忙问高寿,一听比她小10来岁,都笑了。
母亲上了几年小学后,也就10岁左右,姥爷意外去世,也就没法继续求学,回家学着干农活。大姨二姨已经出嫁,自顾不暇,三姨身体不好,主要劳动力就是大母亲7岁的四姨。
四姨跟男人一样干着体力活,一家人忍饥挨饿,终于熬了过来。四姨现在浑身是病,不是腿疼就是这疼那疼的,应该是年轻时累的。
四姨在娘家正南五里路的一个村庄,育有两女一男。四姨结婚之后放心不下母亲和姥姥娘俩,还在娘家待了几年,直到有了娃,才跟随姨夫去了婆家。因为四姨的照拂,母亲比四姨少受了不少苦累。
四姨走后,娘俩过了几年辛苦的日子,直到同村的奶奶找到姥姥说媒,姥姥说,你们不嫌她笨就行。母亲视力不好,性子慢,话少,所以看起来的确笨笨的。
母亲虽然是老小,却性格温婉,善良宽厚,丝毫没有老小的霸道。所以在家里父亲总是说一不二,母亲是妥妥的配角。
母亲的视力不行,看不到天上的星星,我工作之后陪母亲去医院看过,需要动手术,可她不想动。说都这么大年龄了,反正一直就这样,已经习惯,就不受罪了,其实她是怕花钱的吧。
奶奶应该是看中了母亲的好脾气,真是有先见之明,当娘的深知自己儿子的暴脾气,也就母亲能容吧。
父母结婚后,因为父亲的能干,家里的日子渐渐好起来。最起码能吃饱饭了,主食从地瓜换成了玉米、高粱。
而四姨家因为孩子多,姨夫又当老师,家里反而有时候揭不开锅,父母便常常接济他们。
四姨家我去的最多,因为姨夫当老师,家里报纸杂志多,而我最喜欢看这杂七杂八的。那时的农村大家基本刚解决温饱,哪有闲钱买书呢,所以借也没处借。只要有字的东西我就看,实在是无力挑拣。
四姨家不光有书,四姨夫还经常送我铅笔本子。小的时候还会跟着表姐去上学,记得那时我待在教室里特别乖。
姨夫退休后,退休金比较多,四姨身体也不行了,就不种地了。每到农忙时节,都会来帮父母。
上周日去打花生油,剥完花生米之后还要选出烂粒和土坷垃,因为今年的花生当初都是泥猴子,所以挑拣的很慢。父亲弯不下腰,又嫌我们娘俩干的慢,就去了四姨家。
不但有人一块帮忙干活,中午还有人管饭,真是悠哉乐哉。我们吃完饭回去之后,那些人还都饿着肚子,等打完才能回家吃饭。因为在村里,没有可以卖的饭菜。
四姨虽然以前受了些累,晚年还算幸福的,在母亲姐妹几个里,算是命最好的了。姨夫不但有退休金,还特别勤快。在家里什么都抢着干,四姨天天玩就行了。
以前写作文,我的妈妈是一位普通的农村中年妇女。如今的母亲,其他的定语不变,中年变成了老年。
母亲一生没什么大的起伏,婚后就是天天跟着父亲忙活着。怀我的时候,姥姥有一天晚上突然不舒服,在母亲的怀抱里去了,都没来得及去医院,也算是没怎么受罪吧。
我出生之后,因为想要儿子,天天东躲西藏,结果也没要上儿子,有了妹妹之后就放弃了。
因为伯父一家在外地,姑姑又去世的早,奶奶最后的几年都是母亲在照顾。上周日母亲还跟我说,你奶奶都是我做好饭再给端过去,你父亲就光知道自己喝酒吃饭。
我做好了盛碗里,你父亲给端过去也行啊,就从来没有过。我说你不说他怎么知道呢,他觉得你照顾婆婆天经地义吧,那时的男人都是这种思想,哈哈。
08年父亲生病,我们都瞒着他们两个的。前几年聊天,母亲却说她早就知道了父亲的病,看来母亲并不笨。
妹夫父亲生病的时候,他母亲天天哭,给儿女电话哭诉,我母亲从来没有这样过,可以说比较淡定,也许偷偷的哭过,我们都没见。
父亲脾气坏,毛病多,老了也没见什么改变。我跟母亲说别跟他置气,他身体不好,你就算她最亲近的人了,让着他点。跟父亲说,多亏奶奶明智,你这样的臭脾气谁容得了,再凶母亲,就没人管你了。两个人风风雨雨快要半个世纪了,我得好好问问,啥时候金婚纪念,得好好给他们庆祝下。
五个姐妹走了三个,母亲跟四姨都算是空巢老人。儿女都在城里,他们还在农村守着。因为习惯了农村,喜欢在院子里种点菜,没事到乡亲家串串门,也算自得其乐。
老姐妹俩经常打个电话,互相走动。表姐曾说,你姨对这个妹妹可上心了,比我们都亲。我也跟母亲说,你真是沾了这个姐姐的光了。
母亲说,这是最后一个娘家的亲人了,我不胜唏嘘。最小的母亲也70周岁了,希望姐妹俩都安康幸福,相依相伴,安度晚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