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枯的不知名的藤蔓,从高架桥的护栏上,从街道两边枝繁叶茂的榕树上垂下来,一枯一荣让人常常于不自觉间感叹时间和生命的过程。
南方的梅雨时节还没有到,但雨往往还是说来就来,让人措手不及。在雨和太阳的间隙一刻不停的奔走于不同的城市之间……。
这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作为普通一员,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如何为老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如何选择一件适合老人的产品,尽可能的减少因身体机能的退化给他们肉体和心灵带来的不便甚至痛苦;减少身体自然的老化过程中给他们带来的孤单,无助甚至恐惧感。
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几千年前孟子曾用老年人的生活状态作为评价盛世和君王治理水平的标准。
在物质生活已经不再捉襟见肘的今天,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摆脱了物质困乏带来的痛苦和局限,但在追求物质丰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衣食无忧之后幸福感是那样的短暂,很多时候我们发现甚至我们与之正在愈行愈远。青年人如此,老人同样如此。有人说贫困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其实对于物质偏执的追求何尝又不是如此?
陶渊明曾这样描写理想的世界: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我觉得童年与老年作为生命过程的一头一尾,是整个生命过程中最脆弱的两个阶段,但也应该是最快乐的两个阶段。
孩童的快乐来自于未知带来的无忧无虑,来自于一切都刚刚开始,一切都皆有可能。老年的快乐则来自千帆过尽之后的世事洞明,来自于创造之后的满足,来自于对岁月酝酿的回味。
但现实中很多时候他们并没有享受到他们应该享受的快乐。原因很多,但社会对于他们需求的漠视,对于生命自然衰老的误解甚至恐惧和敌视无疑是重要原因。
我们发现了这个问题,我们正在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解决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在假道养老。养老道路千万条,但要抵达心中的“罗马城”要有这样的前提:
立足现实,实事求是的态度。
不骄不躁,稳扎稳打但又不失开放变通的心态。
必要但又不沉溺于其中的情怀。
希望当我们老了,我们还能一如既往的发现世界和生活的美好,一如现在这样的热爱她!
路上看到李稻葵先生关于养老的一篇文章,标题很符合写下这篇短文时的心情,拿来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