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大早,厨房里又传来叮咚叮咚的剁肉声,我知道,婆婆又在给我做饺子了,果真,不一会,还传来了不锈钢盆的摩擦声,她开始揉面了。
然而,我并没有自己想象得那般激动不已,似乎是习惯了“新的味道”。
水饺是北方人的家常便饭,却是南方人的“冷宫嫔妃”,南方人一年到头也包不上几次饺子。婆婆家也不例外。
月子期间,妈妈来南方照顾我,除了小米粥,就是给我包各种馅料的水饺,婆婆看得目瞪口呆,吃得连声叫好,“没想到,饺子馅儿还可以这样丰富呢!”
妈妈从和面、调馅儿、擀皮,前后也就半个小时功夫,婆婆看着手脚麻利的妈妈,一时语塞,大写的服贴在脑门上。
婆婆是个不太言语、行动派的人,没过几天,她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开始给我们做水饺。一大早,厨房里热气腾腾,还没走进去,她就端着几盘水饺出来,满脸都是期待我们点评的表情。
朱先生很是好奇和惊讶,“活了三十年,老妈还真没怎么做过水饺,尤其是纯手工水饺。”很激动地拿起筷子,夹了一个就往嘴巴一放,“妈,你的精神可嘉,勇于尝试新事物的心态值得我们学习,不过这个口感和味道,还是留给专业人士点评吧。”朱先生大口吞咽完一个水饺后就再也没吃第二个。
“第一,面皮太厚,吃起来像面团;第二,馅儿太淡,吃起来不香;第三,火候太小,吃起来半生不熟,不过第一次做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我在家闷饭还经常糊呢!”妈妈边说边吃盘子里的水饺。
婆婆才意识到包水饺,学问还这么大呢!之后,借着她很喜欢的那句“活到老,学到老”的名言,她开始了很多次的尝试。
02
月子过后,妈妈回到北方继续工作,婆婆像是学了一项新本领一样激动,隔三差五就做一次水饺给我吃,尝试了妈妈给我做的所有馅儿。
之前婆婆包饺子,有时候肉放得多,不放油,有时候放的是炒菜用的油,总觉得饺子味道不对,我想一定是油的问题。
后来,厨房里有一桶妈妈千里迢迢带来过的花生油,是爸爸亲手种在院子里的花生,拿去加工的纯花生油,也是我们家包饺子一直用的油。
但是,婆婆用了花生油,放了妈妈说的所有调味料,擀了很薄的皮儿,依然没有熟悉的饺子味儿。
我不甘心,我以为是她用错了油,没放全调味料,直到有一次,全程调馅儿、擀皮我都参与了,出锅后依旧是“婆婆的味道”。
我开始无数次和妈妈开视频,询问关于做饺子的每个步骤,然后和婆婆一起尝试,只是“还是没有妈妈做得好吃”这句真心话,我从来没有说出口。每次都是“嗯,味道还不错,就是有点淡”应和着。
从那个时候开始,婆婆感觉我爱吃她做的水饺,冰箱的冷冻层里,塞的满满的都是各种馅料的水饺,好多天早上,晚上,都给我煮水饺吃。我都不忍心拒绝这一番心意。
03
南方人坐月子,还是吃米饭,北方人坐月子,喝红糖小米粥,我也把这个习惯带到了南方。
坐月子之前,我买遍了超市和菜场所有品种的小米,分别用煤气、电锅煮,时间也长也短,可是,无论怎么煮,都煮不到家里那种很粘稠的感觉,那种吃上去香香的感觉,我一度怀疑是小米的问题。
月子里,妈妈从家里带来了一桶花生油,一大瓶芝麻酱,还有十斤小米,用妈妈话说,感觉像逃难的。
小米是从老家带过来的,每天早上的小米粥是妈妈熬的,可还是没有那种很香的感觉,我跟妈妈开玩笑说,“应该是水的问题,家里吃地下水,这里是太湖水。”妈妈笑笑,不语。
其实那会,我已经可以感觉到,我不是简简单单地在怀念一种食物的味道而已。
直到前几天,看到有简友写了一篇关于炒河粉的文章,走遍了很多城市的炒河粉店,却依旧吃不出小时候学校旁边的味道。
直到今天,我听了佟大为的关于《食物的味道》的广播,我才感觉,我怀念的是家的味道,那种怀念,潜入心底,那种不是用同种食材就可以做出来的味道。
“咳,是不是不好吃啊!”看着发呆,一动不动的我,婆婆又在不自信地问我了,“没有,很香,很好吃,跟我妈妈做得一样啦!”然后眼角湿漉漉地吃完了一整盘的饺子,咽下了我对家所有味道的怀念。
365极限挑战训练营第8天