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有几个字也有点小流行:“走心了”。
今天想起,对应课堂上提到的“走脑”现象,觉得走心真是生活的一大需要。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到幼童时期,应该说都是非常走心地生活的:他们的感受能力特别强,他们选择全然相信身边的人,特别是自己的父母。
随着时间推移,孩子开始越来越多地被植入一些走脑的信念,特别是上学以后,由于学校学习的原因,需要理解、记忆、运用很多知识,于是慢慢地越来越走脑了,——后来干脆成了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思维模式。
这个思维模式在有些时候帮助我们实现目标,但有时却封闭了我们感受的开关,影响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课堂上,当有些同学分享的时候,老师有时候会说,你说的这些事都是走脑的,你可以讲讲自己的感受吗?我惊奇地发现,这对有些人来说居然是件很难的事情。
而老师又说,世界不缺少爱,而是缺乏感受。因为没有感受,因为感受不到孩子的感受,感受不到家人的感受,我们选择依照自己“走脑”的思路来要求对方,说夸张一点,这跟“对牛弹琴”也差不了多少了。
“走心”很重要。“走心”也可以通过练习来重新习得。若能敞开心扉,信任欣赏,“走心”必将大大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新的一年,走心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